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96年6月颁布的《贷款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2008年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9项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公布了〔2008〕84号文《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由此执行了12年的“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规定被取代。
【关键词】商业银行 并购贷款 问题 对策
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含义及其特点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所谓并购贷款,即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是针对境内优势客户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中产生的融资需求而发放的贷款。
并购贷款从业务上来说还是依靠存贷差获利,但其业务本质属于投资银行业务。与一般的企业贷款相比,对并购贷款的资金流向界定比较困难,银行有时很难对并购贷款的用途实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并购贷款第一还款源主要来自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由于并购后的企业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使得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中存在较高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现状
(一)中国并购市场的现状
中国并购市场2010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共完成622宗并购交易,比上一年增长111.6%,其中501起披露价格的交易总金额达2200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去年共完成57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加50%,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850亿元人民币。
(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目前,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包括国有五大行、国开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截至2011年1月底,全国金融机构的并购贷款业务规模达到850亿元人民币,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并购贷款业务余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国家各部委又先后出台“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规划,对细分行业的兼并重组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随着相关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陆续明确,国内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将迎来更多机会与支持。
三、并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人才匮乏
并购贷款属于投资银行业务,在法律、财务方面对信贷人员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商业银行需要评估并购双方的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有一支专业投资银行人才队伍。由于金融业长期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极度缺乏并购贷款的人才。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看,完成包括并购贷款业务风险评估、贷后管理及内控体系中加强专业化的控制等各项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当大。而要在专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依靠引进人才组建队伍显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二)相关配套体系的不完善
并购贷款业务的成功与否也离不开其他贷款服务机构的工作。在并购贷款中,商业银行为了能对贷款金额和风险形成有效的控制,必须对并购双方资信状况、财务盈利状况以及行业风险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些工作有时单靠商业银行无法有效的完成,这时候就需要会计、法律等其他机构的协助。然而我国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时间比较短,虽然在数量和社会公信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出现了许多违法操作的事情,另外,银行与中介机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并购贷款业务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不足
与传统贷款项目不同,并购贷款后企业将接受的贷款转化为股权形式,不利于银行的跟踪和监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在开展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资质上,监管层除了要求银行有相关的内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专业团队外,商业银行还需满足贷款专项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风险准备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这些都对并购贷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构成考验。此外,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除具有一般贷款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及偿债风险等外,还要承担包括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和信誉风险等。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适当加快并购贷款人才培养步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才刚开始,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总行和省直分行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国内外从事资产管理、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集中行内贷款经验丰富的人才,改革投资银行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壮大并购贷款人才队伍。从事并购贷款人员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将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
(二)构建并购贷款风险控制体系
当商业银行参与到并购贷款活动中时,其必须要对将要面对的风险目标、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手段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和安排。商业银行针对并购贷款所构筑的风险控制体系应主要包括宏观的贷款政策和微观的审查标准。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对并购贷款所持有的基本贷款原则;微观审查标准则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并购贷款支持交易的选择和并购贷款金额的确定。
(三)审慎选择并购贷款发放对象
商业银行一定要综合考虑收益回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保证实现有效并购。一是积极选择相对熟悉的传统行业;二是积极介入国家支持发展的基建和民生行业;三是审慎介入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行业。同时考虑到资产估值的确定性问题,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并购贷款业务做起,这类公司相关信息披露较为规范和透明,其股权能够较好地覆盖并购贷款的风险,一旦并购失败,其二级市场也能提供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
参考文献
[1]汪恒.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论坛,2009(7).
[2]张俊玲.银行并购贷款渐入佳境[J].资本市场,2011(10).
[3]谢清河.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究[J].投资研究,2010(3).
