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访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d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蒋方舟谈新作《骑彩虹者》
  
  变化是绝对的,进步也是绝对的。我七岁的时候开始写第一本书《打开天窗》,那本书写的只是一本私人作文簿。后来《正在发育》就是生猛型的,这直接导致了我被定位成一个“早熟”、一个“说大人话的小孩”。后来我写童话,写历史,但好像都没有办法摆脱人们对我的定位。但写完《邪童正史》之后,我想我是真正可以摆脱“早熟”形象了。而现在《骑彩虹者》标志着我已经是真的、彻底成熟了。
  
  2.上一部《邪童正史》是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讲述历史,而这部作品《骑彩虹者》是讲述四个中学生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来逃避孤独、襀梦想的故事,两部作品的转变似乎非常大,谈谈你是如何想到要构思这样一部作品?
  构思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写完了《邪童正史》之后的一天,我忽然想:是时候写一部非常牛的小说了——据目击者称,我产生这一想法的一瞬间,表情是十分纠结和石破天惊的——这念头来得没头没脑却清晰,在我脑袋里搁了几天之后,我才正式决定:我要写一部很牛的小说。对很多人而言,构思本没有跑道,一开始就是直升机。但我却一直沿着跑道寻找故事,一个包含了成长、天才、蜕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波汹涌的故事。最后,我终于在跑道尽头找到了这个故事。
  
  3.你在写完上一本书后曾经说过,你接下来最大的梦想是尝试拍电影,从目前来讲,你的梦想实现了吗?如果《骑彩虹者》作为蓝本,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话,你会选择谁作为你故事中的男女主角?
  技术上讲,我的目标没有实现。我原本打算买一个DV机,然后就雄纠纠气昂昂地赤手空拳地拎着DV机踏遍山河去取景,当世界第一独立制片人兼导演兼后期制作。后来被现实打败了,发现实现的路实在是漫漫无绝期。后来看到十五岁的伊朗女孩拍的《疯狂的快乐》,一时又羡慕又嫉妒,简直不敢看,怕她拍得太好了,越发衬出我的夸夸其谈和无力行动。但精神上,我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这部电影已经在我脑海中放映了很多遍。
  如果真的能够拍成电影的话,我想演员一定要美,他们不漂亮都可以,但一定要美,要带着不自知的迷茫的帅气。男主角我想让日本少年柳乐优弥来演,他十四岁成了戛纳最年轻的影帝。女主角的话……本人十分喜欢刘亦菲。另外林依晨也蛮可爱的。
  
  4.对《骑彩虹者》这部小说的四个主人翁(占乃钞,江日照,夏锦落,鱼婉),你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理解和构建这几个人物角色的?
  曾经有少女很期待地问我:“你新小说的主人公帅不帅?”我回答她:“帅!但肯定不是你所期望的帅。”我小说中的四个主人公都是你身边会出现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有着窝囊的一面和明显的缺点,他们平凡。而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他们都是藏在少年身体里的成人,他们其实看透了父母,看透了当前的生活,但一直保持缄默,出走是他们缄默太久之后的必然选择。我觉得我写这部《骑彩虹者》就是使他们发声,代替更多的青少年发声,告诉成人他们所知道的,大大地吓他们一跳。
  另外,这也是一部关于梦想的书。
  
  5.在这部小说中,你最欣赏或喜爱哪些情节?说说你的原因吧?
  在这部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后的一幕。出走之后回到学校的占乃钞和夏锦落两个人才丁扫卫生,擦瓷砖上印着的地图,用指尖抚摸着上面的字“放眼中国,胸怀天下”。这最后的一幕反而是我最先想好的,它好像在我脑袋里存留了很久。我觉得这个场景是整本书风格的凝结,那是一种反讽而又无奈的气氛。
  
