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心如古筝爱倾城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岁、《槊祝》、台下15岁的高中生
  
  那时常静8岁,在成都少年宫学唱歌。这个小小的丫头无比执拗骄傲地从不跟小朋友一起说抑扬顿挫的四川话,她宇正腔圆,吐出来的是一口地道北京普通话。那时常静并不喜欢唱歌,只是觉得懂事乖巧的女孩,都应该有一门拿得出去的“手艺”,所以选来选去选了学唱歌。她的歌唱得很好,却从不愿意独唱,常静最喜欢的是报幕,她贪恋小小的自己站在大大的舞台中央,俯视“群臣”高声朗诵的感觉,算少年宫里的低调人物,有些许的骄傲和小另类。四川音乐学院送给少年宫两架古筝,老师们要挑两个孩子去学习,那时的古筝在孩子们眼中多么稀罕庞大吧,少年宫没有一个孩子见过古筝。原本要选两个人的,但老师最后只选了常静一个人。
  然后是某个晚上,老师带着常静去了安静又宽敞的排练大厅。柔和灯光温暖泻在地板上,一束灯光打在房间中央的那架古筝上,漫长优柔的琴弦,第一次见古筝,常静觉得它就如月夜里沉沉入睡的仙女。忍不住小跑着过去,纤长手指轻轻抚在琴弦上,有片刻的停留,然后羞怯慌张地一路抚过去,像微风在轻轻拍击湖面,像雨后和煦阳光扑向青草疯长的大地,常静以为它发出的声音是暗哑艰涩的,但古筝的声音如此悠扬恬静。这是她第一次见古筝,这个8岁的女孩从此爱上了古筝。
  1991年,常静17岁,已经学了9年古筝的她,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她是班里最小的女孩,却沉静淡然得令人惊讶。开始有导演来找她,让她演主角,或者拍广告,她总是问:“我可不可以带上古筝?”别人答不可以,她就朗朗拒绝:“那我不要。”稍微转变一下,用一点心思,常静或许就能大红大紫。可她总是说,我只喜欢古筝,如果非要表演,那我必须带着我的古筝。没有它,我不能演戏。
  人家都去演戏,人家都火热地恋爱,都在早早地规划着今后的路,但常静却不,她总觉得时间不够很不够。大学四年,她都在校园里,所有的事情都关千古筝。21岁,常静进入中国东方歌舞团,这样一个明丽又认真的女子,当然很快就适应了歌舞团的生活。22岁那年夏天,某个晚上,常静在台上深情弹奏《梁祝》时,台下有一个15岁的青涩男生。这个还在读高中的男孩,从此记住了常静。此后许多年,他都一直记着她。还是那么青涩纯净的年纪,15岁的小男生,爱上了台上那个恍若从武侠小说里翩翩走出来的女子。
  常静当然不知道。“但或许早就知道了吧?”多年以后,当那个15岁的男孩已经长大,大到终于找到了常静并迎娶她为妻后,常静这样说。冥冥中真有莫名的牵扯吧,那么美的青春韶华一年年翻过去,常静却没有恋爱,但她一点都不慌张,直到26岁,她甚至还没爱上任何人。只是从她24岁那年的冬天起,有一个叫小狼的孩子,会隔三差五地给她发E-mail,都是一些关于音乐的问题,很少谈及古筝,姑且,常静把小狼看成自己的粉丝。
  
