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编制的思考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学生的元认知,设计出学生预习课文的一套方案。预习学案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把教师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了“教学案”的一体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 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的作用
  
  1.培养习惯。
  语文预习学案实际上是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预习,长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了解学情。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查阅学生完成的预习学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容哪些已经懂了,哪些内容还不懂,依据学案的反馈信息,调整教案,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铺垫降难。学生在40分钟内学习一篇课文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降低这样的难度呢?语文预习学案正好起到了铺垫降难的作用。提前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主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让他们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脑海中构建起立体的信息网络,学习新知的难度自然降低了。
  4.活跃课堂。来自于学生的思考与问题,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与热情。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有了一定的学习体会,在交流时就能滔滔不绝,得心应手,师生之间很容易形成思维的碰撞,产生有效的交往和互动。课堂气氛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5.提高能力。学生完成预习学案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主动探究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6.减轻负担。预习学案本身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部分练习,它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所要完成的一部分作业,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二、 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的特点
  
  1.以学生为本。语文预习学案以学生为本。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关注的是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案下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是学生生命的奠基工程和生长过程。
  2.以学情为基础。教师在编制语文预习学案时必须以清楚地了解学情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需要来编制预习学案。
  3.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语文预习学案使用主体是学生,学案的使用需要学生全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
  4.以学法指导为重点。语文预习学案立足于自学,强调的是会学,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把学习方法指导“暗示”在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自然地掌握学习方法。逐步让学生由不会阅读到会阅读,由不会学习到会学习,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 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编制方法
  