作者简介:邹同(1988-),男,安徽省宿州市人 ,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投资分析与评估决策及管理。
【关键词】商业银行 并购贷款 问题 对策
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含义及其特点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所谓并购贷款,即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对价款项的本外币贷款,是针对境内优势客户在改制、改组过程中,有偿兼并、收购国内其他企事业法人、已建成项目及进行资产、债务重组中产生的融资需求而发放的贷款。
并购贷款从业务上来说还是依靠存贷差获利,但其业务本质属于投资银行业务。与一般的企业贷款相比,对并购贷款的资金流向界定比较困难,银行有时很难对并购贷款的用途实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并购贷款第一还款源主要来自于并购后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由于并购后的企业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使得商业银行在并购贷款中存在较高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现状
(一)中国并购市场的现状
中国并购市场2010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共完成622宗并购交易,比上一年增长111.6%,其中501起披露价格的交易总金额达2200亿元人民币,中国企业去年共完成57起海外并购交易,同比增加50%,披露的并购金额达到850亿元人民币。
(二)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开展现状
目前,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包括国有五大行、国开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截至2011年1月底,全国金融机构的并购贷款业务规模达到850亿元人民币,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并购贷款业务余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国家各部委又先后出台“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规划,对细分行业的兼并重组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随着相关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陆续明确,国内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将迎来更多机会与支持。
三、并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人才匮乏
并购贷款属于投资银行业务,在法律、财务方面对信贷人员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商业银行需要评估并购双方的各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有一支专业投资银行人才队伍。由于金融业长期分业经营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极度缺乏并购贷款的人才。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看,完成包括并购贷款业务风险评估、贷后管理及内控体系中加强专业化的控制等各项工作的难度系数相当大。而要在专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依靠引进人才组建队伍显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二)相关配套体系的不完善
并购贷款业务的成功与否也离不开其他贷款服务机构的工作。在并购贷款中,商业银行为了能对贷款金额和风险形成有效的控制,必须对并购双方资信状况、财务盈利状况以及行业风险等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些工作有时单靠商业银行无法有效的完成,这时候就需要会计、法律等其他机构的协助。然而我国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时间比较短,虽然在数量和社会公信度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仍然出现了许多违法操作的事情,另外,银行与中介机构也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合作机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并购贷款业务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不足
与传统贷款项目不同,并购贷款后企业将接受的贷款转化为股权形式,不利于银行的跟踪和监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在开展并购贷款的商业银行资质上,监管层除了要求银行有相关的内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专业团队外,商业银行还需满足贷款专项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风险准备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这些都对并购贷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构成考验。此外,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除具有一般贷款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及偿债风险等外,还要承担包括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和信誉风险等。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适当加快并购贷款人才培养步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才刚开始,商业银行有必要在总行和省直分行加强对专业化人才的储备与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吸收国内外从事资产管理、法律、审计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集中行内贷款经验丰富的人才,改革投资银行业务的考核激励机制,壮大并购贷款人才队伍。从事并购贷款人员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将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
(二)构建并购贷款风险控制体系
当商业银行参与到并购贷款活动中时,其必须要对将要面对的风险目标、信贷政策和风险控制手段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和安排。商业银行针对并购贷款所构筑的风险控制体系应主要包括宏观的贷款政策和微观的审查标准。贷款政策是指商业银行对并购贷款所持有的基本贷款原则;微观审查标准则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对并购贷款支持交易的选择和并购贷款金额的确定。
(三)审慎选择并购贷款发放对象
商业银行一定要综合考虑收益回报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保证实现有效并购。一是积极选择相对熟悉的传统行业;二是积极介入国家支持发展的基建和民生行业;三是审慎介入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行业。同时考虑到资产估值的确定性问题,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并购贷款业务做起,这类公司相关信息披露较为规范和透明,其股权能够较好地覆盖并购贷款的风险,一旦并购失败,其二级市场也能提供一个很好的退出渠道。
参考文献
[1]汪恒.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控制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论坛,2009(7).
[2]张俊玲.银行并购贷款渐入佳境[J].资本市场,2011(10).
[3]谢清河.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研究[J].投资研究,2010(3).
作者简介:邹同(1988-),男,安徽省宿州市人 ,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投资分析与评估决策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