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活组织检查诊断儿童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膜活组织检查在儿童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2006年颁布的儿童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最终被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且具有胸膜活组织检查资料的5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症状、病史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胸腔穿刺液及胸膜活组织检查结果,评估胸膜活组织检查的检出率以及术前诊断的误诊率。

结果

(1)5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儿中,男35例,女16例,年龄(9.7±3.5)岁;常见临床症状有发热(82%)、咳嗽(71%)、胸痛(23%)、乏力(10%)及气促(10%)等。14例患儿有结核感染中毒症状(27%); 39例患儿有明确卡介苗接种史(76%);6例患儿有明确结核接触史(12%)。(2)结核菌素试验、血清结核抗体测定、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痰/胃液涂片找抗酸杆菌、胸腔穿刺液涂片找抗酸杆菌或结核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61%(20/33)、6%(3/46)、0(0/12)、4%(1/27)及22%(7/32)。(3)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胸腔积液50例,形成包裹或有包裹趋势28例(55%),纤维分隔12例(23%)。其他征象还包括胸膜增厚(53%),肺门、纵隔等部位淋巴结肿大(14%)及钙化灶(10%)。(4)行胸腔穿刺术31例,均为渗出液,90%(28/31)病例以单核细胞分类为主。(5)51例均行胸膜活组织检查,40例镜下见典型结核病理改变,即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结构形成、郎格汉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浸润;7例患儿未见干酪样坏死,呈现炎性肉芽肿,仍判定为结核性胸膜炎;余4例未见结核特征性表现。47例经胸膜活组织检查确诊的结核性胸膜炎患儿中,术前诊断即为结核性胸膜炎15例(32%)、化脓性胸膜炎24例(51%)、胸腔积液原因待查8例(17%)。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膜活组织检查检出率为92%(47/51),术前诊断的误诊率为68%(32/47)。

结论

胸膜活组织检查对儿童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重度肺炎患儿心脏节律及传导的影响。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选择在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及适应证的30例重度肺炎患儿,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岁。采用连续采样的方法,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麻醉、入声门、注液、吸引、苏醒环节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测量心电图中心率、节律、P波振幅及宽度、PR间期、QRS波形态及宽度,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了解ATP结合盒A家族成分3(ABCA3)突变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儿童肺部疾病的相关性。方法筛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和新生儿科住院的38例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均为汉族)的ABCA3基因2个位点:c.875A>T(p.E292V)、c.G3661A (p.G1221S),分析突变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共4例患儿发生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并探讨儿童青少年胆胰疾病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2年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且年龄小于18岁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治原因、诊治结果、治疗方法、手术相关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B型心室预激对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功能的不良影响及其特点。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收治的9例因B型心室预激对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功能发生不良影响的患儿射频消融前后的临床、超声及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患儿年龄3~16岁,女5例,男4例。结果9例患儿心脏M型超声均显示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不协调运动,其中6例患儿二维超声检查发现室间隔基底段变薄且呈瘤样矛盾运动。9例患儿
目的探讨婴幼儿弥漫性肺疾病(DLD)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3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2岁弥漫性肺疾病患儿的肺部HRCT影像资料。75例患儿中男56例,女19例,男∶女=2.9∶1;年龄2 d~24个月,平均10.9个月。根据临床或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1)"全身型疾病相关组"(30例)、(2)"肺泡结构破坏相关组"(23例)、(3)"婴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癫痫发作起始部位与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显著部位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视频脑电图监测到癫痫发作的TSC患儿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脑电图发作间期显著放电部位与发作期起始部位的一致性。结果本组女7例,男13例。癫痫起病年龄为生后15 d~6岁,脑电图监测年龄为6个月~11岁。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高度失律3例,多灶性放电且可区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小脑运动训练(DDAT)对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伴直立平衡功能异常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伴直立平衡功能失调的91例ADHD患儿,其中,注意缺陷型ADHD(ADHD–I)43例、多动–冲动型ADHD(ADHD–HI)15例、混合型ADHD(ADHD–C)33例均予DDAT治疗6个月,分别于DDAT治疗前、开始治疗后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APC)联合CO2冷冻治疗方法治疗小儿气道支架置入术后肉芽组织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对8例气道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肉芽组织增生的患儿进行APC联合CO2冷冻治疗,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并发症及术后转归、随访情况。结果(1)8例中男5例,女3例,支架置入时年龄2~17(8.6±5.5)个月。肉芽组织增生出现于支架覆盖范围,以支架两端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