广西乐业天坑,远古光阴的坚实足印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o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一支科考团队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发现了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坑群,它们坑口宽阔、崖壁陡峭、一眼望去深不见底,这片深坑群落的发现实属罕见,引起了国内外的震惊。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广西乐业天坑群形成于6500万年前,包括了大石围天坑、神木天坑、穿洞天坑等大大小小近30个天坑,它们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天坑和溶洞景观,犹如一座“天坑博物馆”。
  大石围天坑,与苍穹对视的大地之眼
  现今在国际上已经被确认的天坑中,有2/3分布在中国,尤以百色乐业县的天坑群最为壮观。在这里,中国岩溶地质专家们发现了罕见的岩溶地质奇观——大石围天坑群。大石围天坑群是乐业县天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东西直径最长达600米,南北宽420米,最大垂直深度613米,容积达到了6700万立方米,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超级天坑。
  从四周俯瞰,大石围天坑像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刀削斧劈般的悬崖绝壁,坑底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仿佛一只深邃而望不见其底的大地之眼,在与苍穹对视。在茂密的原始丛林里,地下水流湍急,风平浪静的坑底之下,实则暗藏汹涌,但这也令中外探险队与专家学者趋之若鹜,想要对这神秘的无人之境一探究竟。
  千百万年来,不断奔流的地下暗河不停地侵蚀着河面上的岩石,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岩石不断被河水吞噬,山体逐渐被挖空,在山体底部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山体中的岩石由于缺乏支撑,在重力作用下逐渐破碎成大小不一的岩石后跌落,形成许多各式大小的天坑群。在大石围天坑原始森林底部的地下溶洞,流淌着两条地下河。这两条河一条冷,一条暖,被并称为鸳鸯暗河,是广西目前河流量最大、流程最远的地下暗河之一。在河里还能见到通体透明的盲鱼,因长期栖息在漆黑的岩洞里,它们的眼睛逐渐退化失去了应有的功能,盲鱼的名称由此而来。
  除了神秘的地下森林景观,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属大石围天坑的“佛光”景象。有时一阵强劲的山风迎面吹来,山中转眼间风云突变,晴朗的天空迅速阴沉下来,坑底不断有白色雾气涌上天坑上部,不一会儿,大石围天坑便置身于云雾之中,恍若仙境。紧接着,云雾开始化雨落下,不知过了多久,雾气缭绕的大石围天坑上空突然放晴,随着太阳不断升高,冷暖气流交汇形成了亮丽的云海景象,变化无穷。这时,在大石围坑口出现了一片彩色的光晕,在层层环绕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种大气现象被称为“佛光”,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自然物理现象,需要同时满足阳光、山地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才能看到这一奇特的光景。也正因为如此,大石围天坑上方的佛光属于罕见的自然景象,也被当地人视为吉祥的征兆,每当佛光出现,村民们还会举办祭祀活动。
  曲径通幽,通往山水林间
  在这个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瞩目的地质奇观身上,从来不缺少大自然的惊喜,天坑群、地下暗河、奇特的洞穴生物、陡峭的崖壁、居住在深山中的神秘民族……都喻示着这里的不平凡。
  除了大石围天坑,在其周围散落的小坑洞又是另一番景象,穿洞天坑是唯一一个可以通过溶洞走入坑底的洞穴,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洞底还能够看到阳光从洞顶的小孔中穿过,自108米的高处射下。洞穴中的微生物颗粒在光柱中如同跳动的音符,原本昏暗的洞穴也變得明亮起来,阳光照射的地表上有植被生长,它们向阳而生,正在努力地汲取着这一天中短暂的、只属于它们自己的光照和养分,这难得一见的景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使之吻。
  在距离乐业县城51公里处,有一条全长16.9公里的大峡谷,绿树成荫,百鸟争鸣,鱼群穿梭其中,是“植物的王国、鸟类的天堂”,这里正是有着“天堂之旅”雅号的布柳河仙人桥风景区。
  布柳河仙人桥风景区是一座茂密的亚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两岸山峦迭起,延绵不断,百花争艳,竞相开放,河水湍急,清澈见底,更为奇特的是在布柳河上还有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桥,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桥”。仙人桥凌空横跨在河的两岸,如飞龙一般,气势磅礴,是罕见的天然石拱桥,被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大、最美的水上天生桥,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乐业县高山原始映山红又名杜鹃花,分布于乐业县西北部海拔1500米以上的五台山上,上万亩映山红在这原始森林间如同不小心滴落在山水绿布上的朱砂,肆无忌惮地向四周蔓延开来,红绿相映,美不胜收。
  藏在深闺人未识,天坑深处有人家
  在这片近年来才被人们所知晓的山林之中,有一座小村落傍山而建,村民们每天伴着日出而作,踏着日落的霞光而息,枕着星空而眠,穿梭于山海云雾之中,犹如世外桃源一般。那就是火卖生态村,火卖村位于乐业县同乐镇西部,距县城约八九公里,村里生活着三十余户邹姓村民,他们世代以耕种为生,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生活习俗。
