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女性的自我探寻之路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丽丝·莱辛的《去十九号房》讲述了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故事的主人公苏珊经历了迷失、彷徨和觉醒,最终无法找到自我身份的出口,只能以死来结束自己的失败探寻。女性主义对于分析苏珊的自我探寻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 自我 毁灭
  一、引言
  苏珊作为一名知识女性,在结婚之后毅然放弃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中。然而沉闷的家庭生活逐渐让她迷失了自我,于是她开始找寻宁静的房间,探寻自我的出口。
  二、分析
  苏珊的自我探寻之路充满了曲折。她被家庭的责任所束缚,在家庭身份和自我身份两者中无法取舍,传统女性的价值观在她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而内心中渴望自由的呼唤更是愈发强烈。对男性在经济上的依赖让她的自我探寻之路始终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她最后别无选择,只能走向毁灭。
  1.迷失。在男权社会中,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都是建立在男性的利益之上,女性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在西方社会,女性分为两种:屋中的天使和阁楼里的疯婆。屋中的天使单纯善良;阁楼里的疯婆被视为女巫和魔鬼的代言人”男权社会中普遍的价值观就是女性应为家庭付出一切,否则就会被赶出舒适的环境,沦为阁楼里的疯婆。
  苏珊在扮演了许多年“屋中的天使”后,完全失去了自我。孩子上学后,她发现自己的生活单调乏味,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除了家人,她没有其他事可做,她总是缩小自我生存的空间”她就像不带任何感情的机器,按照编好的程序运行,将男权社会的价值观烙印在脑海中,成为日常行为的准则。
  然而,丈夫的外遇让她突然意识到她的生活并不像幻想中那样完美,她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身份。理智让她原谅了丈夫的出轨,但怀疑的种子却埋在了她的心里。“苏珊原谅了他,其实说不上原谅,理解倒比较合适”对丈夫在经济上的依赖让她不得不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但精神上的焦虑让她开始寻找自我的出路,她渐渐意识到,在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她已经失去了自我。她就像黑夜中徘徊的幽灵,不断的找寻自由的出口。
  2.彷徨。在意识到失去自由之后,她试图找到一间自己的房间来释放自我。一开始,她占据了顶楼的房间,并在门上挂上了“妈妈的房间”的牌子,但是,“妈妈的房间”与这栋房子显得格格不入,每位家庭成员都对它充满了好奇。最终“妈妈的房间”变成了一间普通的房间,苏珊的自我追寻之旅暂时结束。
  之后在外面,她租了一间房间供自己休息。“她独自一人,独自一人,独自一人,感觉心中的压力逐渐消失”在昏暗的房间里她得到了片刻的安宁,家庭的一切烦恼对她来说越来越远。然而,唐珊小姐总是试图去“陪伴”她,最终,她失去了自己独立的空间。
  察觉到苏珊异常的行为,马修决定让她度假放松身心,远离家庭琐事。然而,妈妈的身份让她放不下家庭的一切,频繁的电话几乎剥夺了她所有的时间,使她陷入了焦虑和恐慌。
  在一步步的探寻过后,她愈加困惑,理智将她局限在家庭中,然而内心却呼唤着她去追求自己心灵的宁静。苏珊在内心两种声音的召唤下,徘徊不前,陷入彷徨,充满了焦虑和痛苦。
  3.觉醒。十九号房间是苏珊自我探寻的终点。虽然它肮脏和沉闷,甚至有时候用来做一些“特殊交易”。但是,苏珊宁愿等上几个小时,因为只有在这个房间,她才能感到自由与平静。“她是自由的,她坐在扶手椅上,她只是坐在那里,她闭上了眼睛,让自己独处。”苏珊完全忘记了家庭琐事,将自己沉浸在自由空气中。“在十九号房里,苏珊建立了一种与自己的密切联系,她可以自由呼吸,而不必伪装成一个社会定义的‘他者’。”但苏珊只能够暂时逃脱,因为经济上的附庸地位使她不得不每周从丈夫那里拿五磅的租金,所以很快,她丈夫知晓了她的一切,事实不能再隐藏下去,苏珊别无选择,只能以自杀来结束她的自我探寻之旅。
  苏珊一步步地探索知识女性的生存出路,即使最后无路可走,她还是从容的走向了死亡。她没有向男权社会屈服,但最终却被其所吞没。“她想要自由,那种回归到自我的纯真。”然而,她所追求的自由超出了她的能力,而她又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打破男权社会的制约成为独立的现代女性,所以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三、结语
  苏珊的自我探寻之路充满了坎坷。一方面,当时的社会和家庭对苏珊这样的知识女性的压迫不允许她挑战权威,剥夺男性的话语权。“我们的文化建立在父权社会的基础上,男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另一方面,苏珊并没有逃出传统女性的牢笼,不能脱离对男性的依赖独立的生活,所以,苏珊的自我追寻之旅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参考文献:
  [1]古尔灵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王琳琳.边缘人的悲鸣——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人物阐释[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zsert,Lecturer Seher.“The Hotel Room Nineteen:A Passage to Freedom”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ducation 11 (2014):60-68.
