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教师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与发展形势,在课堂上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又有多少教师理解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内涵并正确地应用了呢?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课堂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中普遍的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各种影响教学效率的现象。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交互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角戏”,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组织机械操练,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明显不够。小组活动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了不同的目标,小组中的个体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每个学生都张扬了自我的个性,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了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1.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班内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等。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如可按照异质分组,即让成绩、个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合理搭配,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有组织才能的学生可以担当小组长,负责活动的进展;性格内向、善于写作的学生可以担当记录员;性格活泼、大胆的学生可以随时调节气氛。各小组的人数可以不定,但必须做到人人有事可做。教师也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划分。即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采用“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即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使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对学生之间学习程度无明显差异的班级,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采取随机抽签的分组方式,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2.设计合理的活动任务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布置合作任务。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教师不应在出示问题之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只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这也可以给那些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教师要布置合适的合作任务。有效的合作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的一种教学方式。他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實际,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考虑、设计合作活动的内容和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其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且学生在讨论之后有所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愿意合作、不善合作或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要的有效技能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讨论,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合作伙伴,善于倾听同伴的表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组织,合理分工,提高合作效率;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及时反思,达到学习最佳效果。
4.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败的关键,高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应该给予高中生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准确性、全面性、激励性的评价,这样能够起到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在评价中重视集体与个人评价的结合,要以集体评价为主,对学习中的长处进行表扬,对合作中的问题进行提示,在辅助个人评价的基础上,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现,同时做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全面提高、整体提升等一系列目标。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与英语学习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做到尽可能详尽、真实、恰如其分的评价。要在评价中多采用学生之间的评价,注重对学生意见的交流和倾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协作关系、合作态度、参与程度等新的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进步明显的学员要积极鼓励,树立起高中英语学习的信心,以此来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英语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勇气和信心进行鼓励,对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就会得到认可,学生接受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就会越高,英语教学的持续进步和不断发展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袁晓雪.浅谈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困生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齐心.高中英语教学中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1).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合作学习;高中英语课堂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中普遍的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各种影响教学效率的现象。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受到了严重的束缚,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即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交互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角戏”,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组织机械操练,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明显不够。小组活动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了不同的目标,小组中的个体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每个学生都张扬了自我的个性,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了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1.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全面了解班内学生情况,包括学生学习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等。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划分,都要把握一个原则: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如可按照异质分组,即让成绩、个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别不同的学生在小组内合理搭配,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有组织才能的学生可以担当小组长,负责活动的进展;性格内向、善于写作的学生可以担当记录员;性格活泼、大胆的学生可以随时调节气氛。各小组的人数可以不定,但必须做到人人有事可做。教师也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划分。即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采用“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即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使全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对学生之间学习程度无明显差异的班级,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采取随机抽签的分组方式,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
2.设计合理的活动任务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布置合作任务。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充分独立学习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教师不应在出示问题之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只有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这也可以给那些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教师要布置合适的合作任务。有效的合作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的一种教学方式。他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實际,根据不同的课型要求,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考虑、设计合作活动的内容和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其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且学生在讨论之后有所得。
3.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由于学生不愿意合作、不善合作或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要的有效技能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给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讨论,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合作伙伴,善于倾听同伴的表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组织,合理分工,提高合作效率;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及时反思,达到学习最佳效果。
4.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的合理性与针对性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败的关键,高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较强,应该给予高中生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准确性、全面性、激励性的评价,这样能够起到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在评价中重视集体与个人评价的结合,要以集体评价为主,对学习中的长处进行表扬,对合作中的问题进行提示,在辅助个人评价的基础上,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得到更为全面的展现,同时做到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全面提高、整体提升等一系列目标。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性评价与英语学习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做到尽可能详尽、真实、恰如其分的评价。要在评价中多采用学生之间的评价,注重对学生意见的交流和倾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协作关系、合作态度、参与程度等新的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进步明显的学员要积极鼓励,树立起高中英语学习的信心,以此来扩大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以正面评价为主,英语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勇气和信心进行鼓励,对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绩要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的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就会得到认可,学生接受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就会越高,英语教学的持续进步和不断发展也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袁晓雪.浅谈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学困生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齐心.高中英语教学中说写结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