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进行情感体验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5518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欣赏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重共同感受而轻情感体验和个人感受的疏漏。新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及教学过程中分别提出了“丰富情感体验”和“注重情感体验”的要求,对于从人本出发,通过音乐欣赏的审美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必要性
  情感体验是音乐艺术的本质要求,是审美心理的要求。要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能够养成感知美的耳朵,就必须了解音乐对现实的反映和对感情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情感形态的丰富多变,纷繁复杂,使作为情感艺术表现的音乐作品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音乐以形象的感性方式抒发着作者曾经体验过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情感以肯定和否定的态度表达了人类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要使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能够养成感知美的耳朵,既要了解和掌握作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还要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加以认识。音乐家通过声音的节奏、旋律、和声及乐曲的变幻和低回咏叹进行表情和描绘,进而塑造艺术形象。音乐的描绘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对自然音调作逼真的模拟,如我国民乐中的《百鸟朝凤》以及欧洲古典歌剧中的喧叙调等。另一种是间接地由统觉和通感所构成的非定象描绘,它能够引起千万个不确定的联想,从而在欣赏者脑中形成许许多多变幻不定的视觉场面。要感知这种描绘中所蕴藏的丰富的内容,其主要方式就是主体的情感体验。要训练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就必须了解审美心理的养成规律。
  就音乐欣赏而言,认识是音乐欣赏和审美的基础,情感体验是审美知识内化的动力,意志品质是音乐审美力进步的扶梯,行则是审美力养成后所表现出的创造力。音乐作为美的艺术,欣赏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过程,是学生曲情感体验和作品表现的交融的过程,是学生的情感体验被优秀作品的表现力所提升、拉高的过程。由此可见,情感体验是作家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桥梁。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理解力,并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创造力,就必须重视和强化其情感体验。
  二、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音乐欣赏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外部音响感知——想象联想——情感共鸣——理解认识的由表及里的过程。教师作为审美活动的主导,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充分再现音乐的审美功能——音乐审美直觉力、音乐审美知觉力和音乐审美判断力等,更好地完成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听、唱、想、说是引导学生参与进行体验的主要手段。
  1.听是音乐艺术的关键
  “提问法”是调动学生体验的基础:在听前教师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给学生提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个体体验中掌握听的技巧。“对比法”是体验的深入,倾听中关于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乐风格、形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在同一作品中进行,也可以在不同作品间进行,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节奏练习是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再创造,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声音在时间上的组织。节奏的不同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节奏缓慢时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高涨,激动。节奏的快慢甚至使生理产生变化。节奏快心跳加快,动感增强。在欣赏教学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节奏练习,使学生体会这些变化对人的情感的影响,进而初步掌握节奏在表达情感上的运用。
  2.静思遐想
  在欣賞中调动、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通过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蓝色多瑙河》等,让学生通过静思遐想的方式,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和想象,进而实现欣赏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与交流。如古曲《长恨歌》中的男生四部合唱《渔阳鼙鼓动地来》,歌词的描绘起伏叠荡,内心蕴含的激愤等因素都应该进行说明。同时还可以调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刺激调动他们的审美体验。如在《京剧欣赏》中运用京歌《唱脸谱》,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静思聆听,进而遐想。遐想之后把自己所体验到的,作品中所表达的,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加以表达,实现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理性升华。来自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一切可感的审美因素,从各种渠道综合的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不仅是必不可少的的心理过程,而且与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现作品是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在螺旋式上升的审美实践中,不仅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掌握和提高,而且音乐美的形式和内涵滋润了心田,陶冶了情操,促使了审美教育效果的增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是过程、是方法,是审美活动的一种手段,情感体验虽具有情感教育的性质,但最终还需升华为理性的觉悟。
其他文献
合成对氨基苯乙醚的关键是对硝基苯乙醚的制备。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是由对硝基氯苯开始滴加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的方法,对硝基氯苯转化率只有75%,且反应需在压力下进行,三废量大,能
0前言 2001年肥城市化肥厂计划新建3万t/a甲醇装置,使氨(醇)生产能力达到15万t/a.脱碳装置是制约本次扩能改造的瓶颈,通过充分地考察论证决定,立足现有的2套脱碳装置进行挖潜
目的:观察和探讨安氏Ⅱ^1分类低角型错[牙合]的颅面特征,为该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诊断与矫治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恒牙初期正常[牙合]60例和安氏Ⅱ^1分类低角错[牙合]48
0前言小氮肥的变换工艺从单纯中变发展到中串低和全低变,能耗越来越低,近两年又设计出中低低工艺,该工艺吸收了全低变工艺能耗低、催化剂装量少的优点,克服了全低变工艺一段催化剂
麻风病的传播、流行、防治、控制乃至消灭都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克服不利于麻风防治的社会因素,能够加速实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为此,作者从1984年起在江苏省宝应县开展了麻
稀土在连续轧染中的应用探讨王东声(江苏泰州印染厂研究所)一、机理(1)机理:稀土染色主要是利用稀土离子特殊的配位化学行为,稀上离子和大多数配位体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形成较弱的离子
<正> 1989年5月下旬,我们根据国家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安排赴捷克斯洛伐克进行了为期10天的染料工业考察,先后参观访问了捷克斯洛伐克化工联合公司本部(Unichem),捷克斯洛伐克
为了交流近几年来蛇类资源在医学领域内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和新成果,促进蛇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上海分会等六个单位于1988年10月27~30日在上海市联合举办
<正> 反向染色是指在染涤/棉混纺织物或纱线时,先用活性染料染棉,后用分散染料染涤纶,与常规染色正好相反的一种染色方法。用此法染色可省去活性染料染色的中和及后处理,且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