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识经济要求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学校的交汇融合成为交流,新的学科和知识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它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全面系统知识并能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高层次人才,而不是只掌握某门知识或技能的蓝领工人。因此,学习能力将成为影响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由于“普中热”的升温,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普遍低下,一些学生进校的物理成绩低,这正是缺乏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按照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摆在中职物理教学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能力呢?
  由于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主要是通过自学来得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培养自学能力——学生自已发现问题、自已去认识世界的能力。包括會读书、善观察、勤思考等基本能力。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可以把培养学生会读理科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渠道。在物理课本中节节内容都几乎是以“论物说理”为主旋律的说明文的形式来编写的,而说明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可以顺手牵过来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会有益处,从长远观点看,对他们今后阅读或撰写自然科学论文也是有好处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视阅读教材,而且还要求学生在一章知识学完后,学习整理知识,并把整理知识作为一项评估指标。对教材中一些重点章节,要求把它归纳整理到作业本上,给以评价,并记入学习总分之中,以促进他们在今后生活、工作中的自学,奠定重要的基础。其次是培养物理思维能力——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把从客观世界观察到的事物,或从阅读中得来的信息,借助思维的加工处理,内化为个体系统化的知识提供有力的条件。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学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来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进行抽象概括;通过从已知推导出未知,获取新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综上所述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懂得推理的科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及时总结整理所学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头脑中的知识形成体系。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物理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依赖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因此,培养具有高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根本要求。
  目前的中等中职教育属技艺型教育,从专业设计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光焕发都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胜任某种岗位能力”作为合格的量化标练“快速点钞票”、“量体载衣”与“最佳持握锉刀的姿态”,根本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将严重影响学生在未来知识经济中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必须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首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异想、猎奇,例如,在“讲分子运动论”时,可用这样的问题来激发他们异想,“你对分子运动论的几个观点有怀凝吗?请找一两个实例来佐证你的疑点”。在讲“电子论”内容时,可提问“你对原子结构的假设模型是否相信?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新的模型?”这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或者弄错了也无妨,然而可以激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浪”。
  其次,在课外鼓励他们尝试做造性活动,如常常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课外去想、去做:“教材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包括器材在内,哪些地方值得改进?在你的生活与学习用具上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怎样改进?改进时用到哪些物理知识?你对某一物理象是否独特的见解”等等。对这些问题学生可自由回答,回答时要求写在作业本上,教师给予评价。
  三、知识经济要求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步前进,相互交融的,不仅高科技知识支撑着经济发展,而且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伦理习俗等文化、心理因素也渗透到经济运行的各个主面和环节,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适应知识经济的教育,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是人的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个性心理品质特征,它区别于智力因素,但又与智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心理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能激活大脑视神经细胞,增强智力活动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前,中职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在记忆、观察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因素方面,客观地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胜任工作岗位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1.培养健康的情感
  积极的情感可友提高学生认识过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变为喜爱,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坚强的意志
  职中学生意志比较脆弱,一是缺乏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二是挫折性忍受很低。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给学生知识、技能、以及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入门,甚至使他们看到自已的学决成果,培养学生具有饱 满的情绪;最后的目标是使学生树立起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的意志。
  3.培养高水平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在学生活动中发挥重大作用。学习动机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能。在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学的德育功能,如用许多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教育。引导、培养、强化学生的动机,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加大内部动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紧迫感,提高学习动机水平,逐步建立良好的动机体系,保持长久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122400)
其他文献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探讨洪灾中人群血吸虫感染与暴露的关系,我们于1999年5月~1999年11月对望江县华阳镇新彭村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内容与方法一、对象距江滩100m以内的10个村民小组168户5
江滩地区是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点地区。为了进一步摸清该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各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我们于1994年对东至县江滩型重疫区稠林村进行了血吸虫病
在国家大力要求为中小学生减负的今天,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越发显得明显与重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争取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与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
枞阳县1996~2000年的“九五”期间,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1998、1999年的洪涝灾害,造成钉螺大面积扩散,人群接触疫水机会增多,血吸虫病疫情回升势头明显.为分析这一时期我县血吸
近年来随着IT产业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发展和普及,在中职学校的不同专业都已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这为中职学生适应就业的需求提供了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比如:  1、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较差 。  很多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学生,对课本上讲的内容似乎已经很熟练,比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联结、设置等,但是在接触实际时并
休宁县为1988年安徽省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的抽样点。为了解12年后试点地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变化情况,我们于1999年对该地进行了抽样抽查,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调查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专业能力要求。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又是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者,通过课程资源有目的、有组织的投放,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构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资源;教师;整合  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一大不足就是教学内容偏旧,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枯燥无味和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