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各种关系 妙解完形填空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在语篇层面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解题之前应快速阅读全文,抓住文章主题,搞清作者的思路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其实,一篇文章的上下文、前后句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必然联系。只要我们理清了整个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上下文语境的逻辑关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本文将以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II卷完形填空为例,说明解答完形试题时常见的几种关系。
  
  一、复现关系
  
  词汇的复现关系指某一个词以原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其他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语篇中的句子通过这种复现关系达到相互衔接。因此,词汇的复现关系可分为原词复现、同义词复现、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概括词复现几种。如:I卷41空就是第一句中restaurant的原词复现;II卷35空packed是文章第一句I packed their lunches中packed的原词复现。
  
  二、同现关系
  
  词汇的同现关系指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在语篇中,围绕一定的话题,与之相关的词汇往往会同时出现,而其他一些词就不大可能出现。如:I卷36空选waitress是因为“我”(一位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在餐厅里端盘子,waitress、restaurant同时出现。
  
  三、并列关系
  
  上下文中常用and或or等关联词体现出来。I卷55空,I have learned to be more careful and not to be too sure of myself...由and 连接;II卷22、23空用or 连接。
  
  四、承接关系
  
  即语意间的前后照应与关联。I卷42空,I moved slowly,minding every step;II卷28空与上句存在承接关系:...but I still needed to write them. I continued until the day he graduated.
  
  五、转折对比关系
  
  以转折、对照、反衬等方式衔接上下文,前后常有but,yet, however,while,instead (of ) 等。Ⅰ卷52空,I stood frozen as ice,but my face was on fire.本句中ice与fire由but连接,意义相反。II卷24、26空,“开始上学的前几年孩子们喜欢便条,当麦迪上了高年级,不再喜欢或欣赏我每天给他写的便条了。”由喜欢loved到不喜欢no longer en?鄄joyed,形成对比。
  
  六、因果(含蓄因果)关系
  
  上下句、前后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常由because (of ), so, therefore, as a result 等连接词衔接。含蓄因果关系是指有时候因果关系确实存在,但连接词并未出现。I卷45空:It had nice handles,which made it easier to move around.“正是由于这个拖盘架上有一个很好的手柄,因此使得它更加容易转动。”该句尽管没有出现相关连接词,却隐含了因果关系。
  
  七、顺序线索关系
  
  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或线索进行叙述。常可能有诸如first,then,next,finally等词作为标记。II卷29、30、31空,“麦迪几年后从大学毕业,实习结束后,最后变成了一名技术助理。他打来电话问是否可回家住两个月。”该句用finally连接。
  
  八、解说关系
  
  后句是对前句所描述的事物或观点进行例证或具体说明。II卷36、37空:Imagine my surprise when I got a call from my 24?鄄year?鄄old son,asking about his lunch.“可以想象我当时多么惊讶,当我在电话里听到我24岁的儿子问到他的午饭的时候。”换句话说:后一句正是对我惊讶作了具体说明。
  
  九、总分(分总)关系
  
  行文时,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的逻辑关系。II卷21、22、23空:a thank you... a reminder of...or a bit of...其实正是对a note 可能情况的分别列举,先总后分。
  
