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传》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teng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卿传》是《剪灯新话》中艺术成就最大的篇章之一,讲述了一个因军阀逼纳而造成悲剧的爱情故事。爱卿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出众的“才貌”,文中说的是“色貌才艺,独步一时”。二是其对封建“礼”的谨慎恪守。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才有貌,贤淑、能干的封建女性形象,也正因为此形象的出现,才使《爱卿传》有了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爱卿传》 女性形象 时代背景 社会现实
  
  《爱卿传》是《剪灯新话》中艺术成就最大的篇章之一,讲述了一个因军阀逼纳而造成悲剧的爱情故事。小说中女主人公爱卿原是才貌双全的嘉兴名妓,后为同郡赵氏纳聘,全家过着幸福恩爱的生活。然而,不料战乱祸起,爱卿被军阀刘万户逼纳,爱卿不从凄然殉身。故事虽简单,但女主人公的形象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卿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原因无非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是出众的“才貌”,文中说的是“色貌才艺,独步一时”。二是其对封建“礼”的谨慎恪守。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才有貌,贤淑、能干的封建女性形象,也正因为此形象的出现,才使《爱卿传》有了存在的价值。下面将就《爱卿传》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爱卿的“才”和“貌”。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半都是才貌俱佳之人。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男子对女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男子心目中的完美女子一定是既要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又要有超然卓群的才华。否则,女人便不会成其为心目中的完美女人。《红楼梦》中的美女如云,曹雪芹在写作时就赋予每个女孩子以如花似玉的美貌,一是为了突出“女儿国”中的宝玉,通过女性化的贾宝玉来憎恶男子,来彻底地否定男权;二是为了呼应作者的写作主题:美,是怎样被残酷的封建社会所扼杀的,从而达到对封建社会的无情鞭笞。《金瓶梅》虽是通过一个市井之家的成败来写封建社会的肮脏、丑恶、腐朽,但是,作者还是赋予了三个女主角以美妙绝伦的外貌。当然,《金瓶梅》的作者也正是通过潘金莲、李瓶儿、庞玉梅三个女人对几千年的夫权制度进行了严正的拷问。
  那么《爱卿传》中的女主角又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呢?爱卿在小说中不仅是个才貌俱佳的美女,而且是个出自娼门的美女,作者用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其寓意是很深刻的。其一,是故事情节发展之需要。因为其身份特殊,所以美貌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只有具备了美貌,才有可能被赵六纳礼聘之。《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么从这一点来说,爱卿只有具备了平常娼门之女所不具备的条件,才会被贵为“簪缨族”,“家赀巨万”的赵六所相中,那么故事也才会有下文。可以这么说,只有有了爱卿出众的才貌,才会有后面的故事情节。所以,作者在这里安排这么一个女性形象,实际上也是在为后文打下伏笔。其二,将一个绝世美女置于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元末明初,朝代更迭,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中人民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普通人家在那样的环境下是得不到安宁的,爱卿亦如此。
  综合起来看,无论是《红楼梦》中的如云美女,还是《金瓶梅》美女,亦或是《爱卿传》中这个才貌俱佳的爱卿,她们似乎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再来看看《爱卿传》中的爱卿,既然沦为娼门,那么出身本来就已经很不幸了。沦落娼门,不幸则不幸吧,好不容易嫁了个好夫君却又遭逢战乱,导致家破人亡,夫离母亡,空欢喜一场。这一切的一切,這一批又一批的女性,在封建社会的严酷压制下都落了个不幸的下场。归根结底,是时代造成了这些女性的悲剧,而这些女性的悲剧,又反映了时代的可悲!