  6.据说最近你正在进行一项与这部小说主题有关的调查活动,是什么呢?现在有什么进展?
  是一项以青少年出走状况为主题的调查活动。目前已经列出提纲了,准备到我去签售新书的每个城市进行调查。我发现几乎所有青少年都有过出走的念头。而家长对于孩子成绩变化都能够明察秋毫,却偏偏无法洞悉孩子情绪变化和想要出走的念头。我的首期调查表发出后,还想联合某网站进行网上调查。
  
  7.在你写作构思这本书之前,你考虑过市场因素吗?
  完全没有。因为写作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写着写着忽然想:“呀!这样写读者接受不了。”构思之前,我已经决定这是一部很牛的小说,所以可能会放弃一部分下场。写这本书之中,我基本上是让人物自己发展情节,不管他们合不合读者的意。倒是写完了之后心里有点惶惶然,害怕书卖不出去——因为我虽然不去刻意迎合市场,但也不会仇视和排斥市场。
  
  二.蒋方舟谈“韩流”
  
  1.韩籍作家可爱淘的几部作品《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局外人》,在中国好评如潮,你是如何看待“韩流”冲击中国市场的。
  身为一个中国的作者,我感受到了危机。尤其是听到班里女生讨论着“《天使街二十三号》出了!快点儿去买啊!”我才感到“韩流”实在霸占了太多的中国市场,让中国一些不肯向韩流靠拢的作家丧失了市场。
  身为一个中国的读者,我觉得气愤。现在很多中学生对韩国的事儿如数家珍,但是对本国文化所知甚少,这实在是太可怕了。甚至还有人为了看懂韩国明星在网络上的几句留言,专门报名韩语班,我真的觉得“韩流”对中国已经不是“冲击”这么简单了。
  
  2.从写作的角度看,你觉得韩国青春文学作品与国内的有哪些不同。
  刚刚看到《那小子真帅》的时候,我看到开头的一段就顿生“自己跟不上时代”的家长心态,那些符号语言已经不是“时尚”了——我们至少还能读懂时尚。
  无论电视、漫画再怎么搞怪,国内的作品还都把写作看成一件严肃的事情,还都遮遮掩掩地想和“文学”扯上边,而不像韩国青春作品,明目张胆地和“文学”划清界限,把比大白话还要白的语言扯到书里。
  
  3.你觉得韩国的青春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立足市场,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韩国的青春文学,以及仿韩国的青春作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它瞄准了少女市场。每个少女都会把脸埋在枕头里幻想自己的爱情,韩国的青春文学就是利用了少女的这一点点幻想。这样的书几千几万本却都能拿一句话概括:一个一无是处的少女和几个天杀的大帅哥在明星校园里展开的搞笑恋爱故事。另外,它们往往还会附赠一些花里胡哨的小东西,比如贴纸和钥匙链之类的东西,来诱惑爱贪小便宜的平凡少女心。
  这种司马昭之心和心无旁鹜地满足少女心理,应该是它们最大的卖点。
  
  4.你认为我国图书界刮起的“韩流”之风会在市场上持续多久?
  希望不会很久,但恐怕很难如愿。这倒不是因为读者群过于强大,而是因为有“假韩流”,假“可爱淘的师妹”,假装韩国人的人写韩流小说。因为有他们想分一杯羹的想法 和孜孜不倦的推波助澜,这股“韩风”应该还会刮很长一段时间。
  
  5.较可爱淘,你觉得自己的作品获得观众的优势在哪儿?
  我的段位比她高,而且比她高出许多。我指的当然不是武功,而是写作上的段位。我觉得说其他的,什么文风啊内容啊都是虚的,做不了数,只有写作上的段位才是真正算数的,真正能够比拚的。
  
