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哲学效应提高班级工作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121554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活动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劳动。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性地读书,不断反思以获得可贵的启示。一些常见的管理学、心理学效应和定理往往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本文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浅析哲学效应在班级工作的启示。
  
  一、不值得效应
  
  不值得效应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个性和气质、现实的处境。因此,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这在教育教学上对我们的启示是:
  (一)思想工作是班级工作的灵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它潜移默化地使人们认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因此,无论何时,都要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首位,使学生的价值观符合普世价值观,并树立为社会服务是值得的,也是光荣的思想。
  (二)从具体的班级集体活动方面来说,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首先要对同学们进行思想上的宣传发动,统一同学们的思想,使其认识到这项活动的意义,同时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同学不同的个性特征,使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活动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指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就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特别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可以。木桶效应对于班级工作的启示是:
  (一)班级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同学。要提高班级的整体实力,必须把“短板”补上,实现班级所有同学的全面发展。班主任既要关注优等生,又要对哪些发展存在暂时困难的学生,倾注更大的精力与智慧,来促进其能够赶上班级的其他同学。只有班级中每一个同学都有了发展,整个的班集体才能健康发展,欣欣向荣。
  (二)必须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班级工作是由学习、卫生、纪律、文体、思想工作等各个方面所共同构成的。各个方面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做不好,都会成为班级的短板,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和竞争力。因此班主任必须全面抓好班级的常规工作,不出短板或对出现的短板及时补上。
  
  三、鲶鱼效应
  
  鲶鱼,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而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大量死亡。聪明的渔夫利用鲶鱼好动的性格,把少量的鲶鱼放入沙丁鱼中,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鲶鱼效应”对班级工作的启示在于:
  (一)班主任要善于营造积极向上、拼搏竞争的班级氛围。好的班主任就好比是聪明的“渔夫”,要学会运用“鲶鱼效应”,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有效地激活班级管理,改变班级一潭死水的状况,提高班集体的管理效率。
  (二)班主任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在班级中树立各种各样、各个方面的“鲶鱼”。在榜样的带动作用与其他同学学习榜样的过程中,所有同学的活力和热情也就被调动起来,只要每个同学都想成为“鲶鱼”,整个的班集体就会成为一只拥有无穷活力和无比竞争力的“大鲶鱼”。
  
  四、破窗户效应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不堪,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效应”。破窗户效应对于班级工作的启示是:
  (一)完善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如果制度如果执行不力,也会造成破窗的连锁效应。为此必须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及时发现并修好每一扇破窗,特别是第一扇破窗必须给予严肃处理,以达到以做效尤的警示作用。这就要求抓好班级工作的细节,及时发现不良现象的苗头,并及时处理,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班风,使班级成为一扇人人自觉维护的“好窗户”。班级环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好的班级环境氛围,如安静的自习课纪律使谁也不忍破坏,对学习标兵和先进学习小组的宣传表扬鼓励自然能激发学生的模仿,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增强学生作为班级一份子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五、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当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不仅会出现单位效用的递减,甚至会出现总效应的递减。边际效应对班级工作的启示在于:
  (一)教育活动要适可而止。苦口婆心式的教育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在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加,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效应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一个饱和点。如果超过了这个饱和点,学生将会产生抵触心态,换来的也只能是学生的冷漠。也只能徒叹:我欲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二)教育活动要善于把握时机,灵活多变。既然第一次或初始阶段,学生接受教育信息的效果最好,那么作为教师来说就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抓住“多个第一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和心理需求进行教育,少进行针对单一现象的不厌其烦式的反复教育。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单位效应的递减,保证总效应的最大化,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哲学效应对于班级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这些哲学效应的科学指导之下,班级工作就能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学生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
其他文献
中秋放假,班上有一名学生和同学外出聚会,喝醉了。回来遇见我,说要和我谈心,处于了解学生实际心理状况的目的,接受了他的要求。不料,他的一席话,让我震惊不已,大致意思有如下几点:1、老师带班有得过且过的思想;2、老师有些看不起班上的男生,3、老师不关心同学。而且从他口中,这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作为班主任,我已经做到从教室到宿舍甚至到网吧、酒吧,从家庭到学校、从班上到个人,大到社会、学校、班级管理,小到
【摘要】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要阵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美术课也需要激趣教学。  【关键词】兴趣 激趣法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时期的美术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愉快参与中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氛围,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本人在《夸张有趣的脸》一课教学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人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的
【摘要】中职学生初步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当通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来实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乐,才更能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和语言带来的美感。本文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现行的教材,结全自身的实践,对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参与意识培养方面进行阐述。  【关健词】尊重;吸引;体验;技巧运用;情商    一、在民主、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 尊重学生
[摘 要]通过化学大纲要求和化学教材特点,提出对策与建议,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化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 培养    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当前化学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想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与大家共同研究。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化学科学素养    索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科学素质。初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老师改变旧观念,适应新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老师不是“传声筒”——把教学所需的知识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是充当学生认知和思考的引导者,帮助者。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小活动,正是师生关系和谐,教学相长的重要实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的历史小活动,应该遵循以下一些要求。  符合有效教学的原则。每个活动都应该落到实处。阅读、讨论,都要给充分的时间,不能一带而过。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大
[摘 要]在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大学生和年轻的知识分子中.冯内古特是最有名气、拥有最广大读者群的小说家。其作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被大学生称为当代的马克·吐温。  [关键词]冯内古特 人类社会 生存关怀 当代的马克·吐温    1948年,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约瑟·奥特加·加塞特(JoseOrtega Y Gasset)在他的《艺术的非人化及其它关于艺术、文化和文学的论文》一书中,严肃地预言小说就要死了:
数学活动课,要求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学习数学,活动贯穿始终。而学生在活动中从“玩”数学到“做”数学,最后“用”数学。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教学现状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相当多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感到数学故事性的内容少,枯燥乏味,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把学习数学当成是服“苦役”
新课程实施以来的课堂教学,在关注精心预设的同时特别强调课堂的即时生成。课堂教学生成的实际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设是否充分和科学。然而,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让它生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让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一、精心预设,期待生成    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
聋生在聋校初中毕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也掌握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然而,他们在思想、心理素质以及能力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有的学生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有自卑感、违纪违法、经不起挫折、不懂得尊重和关心他人,害怕与正常人相处,不会与他人合作等。我们八、九年级的聋生都面临毕业,他们中除一部分上职高或上高中外,大多数聋生将走上工作岗位。为了使他们能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