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传统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普遍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在积极投身课改的具体实践中,我充分认识、感受到这些变化,对我的教学工作认识、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情境,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课改的目的?课程的要求?怎样全面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怎样组织教学?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体育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体育课教学。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2.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身体姿态和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使学生终身受益。
3.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如好表现自己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将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出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4.用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若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而且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5.遵循教学有效性要求,合理设计,精心准备教学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教师应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所增加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指定与选择后,还应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成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设计内容,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6.关于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使用哪种评价方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同的评价观念。
所谓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绩。量化评价的结果也确实为我们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创造了条件,它为评价者提供了一系列可比性的直观数据,因此量化评价方法在中学体育评价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通过自然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判断其价值。质性评价方法在认识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观念,反对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为数字,因此可以说质性评价方法是随着教育评价领域对传统的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对评价的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质性评价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量化评价方法具有简单、明了和可操作性特点,在中学体育教学评价中如果能够与全面、深刻的质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则可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信息,从而更全面地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课程设置,使师生关系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绝对的权威,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传统的教育观使广大教师习惯了按自己的思维定式,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习惯和行为“规范化”、“格式化”。新课程实施后,用“目标引领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明确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均衡协调发展。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首席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首席引导者”,就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终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和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坚定的意志,实现现代文明的展示与交流。提高健康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
2.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身体姿态和习惯养成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体育教学,首先要从最基本的身体姿态和常规练习抓起,要规范学生的站立、端坐、行走的身体基本姿态,这是学习体育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常规练习,培养学生优美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展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常规的集体队列训练,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常规练习,规范身体语言,使学生终身受益。
3.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艰苦使命的。体育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为突出,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如好表现自己等,体育课的特点是在不断活动中进行,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因此,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将德育的丰富内容寓于体育教学的动静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是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职责。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了解体育教育的“六性”,即集体性、表现性、竞争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交往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贯彻课堂常规和教材的特点,严密课的组织教学,处理好突出事件,发挥集体力量等,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4.用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和培养,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好胜心强,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生产劳动中,例如课题:“播种”、“丰收的场面”等,使学生对劳动产生间接的兴趣。而学生对体育活动直接的兴趣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无论多大的学生都如此,若教学时学生自主地进行游戏竞赛活动,情绪特别高涨,竞争特别激烈,对其生理机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还意犹未尽,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志,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此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和享受运动的乐趣,而且是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
5.遵循教学有效性要求,合理设计,精心准备教学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步骤,教师应根据经验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和安排,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删,所增加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指定与选择后,还应考虑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使教学成为有效。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设计内容,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6.关于中学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使用哪种评价方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不同的评价观念。
所谓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绩。量化评价的结果也确实为我们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创造了条件,它为评价者提供了一系列可比性的直观数据,因此量化评价方法在中学体育评价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通过自然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判断其价值。质性评价方法在认识上反对科学实证主义观念,反对把复杂的教学现象简化为数字,因此可以说质性评价方法是随着教育评价领域对传统的以量化为特点的评价方法的反思批判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对评价的功能缺乏全面的认识,质性评价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量化评价方法具有简单、明了和可操作性特点,在中学体育教学评价中如果能够与全面、深刻的质性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则可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信息,从而更全面地发挥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