  (一) 教与学一体化预习学案。
  这种预习学案就是融合了教与学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与学的思路一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案例1】《剪枝的学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能理出“我”的情感变化线索,并围绕情感线索提出问题;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知道“剪枝的学问”课题的含义。
  【自学设计】
  1.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和示例找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吗?
  在我看到王大伯剪枝之前,对于王大伯和他的桃园,我(满怀好奇);当看到王大伯在剪枝之后,我();当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我();当暑假里,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我()。
  2.当学生读到“满怀好奇”时,不禁想问:“我”好奇什么呢?让学生针对第一题中所填的词语试着用“什么”或者“为什么”来提几个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我’为什么好奇?”这个问题,学生先在文中勾画出了相关的句子: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然后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让“我”好奇的是,王大伯种出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这其中有什么秘诀?
  在你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到两个,先在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再写出你的回答。
  (1) 我能回答第()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能回答第()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剪枝的学问”是什么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例2】
  《但愿人长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知道苏轼在思念弟弟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针对心情的变化提问;并根据课文的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搜集苏轼的其他诗句或表达思念的诗句。
  【自学设计】
  1.苏轼在思念弟弟时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
  2.围绕所填的内容提出三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其中的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搜集苏轼其他诗句或表达思念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以上两篇预习学案是典型的“教与学一体化预习学案”。学生针对“我”或“苏轼”的情感变化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就是教学中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问题。另外整个学案都渗透着学法的指导:抓关键词语提问,根据课文的有关词句思考解决所提的问题。学法寓于设计的问题之中,自然、巧妙,颇具匠心。
  (二) 学与教相互映衬的预习学案。这种预习学案虽然没有做到教与学一体化,却是对教学环节和内容的有效映衬。起到了补充、铺垫教学的作用。
  【学案例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的】知道小骆驼感到自豪的原因;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想象续写小骆驼和小红马再次相会会说什么内容。
  【自学设计】
  1.“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的“我”是指________;小骆驼感到自豪的是:又大又厚的脚掌可以____________;两层睫毛可以_________;驼峰可以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美容美容吧!”想象一下,这次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例4】《狼和鹿》(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知道当地居民杀狼的原因;狼被杀后,凯巴伯森林出现了什么样的灾难;弄清楚破坏森林真正的祸首是谁,明白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
  【自学设计】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地的居民恨透了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被枪杀后,凯巴伯森林出现了灾难。灾难一:_____________;灾难二:______________
  3.保护森林和群鹿的“功臣”是指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破坏森林的“祸首”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这两篇预习学案所设计的内容就是对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补充。学生由于课前对一些问题做了自主学习,做好了准备,课上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热情高、气氛浓,效果好。
  四、 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编制的内容
  小学语文预习学案一般由学习目标和自学设计两部分组成: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指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学习目标的提出应指向学生,对学生提出要求,陈述的是学习的结果,能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和层次。
  学习目标的制订要注意:① 适当性:确定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适当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形成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案的编制和完成。② 针对性:学习目标的制订要有针对性,其核心内容应集中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出学生实际与需要达成的目标之间的差距,针对差距制定学习目标。③ 明确性:学习目标要明确清晰,不能笼统地使用“了解”、“掌握”等词,应有具体的量和质的规定,多用“知道”、“记住”等词来表述。
  2.自学设计
  自学设计是预习学案的主体。在自学设计中应该做到知识线、情感线、能力线贯穿于整个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做到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情感的协同发展,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同时还要注意简洁有效,不能繁琐,不要给学生增加负担。
  具体内容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① 质疑提问。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让学生质疑提问,便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案。② 整体感知。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应该有个初步的整体了解。教师在编制学案时可以采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③ 自读自悟。课文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感悟过程,让学生读进去,想开来。悟义、悟道、悟情、悟法。教师在编制预习学案的时候,对中年级学生可以采用半填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对重点句段自读自悟;对高年级学生采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让他们自主学习。④ 拓展延伸。学习课文既要务本,又要超本。学案中设计让学生查找课外有效资料的题目,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还可以设计一些读写结合的内容,让读写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学案例5】《菩萨兵》(苏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能根据课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根据提示填空,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写出课后两个句子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自学设计】
  ◎我会提问。
  “菩萨”原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兵”在课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这个题目我想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我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藏胞躲进深山——()——()——藏胞返回家园,夸奖红军。
  ◎我能自主阅读课文。
  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
  “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红军播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案例6】《天鹅的故事》(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对课文的第4小节进行自读自悟,体会出老天鹅的牺牲精神;想象补充老天鹅撞击冰面悲壮的场面;续写小诗,歌颂老天鹅无私奉献的精神。
  【自学设计】
  1.读下面的一段话,把你对加点词的体会分别写一写,再用几句话表达一下你对整段话的感受。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2.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老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冰面终于被撞得裂开了一条小缝。但此时老天鹅也被撞得眼冒金星,______、______,然而它顾不上累累的伤痕,没有一丝犹豫,一次又一次地腾空而起。
  3.完成小诗。
  老天鹅腾空而起 群天鹅深受感动
  一次次用身体扑打冰面 一只只加入破冰的队伍
  沉重的撞击中 响亮的号声里
  凝聚着_____________迸发出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团结之歌
  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歌
  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歌
  【学案例7】《美丽的南沙群岛》(苏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根据填空,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针对课文的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示,自学课文的第二小节,知道南沙群岛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自学设计】
  ◎ 我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南沙群岛不仅是__________,也是个_________。
  ◎ 我会提问。(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能自主阅读课文(阅读课文的第二段,回答问题。)
  1.这小节主要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说的。
  2.南沙群岛拥有___________,蕴藏______________,贮存_____________,可见南沙群岛_____________。
  总之,如果小学语文预习学案编制做到了简洁、有效,那么课堂上学生是依案而学、教师导学释疑、师生互动交流,以学生探究为主体,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有效教学就会变成现实。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附小)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杭州评话具有强烈的杭州地方文化特色.《大明英烈·马兵王玉》是以杭州方言记录的杭州评话话本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杭州方言熟语蕴含了大量颇具杭州
第一章 总则rn第一条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铸造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办法的通知》(工信部装[2013]375号)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度铸造行业准入公告
期刊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以下称“全国铸造学会”)、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2014中国铸造活动周”于10月25-28日在河南省黄河迎宾馆成功举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中国国际压铸会议暨展览会是一个紧扣行业脉动应运而生的压铸产业专业平台.平台建立之初,压铸人在这里得到了商业洽谈、产品展示以及交流互通的机会.十多年过去,斗转星移,一
期刊
西气东输二线设计年输量300亿标方,该输量是指霍尔果斯首站进站气量。根据供气协议,中亚天然气管道在设计时计算天数按365*0.925,由此可得出,中亚天然气管道可为西二线霍尔果斯首
语文是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是正确理解、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干什么?营造一个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理解、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此观点,尽管是老调重
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首批培养对象,内心的喜悦不言而喻。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深感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四要”:  要勤奋扎实工作。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哲人曾经说过,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想想看,如果唐代书法家怀素没有每日的勤奋刻苦练字,就不可能以草书著称于世;如果鲁迅先生没有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
天登烟是产于滇西云龙县的地方名烟。这种烟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独特香味,质地优良,50年代曾作为地方名特产品赴北京农展馆参展,由于烟叶产于云龙天登,故名天登烟。近年来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