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静脉皮瓣修复指掌侧损伤一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作者观察总结35例因火器作了束间神经移植术后Tinel氏征的进展情况。结论是Tinel氏征的平均进展速度在正中神经每日2.26±0.53mm,尺神经1.74±0.23mm、桡神经1.58±0.25mm,腓总神经2.20±0.4mm(p<0.05),发现Tinel氏征在移植神经段内平均每日以1.39±1.15mm进展,但通过了吻合口后,在远侧神经段内进展大为加速,每日达3.69±0.44mm,作者同
期刊
本文报告54例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共62条神经损伤的治疗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年。根据Clawson和Seddon的标准(1960),其中35条神经移植(平均移植长度7.5cm),运动恢复优良率,胫神经为50%(5/10),腓总神经28.5%(6/21),胫神经感觉恢复优良率70%(7/10)。27条神经松解术运动恢复优良率,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为71.4%(5/7)和55.6%(10/18),胫神经感
期刊
期刊
本文报道用人羊膜去除上皮,保留基底膜能成功地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4mm长的缺损。实验用0.1%氢氧化铵浸泡去除上皮,并制成“叶状”卷叠桥接在神经缺损间。术后两周,见增生的雪旺氏细胞沿着基底膜面形成Bungner氏带,再生的轴突沿此带向神经的远侧端生长。术后12周,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均较自体移植组稍差(P<0.01),神经横断面乙酰胆硷酯酶(Ache)染色示,基膜羊膜桥组中的有髓纤维
用血管束植入经热处理的骨骼肌,修复大白鼠坐骨神经缺损10mm,术后三个月植入血管束发芽再生迅速重建了变性肌桥的血循环,神经纤维在这种恢复血运的变性肌纤维基膜管内再生质量优良,能顺利通过整个肌桥长入远端神经到达靶器官,其复合动作电位和传导速度恢复最快,再生轴突密度、数目和面积恢复率最大,均明显优于变性肌桥组和带蒂肌桥组,结果表明这种实验模型能解决肌桥变性后的血供问题和带蒂肌桥的机械阻力问题,比两组都
期刊
尺神经高位损伤或臂丛下干根性撕脱伤,导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肌麻痹,使手失去灵巧的运动功能。传统的神经缝接或神经移植后功能恢复多不满意。针对这一难题,解剖研究了104侧成人上肢标本。提出用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支与尺神经掌深支直接缝合术式,此法解决了相同功能束组准确对位,不必神经移植,减少了一个缝合口。最大限度地缩短缝合口至神经终器间神经再生距离,有利于神经轴索较快长到神经终器,有效的防止手肌废用性萎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