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200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具有积极的减贫效应,但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贫困程度较高地区,数字经济的减贫效应更为明显;数字经济缓解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增加工作机会.
其他文献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本文从债务压力、偿债能力和宏观经济三个方面构造家庭层面债务风险指数,实证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家庭债务风险,且这一基本结论在更换老龄人口划分标准和采用“每千人卫生人员数”IV估计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家庭财富积累和减少负债两种渠道对家庭债务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具有典型的群体性特征,其对城市、低学历、高收入和中年群体影响更为深远.
网络政治截屏主要是指在网络平台上政治主体对政治议题、政治人物、政治话语、政治决策等政治性内容产生的截屏行为.网络政治截屏行为分为主动截屏和被动截屏两种类型.主动截屏行为体现积极政治心理,主要包括政治参与、政治认同、政治沟通和政治信任心理.消极政治心理蕴藏在被动截屏行为中,具有政治冷漠、政治不信任、政治服从及政治妥协心理.政治截屏的积极政治心理具有正向政治功能,政治截屏的消极政治心理具有负向政治功能.对此,网络平台既要积极参与网络政治截屏,激发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兴趣,也要警惕被动政治截屏行为带来的消极政治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针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资源共享渠道不正规、不专业、不统一,教学内容重复、倒挂、脱节,科研联动不协调、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基于B/S三层架构框架,利用jQuery、MySQL、PHP、JSoup爬虫等技术构建同时支持PC端和手机端使用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同创新平台.通过该平台资源共享、科研交流、教学互助三大功能的开发,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资源、教学和科研一体化目标,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协同创新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教师从“硬性灌输”向“问题导向”转变,学生由被动“容器”向学习“主体”转变,师生关系从“单向听讲”向“双向沟通”转变.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取代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以课堂为平台,打造师生互动教学.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的“到课率”“抬头率”与“获得感”,使其成为塑造大学生灵魂的“金课”.
文章提出以异构同质“劳动+”理论课程为表征,以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为两个教学主体,以劳动哲学、劳动伦理学、劳动文化学、劳动社会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学相关内容为载体,以通用和异构为两个组成部分,建构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的“劳动+”理论课程的思路,其中把以劳树人和协同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得出异构部分和通用部分的协同程度,异构部分和通用部分协同效果越好,本学科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就越好.
本研究主要基于“失补偿假说”和资源保存理论,考察中学生希望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采用希望量表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373名中学生进行为期17个月的两阶段纵向追踪调查.结果发现:(1)方差分析表明,中学生希望和智能手机成瘾的时间主效应均显著,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前测希望高于后测希望;而前测智能手机成瘾程度却低于后测智能手机成瘾;(2)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希望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呈显著负相关;(3)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前测希望能显著负向预测后测智能手机成瘾,前测智能手机成瘾也能显著负向预测后测希望.本研究
张一弓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该年谱细致梳理了张一弓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轨迹,对其发表的作品进行了准确详实地记录,对其作品的转载、获奖以及被文坛评论、被学界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考察.该年谱对于学界关于张一弓及河南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位于鄂、豫、皖交界地区的地方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和鄂、豫、皖三省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其间,交界地区的党组织在革命实践中,通过内部嵌入模式和联席会议模式进行了一些跨省域的协同合作.1930年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的成立,使三省交界地区的地方党组织由分散隶属走向了集中统一.由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鄂豫皖地区的革命形势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姚雪垠是抗战时期的重要作家,也是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人.他生平“可传性”史料相当多,但囿于20世纪80年代新启蒙语境至文学消费时代对传主倾向性的选择等因素,当前关于“姚雪垠传”的版本相对较少,且所传内容差异较大,以杨建业和许建辉两位作者的《姚雪垠传》(以下简称“杨传”与“许传”)尤其典型.“杨传”与“许传”都以纪念性的创作动机为主,注重对传主人生经历写实的线性书写与完整记录,对其重要的人生节点及有关争议的事件有所回应.相比“杨传”报告文学式的对传主的宣传刻画与文学研究摘录式的作品分析,“许传”对传主
本研究使用线上语料库工具Wmatrix3,将语料库的自动语义标注方法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话语历史方法(DHA)相结合,考察了2014-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外宣中建构中央政府形象的建构策略.研究发现,报告外宣通过命名策略、述谓策略和论辩策略塑造出中央政府亲民而权威的群内主体,彰显其为民服务、实干、简朴和负责的形象,突出其坚定建设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决心.此种群内形象的建构源自报告英译的政治诉求和报告外宣的最终目的.本研究充分显示了基于自动语义标注的DHA分析是考察形象建构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