  十、多种关系错综使用
  
  由于一篇文章上下文语意关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再者,语句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因此,在语言实践中,往往更多的是几种语句关系的错综使用。如: II卷24、26空从所选答案来看loved、enjoyed是近义词复现关系;但从整个句意来讲又属于转折对比关系。
  当然,仅凭以上几种关系完全解答完形填空题是不现实的,还需要我们平时大量阅读,大量积累,培养语感,培养发现和识别文章语境关系的能力。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加强训练,善于发现上下文语境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并能巧妙地利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完形填空题就不再那么难解了。
  (责编 黄 晓 周侯辰)
其他文献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碰到作文就头痛,不知该如何下笔。原因很多,包括知识水平的局限,生活经验的缺乏,思想认识的肤浅,情感体验的单薄等,但最关键的是学生语言贫乏所造成的表达障碍。可以这样说,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换句话说就是,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远不能适应语文素养提高的要求。“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语文素质无法得到根本性提高的原因,是缺少语言这把“米”。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
选取《俄亥俄州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九年级口语交际目标,对比分析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目标,探讨其中所折射出的问题。    一、俄亥俄州针对九年级提出的口语交际目标主要内容    (一)倾听与观察  1.在多样化的语境中运用积极的倾听策略(例如,为清晰了解信息使用监控策略,选择主要的话语信息,注意讲话者语调、节奏变化等重要的话题线索)。  2.确定讲话者阐述观点所使用的方式,例如,是权威型的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基础,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面对新课程数学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一、备好目标    传统备课中学习目标的确定
出题人:安 娜  难度:★★★  答题人:众小编  保护大熊貓  圆滚滚的大熊猫人见人爱,可它们的数量非常少。有一位科学家提出,如果想要保护大熊猫,就应该把它们都捕捉到动物园里人工饲养。其他三位科学家不同意他的看法,分别发表了反对意见。谁的话最能反驳这位科学家的看法?  科学家A说:“近五年来,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一共繁殖了9只大熊猫,但在野外自然出生的大熊猫数量并不清楚。”  科学家B说:“大熊猫
昨天淋雨,我挨感冒了,早上挨吃药才得去学校。可是我还是不愿意拿那把破伞去。拿那把伞去上学又烂又土,丑得要命,干脆冒雨去得了,天又不冷,衣服又干得快。(选自《一把小花伞》)  妈妈虽然很爱唠叨,有时说得让人想哭去,但是妈妈很爱我。我的爸爸经常去打工,很晚才回来。那天晚上我得病了,妈妈背我去医院,走的那段路准备有五公里了,她也不休息一分钟。(选自《妈妈的爱》)  几年前,生活还不富,家里经济条件又差,
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更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却无法对知识的形成预设形象直观的铺垫,也忽略对谋篇布局的宏观认识,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代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和多媒体的出现,令许多教师眼前一亮。多媒体以其设施的现代化,对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以及方便快捷,反映了教学手段更新发展的方向。因此,备受教师重视,也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大家利用网络,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力求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让教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明确的要求,既强调对学生文字表达、写作结构方面的要求,又强调学生对表达观点和态度等思维方面的要求。写作水平的提高涉及听、说、读三个方面能力的同步提高,然而,长期以来,写作是学生较薄弱的环节,耗时多且收效低,学生语言能力难以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被忽略。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阶段英语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确立现代阅读理念,体验《红楼梦》作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悲壮,于翰墨飘香中置身大观园内,领略历史潮流的年轮印痕。    一、理解宝黛爱情悲剧的时代因素,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一)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封建没落时期的贵族社会贾府中,贾宝玉既受到传统卫道者贾政的严教,又受到贵族的没落者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因林黛玉“不
时间是宝贵的财富,因此寻找能节省时间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五一小长假,古噜噜和阿木老叔来到一个繁忙的小镇旅行,这里的人们时间观念很强,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节省时间。招牌吐司套餐  镇上有一家有名的吐司店,它的招牌菜是吐司套餐。套餐里有三片吐司,每一面都烤得金黄酥脆,上面淋上美味的草莓酱,还配有香浓的咖啡。店门口总排着长长的队伍。  等了很久,古噜噜和阿木老叔总算吃到美味的吐司套餐了。“哇,真是太美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的重要性。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呢?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变语文为生活、变生活为语文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变语文为生活,在生活中还原语文课本上的内容    语文课本中讲的是真、善、美的事迹和观点,展示真、善、美的人性。如果书本上学的是一套,生活中用的是另一套,久了学生会认为语文课上学到的是苍白的说教,对生活没多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