  爱卿对“礼”的谨慎恪守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良以后的“妇道甚修,家法甚饬,择言而发”;二是对婆婆的“温凊之奉”、“甘脂之供”,即对婆婆的“孝”;三是对丈夫的忠贞。可以说爱卿在这篇小说中既是一个传统的女性形象,又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们首先来看爱卿的“妇道甚修”,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子和女子的分工是不同的,男主外女主内,从而又衍生出妇女的“三从四德”的观念,“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是封建社会对妇女人身的束缚,中国的妇女只要嫁入夫门,一切都要遵从夫家之规定:上要孝敬父母,下要照顾儿女,还要服侍好自己的丈夫。作为妓女的爱卿,从良以后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再来看看她对婆婆的“孝”。孝道理论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孝行则是孝道的基本内容。《礼记》中就对孝行就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养”、“敬”、“谏”、“继志”、“全身”等一系列内容,使得孝道理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孝践之于行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对在生父母的孝,二是对去世父母的孝。对在生父母的孝就表现在物质上供养父母,精神上敬爱父母。爱卿在丈夫远离家乡后就一人担负起供养婆婆的重任,尤其是在婆婆病重之时,爱卿更是悉心服侍:“汤药必亲尝,饘粥必亲煮。”在婆婆病危之时,为了减轻婆婆的心里压力,她则“求神礼佛,以逭其灾;虚辞诡说,以宽其意”。对婆婆的照顾确是无微不至。在婆婆去世以后,爱卿是“哀毁如礼,亲造棺椁”, “旦夕哭临灵几前,悲伤过度,为之瘦痟”,可见爱卿对婆婆可是极尽孝道之心,从而也尽到了她为人妻的义务。
  第三是写她对丈夫的“忠”。在古代的夫权制度下,妇女一旦嫁入男方,那么她的所有一切都必须跟着自己的丈夫转,女人在那个时候是没有自我可言的。夫在从夫,夫死从子,女子自从嫁给丈夫就一定要从一而终。爱卿面对刘万户的“逼纳”不屈不挠,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最后“以罗巾自缢而死”,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试想下,一个出身娼门的女子,何至于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而不动摇?何至于在那乱世之中不求得一席安身之地?那么我想,除了受到当时传统思想的影响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则是作者要表达在那乱世之中也有这样刚烈、不屈不挠的贞烈女子!赞扬了当时女性对社会压迫的反抗,以及对社会黑暗的控诉。
  综上所述,总的说来爱卿在以夫权为主导的封建社会的环境下,应该算是一个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一个优秀女性。她才貌双全,她遵守着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所有规范制度,她履行着她作为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女性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她与丈夫“伉俪情深”,她持家有道,她孝敬婆婆……可是,作者却又偏偏安排了这样一个令人悲伤惋惜的结局:夫离母亡,逼纳自缢。结合起来想想,作者在《爱卿传》中安排这样一个女性形象是否有着某种深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又要回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了。大背景是中国几千年不变的封建制度下的封建社会,小背景是元末明初朝代更迭带来的社会动荡,人民苦不堪言。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爱卿会有什么好的生活结局吗?暂且不说《金瓶梅》中受黑恶势力庇护的潘金莲最后的不幸结局,就是在贾府那样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呼风唤雨的封建贵族家庭中的林黛玉也逃脱不了这个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迫害,更何况这个只是一般家庭的爱卿姑娘!很明显,作者不仅是在抒写一个才貌双全的娼门女子一生的不幸遭遇,更是在用这个女子的不幸遭遇来控诉社会的黑暗与无情!
  参考文献:
  [1]方明光.《金瓶梅》、《红楼梦》比较论稿[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杨伟声.简论《剪灯新话》的人民性[J].丽水师专学报,1985(3).
其他文献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财产管理、理财机制、年度预算收支计划的编报等都没有改变,但是会计核算职能和资金的管理权移至核算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约
母语,从一个人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被浸淫并伴随其成长至终老的语言。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如要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母语,则要从小学识字教学抓起。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学生错字、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对于生字的教学,教师们下了较大的力气,可是,拿过学生的作业本、错字、别字又如春笋般冒出来,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孩子,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这是因为
带式输送机AQM型安全门是在带式输送机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输送机6大保护之外新增的一种保护人身安全的安全保护装置,这种新型的安全保护装置具有动作灵敏可靠且能自动复位的功
员工是企业的基础,员工凝聚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保险企业更是如此,员工凝聚力是保险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以人保财险廊坊市分公司为例:作为廊坊市最大的财险公司,下辖23个基层司部,营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确定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历史课文结构、养成仔细推敲词句和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效率;结构;速度;设问    知识的掌握与学生学习历史后增长的能力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首要目标。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历史事实,就必须阅读承载历史信
摘要: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内来出现了一种新型梁桥结构一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它兼顾了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优点,全国各省份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中逐渐以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代替了原来单一的简支梁桥或连续梁桥。实际工程表明: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正发挥了连续梁桥和简支梁桥两种梁桥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因此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先简支后 连续桥梁 施工工艺 质量控
【摘要】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一定的生物素养是每个学生都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下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对于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给研究性学习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研究性学习的的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生物素养;新课改  生物素养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