  作者简介:冯爱伟(199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翻译腔”在英汉互译之时经常出现,并且对译文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试图从“的的不休”及“被被不休”两大译文中常见的现象,来解释“翻译腔”的普遍性及对译文的消极影响,旨在探讨“翻译腔”的产生原因及完善策略,以期为译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译者 翻译腔 产生原因 完善策略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翻译活动也愈加频繁。同时,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
【Abstract】Death in the Woods is one of the famous novels of Sherwood Anderson, who is a distinguished writer in America, and now it still wins great popularity in the whole world. In this novel, the a
PM2.5,一个慢半拍的环保话题  如往年一样,在2011年秋冬之交,连续多日的灰霾锁住了首都.美国大使馆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与北京市环保局的数据大相径庭,才使得PM2.5真正从一个抽象的术语转为备受空气污染之苦的都市人的日常话题.  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是产生PM2.5的主要源头.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粒,能轻而易举地突破人体健康防线,直接进入支气管、肺泡,从而引发哮喘、心血管病、支气管炎等
首先我想声明的是,接下去所写的请各位不要相信。这是一个背负罪孽者的诳语,是跌入泥淖者的谰言。更重要的是,我不想别人再来承担这样的业报。    由于缺乏创业能力,手头的钱总不够用,所以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区。硕大的屋子却只需一点点钱,这让我很满意,因此不去计较邻居的稀少了——整幢楼只住了四个人。  我还记得遇见“噩物”那天的情形。因为雪灾,小区绿化带变成了白化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那个黑点突兀地立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 “一带一路” 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和翻译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迷恋,并创作出了大量闻名中外的译文作品,这些作品让世界认识中国。本文从“一带一路” 视角来探讨翻译家及其译作所带来的文化输出,旨在了解翻译家及其译作所带来的世界影响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突出贡
【摘要】“互联网 ”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而必然产生的,作为创新2.0下的新兴业态,“互联网 ”逐渐与更多的行业相融合,本文所阐述的,就是“互联网 ”时代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在这种影响下,“互联网 ”与教育行业相融合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 ” 大学英语 慕课教学模式  前言  时代的高速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生产力水平的飞速上涨,还带动了信息与通讯行业的迅猛前进,互联
【摘要】本文对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职英语新教学大纲》,从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现状、实际需求入手,就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旨在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用在教学工作中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面
编者按:  在校园里,能和我们“相依为命”的人除了同学就剩下老师啦,可老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比家长更“朋友”一些,比朋友更“家长”一些,有时候我们像灯塔和船,有时候我们会玩“Tom
日常生活中数学经验的积累有赖于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体验学习,从而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衔接起来,形成活学、活用的数学教育体系。目前,不少教师对学生数学课外实践学习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且学生数学课外学习活动出现书面化、单一化的倾向,这显然违背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初衷。开展丰富多彩、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外实践体验学习,对积累学生的数学经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意义深远。  一、课外实践体验
【Abstract】It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that people use indirect language in daily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agmatics, scholars, abroad and home, are focusing on the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