  6.你觉得你的作品也能像可爱淘的作品打入中国市场一样打入韩国市场吗?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但我知道我不想。前几天我到一个中学讲座,有一个小胖子举着一本《麻雀要革命》带着埋怨问我:“你什么时候才能写这一类的书呢?”我说:“我永远不会写。”当我到了要靠写作讨生活的地步时,我宁愿去写食谱书,写美容书,也不会去迎合市场而写“仿韩”的青春读物。作者至少要相信自己所写的东西,绝不能写自己鄙视的东西,所以我不会以欺骗自己为手段,以欺骗读者为目的来写小说。
  我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书打入国际市场,不过我希望那时的我已然是大师,我的所作所为也不会被视为“文化侵略”。
  
  三、蒋方舟谈自己的生活
  
  1.据说你要和“80后”划清界限,那么你是如何区别自己的作品和“80后”青年作家作品的?
  对于急切地要和“80后”划清界限的事情,我已经基本释然了。因为自己再怎么叫喊,媒体还是会无情地把你和别人合并同类项。我想其他80后作者也同样无奈,但无奈的同时还是叫嚷着“我很不同!”我相信东西写多了,辨识度自然就浮现了,所以不如默默地写东西,读者是对你的作品嗅觉最灵敏的人,也是最能为你的作品挺身而出的人。我想脱离的,只是80后的自立山头、自封为王、搞小团体、炒作、急躁的姿态。
  
  2.同龄作家中,你最欣赏谁?谈谈你对他(她)的看法吧。
  同龄作家的书看得不多,比较喜欢李傻傻,因为觉得他做人比较淡泊,很多同龄作家都急功近利,但他还是慢悠悠地不紧不慢地写着东西,过着居家男人的生活,所以我很欣赏,也很羡慕他的心态。
  另外,还有最近比较倒霉的郭敬明同学,其实他也有真实可爱的一面,现在人们对他全盘否定和幸灾乐祸是不好的,尤其是那些借踩他,假装义愤填膺来博得自己上位的人更是卑鄙。
  
  3.9岁开始出版作品,可以说你是较早“出名”的,或者说你已经是一个有一定经验的青少年作家,可你毕竟只有17岁,而且你以后的路十分漫长,那么你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吗,是怎样规划的?
  我对未来没有规划,只有幻想。我幻想未来也不像一个“青少年作家”,而像一个普通的少女。近期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我昨天还负气地对我妈说:“我考不上大学就要去当明星!”还是想好好写书,趁着高中多写几本。现在我还有个计划就是明年十八岁了去报名参加“超级女声”!
  
  4.你如何看待网友对你的批评和建议?
  他们对我的建议一般都非常中肯。有的批评我的姿态过于激进,有的建议我多写“复调”式的小说,还有的建议我烫卷发。我觉得网友都能看到我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所以网友给我建议的时候,我都会认真考虑一下可行性。
  
  5.有网民指责你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你怎样看待这样的批评?
  他这样说是因为我把过往的文字发在博客上和百度“蒋方舟贴吧”里,因为这里的网友都是认真看过我的文章的人,是真正关心我的读者,所以我觉得他们都是朋友,没关系的。不过他们在网上看过了还是要在书店买。另外,一些网友在当地的书店买不到我的书,我也把网上阅读的地址给他们,不主张他们大费周折地到外地去买书。
  
