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后的世外桃源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酉阳县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南,地处渝、鄂、湘、黔四省(市)边区的结合部,因而有渝东南“锁钥”之称。在这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聚居着73万土家、苗、汉等族人民,创造了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文化。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酉阳一度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新时代下的酉阳人独辟蹊径,依托外宣实施文化兴县战略,正全力打造出一个“都市人最后的世外桃源”。
  
  弘扬革命文化
  
  酉阳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儿女。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就诞生在这里。20世纪80年代,县委、县政府经过抢救保护,恢复了赵世炎故居,同时成立了赵世炎纪念馆。邓小平同志亲笔为赵世炎故居和赵世炎塑像题词。如今,赵世炎故居和赵世炎纪念馆已成为了全国爱国王义教育基地。同时,我们与出版让协调,先后出版了《酉水东流》、《血染的爱河》、《缅怀赵世炎》、《酉阳现代风云录》,以及由李岚清同志题写书名的《赵君陶教育思想论文集》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0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我们又积极争取,出版了赵世炎纪念邮票和纪念封,并在酉阳县城举行了首发式。2003年,为了纪念赵世炎诞辰100周年,经过精心策划,由江泽民司志题写片名的8集电视连续剧《赵世炎》在我县龚滩古镇封镜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该剧同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
  
  发掘民族文化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2001年5月,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武陵山民族文艺汇演在酉阳成功举行,揭开了酉阳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序幕。2002年5月,酉阳县申报“中国民间艺术(摆手舞)之乡”获得成功,国家文化部在酉阳举行了授牌仪式。时任中共中史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视察酉阳并亲笔题词:土家摆手舞之乡——酉阳。酉阳的名字随同摆手舞走向了全国,走向了海外。县为了配合此次活动,扩大宣传效果,还与邮政部门联系,制作发行了一批纪念邮品。同时,成功举办了“中国记者酉阳行”大型釆风活动以及“土家摆手舞大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酉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土家山歌优美动人,凡土家山民皆可摘片木叶。即兴而歌,吹奏出动人的旋律。为了打造土家民歌达一精品,我们出版了《土家民歌》《渝东南民歌》《摆手舞之乡》等系列图书,制作了《土家情韵》等光碟,并顺利地被市政府命名为土家民歌之乡。与“西部歌王”齐名的“渝东南的王名声”叫唐腾华,是土生土长的土家人,长期在剧团从事演员、乐员、编刨工作,这为他后来搜集土家民歌奠定了基础。经他改编并录制而成的土家民歌集锦音像制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唐腾华认为一首好歌的标准是无论用什么形式唱,都能吸引人、征服人,不管他是青年还是老年。土家民歌的歌词不长,但她饱含精髓,千百年的山风曲韵自然形成,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音乐界的专家学者能相中这块“大山的璞玉”,让更多的土家山歌飞出山区、飞过吊脚楼、飞向世界。同时,我们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先后举办了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和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足球邀请赛,并请两岸三地的著名歌手到场助兴。
  
