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减贫效应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已成为我国维护社会和谐、消除贫困的、促进民生发展的必要举措。2016年数字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同时也代表着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为全球的金融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渠道。可以预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对金融扶贫内涵以及外延的又一次扩充。我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以及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在全球遥遥领先。因此,借此优势着重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促进贫困减缓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多维贫困的研究,全面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效应,有利于为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理论提供一定的扩充。研究主要有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进行详细描述,表明意义和价值,总结归纳了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并简要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对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多维贫困和金融减贫等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回顾与梳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贫困与贫困减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分析。第三章,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具体包括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模式、困难。第四章,多维贫困发生率的测度与分析。具体包括中国农村贫困现状,以及构建了多维贫困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多维贫困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第五章,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贫困减缓作用的实证分析。采用北大互联网金融中心发布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其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并且分别测算了数字普惠金融三个维度对农村多维贫困发展的影响。第六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分析实证所得出的结果,提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优化政策建议。最后,本研究认为,有效扶贫的前提条件是要识别需要数字普惠金融参与主要扶贫的对象,将金融扶贫与财政扶贫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在减缓贫困的过程中展现最优的效用。对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健康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在贫困减缓中的作用,同时要注意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性,体现其贫困减缓的直接作用;并且也要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创造良性循环模式,借由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等间接因素发挥贫困减缓功效。也要巩固发展农村金融环境的基础设施以及在农村普及金融业、互联网行业基础知识,以建设信息对等、信息及时、信息可靠的信用评估机制,进一步巩固数字技术的安全措施,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监管系统建成,在保护农村金融使用方的权益的基础上,为数字普惠金融减贫的作用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选择务农的人口数量却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提倡发展土地托管等新型的土地管理模式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土地托管”这种土地管理模式,土地生产性服务行业应运而生,专业的土地生产性服务组织和公司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WY公司是一家以土地生产管理为主营业务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企业,近年来WY公司的发展态势良好,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在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大分子。近年来,蛋白质在药物载运、生物催化、生物合成和疫苗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利用蛋白质的自组装特性构建具有特定生
电子产品运算性能的提高及其集成化和轻薄化的发展,带来芯片内部热流密度提高及产品散热困难的难题。热管作为良好的导热元器件,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导热系数比传统金属材料
目的分析ICU中颅脑疾病重症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月29日—2019年6月29日本院ICU内收治的颅脑疾病重症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
有色金属采选冶活动中残余的选冶药剂及其中间体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有机浮选药剂苯胺黑药遇酸碱易分解生成毒性明显的苯胺类化合物,对氯苯胺(PCA)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苯胺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太阳光及铁离子(Fe2+、Fe3+)容易获得,固体过硫酸钠(SPS)及过碳酸钠(SPC)安全高效,应用前景广泛。本文以PCA为研究对象,在模拟太阳光/铁离子(Fe2+、Fe3+)/SPS及SPC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