  6.现在你已经完成7部作品,具有学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你是如何处理学习和写作的关系的?
  要达到学习和写作的完美平衡是不可能的,那是只有漫画和电影里才会出现的情节。我在生活中也有手忙脚乱的一面,尤其是在初中写专栏那一阵。现在住校了,生活规律了很多,写作一般是在周末进行的,学校对我也很照顾,在寝室给我配了个电脑,就是让我写作学习两不误啊。
其他文献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它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1942年《新华日报》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友声”专栏,专门刊登中间党派以及其他民主爱国人士的言论。“友声”专栏在当时坚持和维护抗战、民主、团结这个时代主题。不但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决抗战到底。对于夺取
王力先生于1932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主讲普通语言学和中国音韵学概要两门课程。1935年先后写出了《中国音韵学》和《中国文法学初探》《中国文法中的系词》等学术论文,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成为王力先生从事语言学的开山之作。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大展拳脚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北平沦陷告急,清华大学等在京的各大学院只能停学停课。无奈中,王
雷锋事迹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长沙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里。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父辈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庚伢子”。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雷锋曾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家里很穷,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的手里,这血海深仇,我永远铭记在心。”  雷锋的爷爷叫雷新庭,以租种地主田地谋生,整年辛苦劳作
50多年前,我在武鸣双桥机电学校(今武鸣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那时,班里有许多八桥村的学生,他们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武鸣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的民居“七十二道门”,是一座典型的壮族古建筑民居,虽历经磨难,却一直保持得相当完美。  后来,学生们带着我到“七十二道门”游览,那美轮美奂、超凡脱俗的壮族民房建筑群落让我不住地感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影响着壮民居建筑“七十二
治理民生的“中庸之道”  宋仁宗赵祯( 1010-1063),是宋朝第4位皇帝,也是宋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达42年之久( 1022-1063)。整个北宋朝,历经9位皇帝统治,共计167年的“国运”,仁宗皇帝的在位时间刚好占据四分之一的周期。  许多人对这位距今近1000年前的北宋皇帝不甚了解,觉得比起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这位仁宗皇帝42年的在位时间着实算不上“千
1950年7月的一天,我从华北大学(人民大学的前身)毕业,正等待组织分配时,突然被校长吴玉章、教务主任张光远找去谈话。他们说:“新中国成立了,党中央、毛主席考虑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刚刚解放,为了消除国民党反动派民族歧视的影响,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央决定组成一个西南民族访问团,奔赴少数民族较集中的云、贵、川地区开展工作。访问团团长由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格平同志担任,副团长由费
有人说,一本真正的好书会经久不衰,而我却不相信这句话,是《哈佛家训》让我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一本真正的好书,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催人奋进并震撼着人的灵魂。说到与《哈佛家训》的渊源还真得从小学时说起。我小时候虽然是班干部,但是,却从未相信过自己的能力,甚至还成为同学们讽刺的对象。我表面虽然看似平淡,但内心却充斥着痛苦与无奈。老师得知后,推荐给我一本书,那就是——《哈佛家训》。  刚买到《哈佛家训》
我父亲是我的英雄,在我一生从未改变。  身为八个孩子的父亲,他清楚自己重任在肩。  当我还是小不点,他显得是如此高大。  在我眼中他无所不能,我们知道是他当家。  他的身心都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但他也温柔,能让人感到他友善直爽。  儿时的许多早晨,我都是被他的亲吻和歌声唤醒,  那些日子令我怀念万分。  他让我感觉如此特殊,“美国小姐”他轻声吟唱。  我知道我拥有父亲的爱。这爱给我勇气去做,去闯
我曾经两次到江苏丰县采访东北抗联老兵张敬在。在我所采访的抗战老兵中,他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他在杨靖宇的部队中待了两年,打过好多仗,身上多处负伤。一次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的右脸颊穿进、左脸颊穿出,嘴里的牙被打掉好几颗。第一次见面,他用手中的拐杖做了一个瞄准开枪的动作,说:“(我)当年就是这样和杨靖宇司令一起打鬼子的。”  张敬在老人年过九旬,发白如雪,皮肤黝黑,让我不禁想起东北长年积雪的兴安岭、长
店堂里三面靠墙壁都是书架子,上面站满了各色各样的书。  这时候静极了,街上没有一点儿声音。月光的脚步向来是没有声响的,它默默地进来,进来,架上的书终于都沐浴在月光中了。这当儿,要是这些书谈一阵话,说说彼此的心情和经历,你想该多好呢?  听,一个温和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静寂。  “对面几位新来的朋友,你们才生下来不久吧?看你们颜色这样娇嫩,好像刚从收生婆的浴盆里出来似的。”  开口的是一本中年的蓝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