  火卖村面积不大,周边的山上植被丰富,鸟兽虫鸣声不断,民宅装修简单纯朴,屋中还挂着收割回来的粮食与自家做的土腊肉。这里不仅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石笋、石柱、石盾以及莲花盆等洞穴奇观,还有古朴的染布、制香、造纸等民俗技艺,在东南方的观音山上,还可以观赏到旭日东升与茫茫云海,体会“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隐逸意境。
  Tips
  自助游建议先到广西百色市大王岭体验漂流项目,晚上在百色入住,第二天赶早前往百色市汽车站搭乘巴士到达乐业。
  在乐业县城内主要交通工具为三轮摩托车,前往各个景区需要乘坐中巴。
其他文献
又名水宝塔,位于崇左城东北2公里处,建在左江中的石头岛——熬头峰上,处于急湾激流之中,地势惊险。该塔是明朝知府李有梅于天啟年间(1621~1627)建造,当时建3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知府徐越加建两层,成为五层砖塔。据测塔身倾斜度为4度24分64秒,倾斜方向为西南偏西52度16分30秒,据专家考证是工匠在建造时考虑到江心风力和地基等因素而精心设计的。
期刊
Oct. 9, 2018 (CGTN) -- Some 726 million people were on the move in China during the week-long National Day holiday from October 1 to 7, up 9.43% year on year. Official data show holidaymakers this yea
期刊
龙谷湾恐龙公园占地3000亩,由恐龙主题乐园与恐龙文化公園两大园区组成,拥有远古的呼唤、恐龙谷、动感地带、儿童王国、多媒体体验中心、古生物博览园六大功能区域。  园区游乐项目均运用国际先进科技手段打造,其中包括国内仅有的一台飞龙过山车,南方首次引进的4D轨道车电影——恐龙危机,史前世界实景打造的恐龙漂流,新型动感座椅与裸眼3D技术相结合的360度球幕电影院,更有儿童城堡、激流勇进、疯狂大摆锤、太空
期刊
Oct. 8, 2018 (Xinhua) -- The “garbage bank” in northwest China’s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has seen its “business” soar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during which tourists flocked to the scenic
期刊
大新龙宫仙境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世界溶洞新传奇”“中国龙文化天然博物馆”等名声享誉海内外,并以其“一步多景,步步惊叹”而独步天下。2017年底,龙宫仙境景区被批准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龙宫仙境拥有“三最”的说法,即世界上最高最宏伟的钟乳石石柱——擎天玉柱(高48米,直径2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洞中石林——太子石林和世界上景观最精致、最密集的溶洞藏宝厅。洞内冬暖夏凉, 四季如春,常年恒溫
期刊
在《小王子》一书中,里面的小狐狸曾说过,仪式感可以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人就要过点有仪式感的日子。若要论仪式感,中国的少数民族当属第一,各种特色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文化之窗。在中国的边城崇左市,更是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及庆典习俗,这些节日和庆典保存了许多古风遗俗,使这座“魅力中国城”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特有的文化温度。  对于生活在崇左市
期刊
中越边境,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峙浪乡峙浪街,是韦忠、韦江、韦柯三兄弟出生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风靡全国。然而,处于中越边境的峙浪乡,却鲜少有放映队到街上放映电影。  时光荏苒,如今韦柯依然清晰地记得,几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父亲带着他和两个哥哥第一次去看电影的情景。从峙浪到爱店,有13公里左右的路程,当时没有公路只有小路,他们从三点多钟就开始出发,看完电影,半夜才回到家。韦柯的父亲回忆说,当时放
期刊
地处南国边陲的崇左龙州县有一片原始森林,这里平均海拔400米,最高700米,平均每平方公里山峰30个,最多80个,连绵起伏的群峰宛如大海的碧波绿浪,气势磅礴,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地貌保护区。1980年国务院把它定为“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林业局与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的40个A级保护点之一。  进入自然保护区地域,极目尽处,林木茂密,参错罗列,苍苍郁郁。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自然
期刊
清晨,薄雾在山谷中渐渐消散,几只精灵或是依偎在一起,坐在山峰之巅,或是倏地从陡峭的绝壁跳到一株木棉树上,悠闲自在地啃食起了树叶。它们浑身通黑,唯有小小的头部高耸起一撮直立的白毛,毛茸茸的樣子显得尤为可爱。它们以树叶为食,择岩洞而居,是全球最稀有、最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  这群灵长类动物,生活在神奇秀丽的崇左,这里连绵的喀斯特地貌成为白头叶猴最后的家园。在这片广袤险峻的石山地带、丛林
期刊
山清水秀,蓝天白云,这里的好山好水千年如一日般养育着淳朴的崇左人民;琴音袅袅,舞姿翩翩,这里的本土文化孜孜不倦般陪伴着多才多艺的边城人民。唱天跳天,打榔舂堂,袅袅乡音唱出了崇左的千年风情,翩翩舞姿跳出了边城的千年魅力。  天琴,世俗法器的艺术灵光  壮族骆越先民在八桂大地上曾经为后人留下了稻作、棉纺织、花山壁画、玉器文化等宝贵财富,在崇左龙州,他们则留下了天琴——这个音域宽广、音色圆润的弹拨弦乐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