  提升旅游文化
  
  世外桃源大酉洞和乌江画廊地处长江三峡——乌江画廊——张家界旅游环线的中轴。为了加大对世外桃源和乌江画廍的宣传力度,我们组织县内外作家在海内外各种报刊发表相关文章,使得这两大景点一夜成名。两大景点均在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之列。随后,我们又包装推出了惊心动魄的阿蓬江漂流和后溪长潭“小桂林”、水墨风景画山黛沟、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大板营原始森林等一大批旅游精品。我县的旅游收入由过去的每年数十万元掹增至现在的每年近7000万元。酉阳境内的龚滩、龙潭、后溪古镇均列入重庆市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龚滩、龙潭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龚滩古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完好的石板街和土家吊脚楼群。龚滩最负盛名的就是长约2公里的石板街和“横空出世”建于悬崖峭壁上的土家吊脚楼。有1700余年历史的龚滩占镇位于酉阳西部的凤凰山麓,紧贴乌江东岸,东临马鞍城,隔江与贵州相望。澄碧如玉的阿蓬江在这里汇人乌江。因酉阳地处鄂、黔、湘交界之处,干百年的历史变迁与磨砺,造就了龚滩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古镇最具特色的是吊脚楼和约三华里长的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古巷。全系木料建成的吊脚楼依山傍水就山势而建,悬空而成,楼房下三五根圆木支撑,二至三层,高三五丈。在楼上凭栏眺望,心旷神怡,如浮天宇。青石板路在狭窄幽深的古巷里熠熠发光。保存完好的明清房屋、风火墙、厚重的木板门、镂花窗在静谧中渲染着古老的传奇。
  悠久的历史沉淀了古镇丰厚的文化。早在1939年秋,龚滩就成立了滩涛青年歌剧团。这里还有历代题刻的碑文多处;著名画家吴冠中曾来这里写生。84岁的罗子南老人满腹文史诗书,至今仍精神矍铄,以其敏捷的才恩和谈吐,接待到古镇采访的客人。古镇里处处有历史的痕迹,步步是如诗如画的胜景。川祖庙、三教寺、文昌阁、一向十八桥、吊脚碑、扦门口,都证明着古老的文化和历史。
  龚滩人的生活习俗多姿多彩。每年旧历正月初九互十四,夜夜玩龙灯舞狮子。端阳节有龙舟竞渡。对于远方来客,淳朴的古镇人会拿出盐茶、羊油茶、油碟糟、酿海椒、酥食、米花等独具特色的小吃热忱款待……
  为了全面向世人介绍古镇,我们与影视界联手,把古镇厂造成影视拍摄基地,通过影视扩大宣传。《赵世炎》《红杜鹃,白杜鹃》《远山峡谷》《桐籽花开》《奇人安世敏》《捉拿归案》等大批影片均拍自县内古镇。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作《老街》也诞生于龚滩古镇。2003年,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大型文图集《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后溪古镇》和《酉州揽胜》,图文并茂地向国内外系统地介绍了三大古镇和酉阳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2002年5月,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攀岩赛事——“中国重庆乌江首届国际攀岩挑战赛”在龚滩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顶级攀岩好手在万仞绝壁上演“绝壁芭蕾”。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进行了全程直播。
  酉阳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优美俊秀的自然风光就这样通过银屏走进了千家万户。据考证,位于酉阳武陵地区的大酉洞正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原型。如今,“世外桃源”和“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已经成为了酉阳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责编:雷向晴
其他文献
日本出版的《南京事件》一书作者笠原十九司曾经指出:“任何时候都有人否认历史,就连纳粹屠杀犹太人的历史也有人否定。这不奇怪。关键是社会对此作何反应。一个社会对这种论调的反应,将体现这个社会的历史意识和道德水准。”如何看待“二战”的历史,是中日两国始终无法漠视的心结。日本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以歪曲历史的方式,传达少数别有用心者的“日本立场”。我们中国作为其中的一方,不仅需要自己清醒地认识这段历史,而且需要
期刊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联合国,大家办事都需要遵循一些条条框框。当然,这些规矩多了不见得好,少了不见得坏,关键是如何执行落实。    ■ 凡会必定有肃立    根据联合国大会的有关议事规则,在每届会议召开时,都必须在会议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候,由会议主席请全体代表起立,默祷或默念一分钟。  这种“凡会必肃立”的规定,据说是源自一项宗教方式,包含的意思众说纷纭:企盼神灵保佑、感谢上天恩赐、悼念
期刊
2005年4月中旬的一天,日中友好会馆门外,一些日本右翼分子聚在一起,高喊着对中国不友好的口号。而正在此时,中国青年也正由于日本政府在侵略中国问题上死不认罪的态度,进行着反对日本“入常”的网上签名活动。就在中日关系大幅降温的时刻,由日中友好会馆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家——杨力舟、王迎春的水墨世界”画展开幕式正如期在会馆美术馆内举行。展览现场,中国两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形式新颖,笔墨酣畅,日本文化界名流云
期刊
文/穆罕默德·陶菲[孟加拉国] 安安[中国]    编者按:《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
期刊
2004年11月4日下午3时整,当九十二岁高龄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老先生亲临中国译协第五届全国理事会会议现场,用充满了情感的声音为大会致词的时候,全场爆发出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国际译联主席贝蒂·科恩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翻译工作者的贡献,她说“中国翻译界所取得的成就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当那些资深老翻译家用颤抖的手扶正译协专门为他们佩带的鲜花时,他们感慨万端,社会
期刊
“中国翻译成就展”于2004年11月4日上午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翻译界的首次大型展览,也是国际翻译界的首次专业展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剪彩仪式,并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您谈谈翻译在对外介绍中国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赵启正:大家知道,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发展翻译事业就是翻译本国实力。翻译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
期刊
10月17日晚,广播里传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辞世的消息。悲痛之后,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巴老已经被疾病折磨了很长时间,离开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悲痛之余更感怀巴老的精神。巴老为心中的文学奉献了一生,他的品格、风骨和激情,早已融入中国新文学百年历史的骨髓之中。巴老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与巴老仅有一次交往,他的人格魅力却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时常为自己能给巴老照过相而自豪。  那
期刊
中国外文局为了实现外宣工作“三贴近”的目标,率先提出并实施期刊本土化战略性创举。今年10月,今日中国杂志社中东和拉美分社在开罗和墨西哥城成立,其阿拉伯文版和西班牙文版同时在当在出版发行,成为我国首家在海外用当地文字出版发行期刊的新闻机构。作为我国外宣工作的一项新举措,在中东和拉美两个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两个分社成立式反响强烈,成为一次
期刊
2003年冬,巴黎峭岩出版社(Editions du Rocher)推出贝尔纳·布里泽(Bernard Brizay)详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历史专著《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圆明园》(LeSac du Palais d’Et é, SecondeGuerre de l’Opium)。作者在40多种当年记述和个人回忆录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事实,勾勒出中西交往史上一段火与冰的
期刊
我的家乡是日本长野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有很多的日本农民和生意人到中国的东北寻找工作,所以长野县的人民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二战”以后,长野县的日中交流活动也很活跃,受这种环境的熏陶,我也很关心中国,所以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作为我的第二外语。  1987年,大三放春假的时候,我利用在日本打工挣的钱,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自费进修中文。那时正值中国的二三月份,天气还很冷,我住在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