  不能停止,那就爱吧
  
  2000年冬天,常静去一个朋友的录音棚,在那里看到一组欧洲风景照。沧桑的安静、朴实的喧哗,常静就想:能拍出那样照片的摄影师,一定经历丰富个性轩昂吧?那时她正准备为去日本演出拍一组艺术照。就跟朋友要了那个摄影师的电话,打过去,澄澈干净的声音,话筒那头传来沉沉的孩子气,却有些小小的嚣张,他让常静在家等着,明天早上他上门为她拍照。
  那时韩剧流行,常静就浓妆艳抹地等摄影师来。他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常静觉得他就像远房表弟投靠城里大表姐似的,一点都不把自己当外人。他先让常静赶快把妆卸了,才自我介绍:我叫小狼。常静说初次见面,多多关照。他抢过话,是第二次,我15岁就见过你。不,如果你曾收到我的E-mail,那我们已经见过许多回。
  那天的照片拍得并不顺利,常静不习惯在弹琴时被人拍照。墙角有一架电子钢琴,小狼突然提议:“我们来个二重奏吧,你古筝我钢琴。”常静正想着“这家伙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时,小狼已经走到钢琴旁边:“我们就用6、2、1三个音符弹吧。”顿了片刻,他说“预备起”,两人一起抬手,5分钟后,他们的手一起落下。窗外有大雪纷飞,世界安静得要命。在常静住的这个筒子楼逼仄的单身宿舍里,她和一个第一次见面的男孩,已经在一首不知名的曲子里爱得死去活来。
  漫长的5分钟,中间没有人停顿、没有跑调、没有不完美,当两个人的琴声在同一瞬间戛然而止,谁都没有力气和意识要说话了。仿佛用尽了毕生的气力,像是历经了一场百转干回的艰辛爱情。那一刻常静知道:从此以至以后绵长的一生,她可能都要与面前这个不知道来自哪里、年岁几何的男孩纠缠不清了。
  她福至心灵般,突然给他找来了几年前去欧洲买的一支爱尔兰竖笛。他的笛声悠扬又意味深长,常静不知道那是什么曲子,但她听得出爱情。然后,两个人出门,把手递给这个男子,他稳稳地握住了她。
  十几天过后,小狼告诉常静,再过几天,他要回芬兰的大学,当时,小狼19岁,是芬兰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她有片刻的惊悸,嘴上说“一路平安”,却在心底告诉自己,一场不可思议的梦罢了,他离开等于她放弃。7年岁月的鸿沟,北京和芬兰的距离,不是谁说OK没问题就能跨越过去的。她送他去机场,他一进安检口她就强迫自己折身往回走,坚决不回头。
  回家后她去找朋友,跟她说如果你不支持,那我一定停止爱他。两人聊了许久,常静听朋友的话,说自己会放弃。但在深沉的夜里,朋友打电话给她:“我知道,你是不会放弃的。那么,好好爱吧,记得不要受伤。”
  因为他,常静尽量选择到离他近一些的国家或城市表演,尽量争取两个月能出一次国。有时他在机场迎接她,有时他会突然出现在她演出的观众席里。是故意的呢,还是他自从认识她后,就开始迅速地长大和成熟了?这个比常静小7岁的男孩,他学识渊博,他体贴细心,他学的是IT,却和常静一样痴迷音乐、古筝和爱尔兰小竖笛。
  学校放假,他回到北京,每天早早地去见常静,牵着她的手,串幽深的巷子找古老的四合院,在热闹的大排档里比赛着吃辣椒,有时他们会去琴行,两人分别拣最好的钢琴和古筝,他们即兴二重奏。
  小狼20岁那天,带着他的女友去见父母。她的乖巧、安静和她的古筝,赢得对方家长的喜欢。“才没人在意你的年龄呢。失望了吧,”这样问的时候,小狼满脸都是得意洋洋的孩子气。可是常静的父母在乎,小狼是优秀的男孩,可是他那么小,那么小的他还与常静远隔重洋。春节回家,整个家族都来开常静的批斗会,这个从小听话懂事的女孩,第一次大逆不道地问他们:为什么你们只在意我比他大7岁,而没有问我有多爱他?
  离家前夜,常静彻夜不眠,她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有1万多字。离开前压在了母亲的枕头下。回到北京,接到妈妈的电话,她跟女儿说:“看来,他一定能给你幸福。即使终有一天他给不了了,你现在还是不会放弃是吗?”常静说“是的”,妈妈告诉她,那就好好爱吧。
  
  那样的幸福,非她莫属
  
  2002年,泰国公主朱拉篷委 托外交部,请常静当她的皇家古筝教师。曾在泰国看了一次常静古筝表演的朱拉篷,突然爱上了古筝,而且认定娇巧玲珑的中国女孩常静做她的教师。每个月有十天时间,常静要去泰国,入住皇宫教公主学琴。所有人见到朱拉篷都会叩首下跪,也有人事先提醒常静入乡随俗,她问:“为什么我要下跪?我是中国人,是朱拉篷的老师。”公主40多岁,端庄严肃,身边无一人敢抬眼看她。常静却不,穿她自己喜欢的简单衣裙,端坐在朱拉篷面前,有时也会很严肃苛刻。
  她们成了朋友,泰国公主唯一的朋友,这个朋友可以和她肩并肩走路,可以像调皮的儿时玩伴一样跟她玩笑。一年教学期满后,朱拉篷挽留常静:“可以留在这里吗?这样我们就能随时见面。我可以为你安排任何你想要的职位。”常静说:“古筝的根在中国,而我的爱人,要在古老的北京迎娶我做他的新娘。”
  2003年,小狼22岁生日,他跟常静说:“我可以拿结婚证了,结婚吧!”29岁,常静披上嫁衣。那时小狼还在芬兰读书,她没要求他什么,两家人一起吃了饭。两人一同去了她向往的西藏,还有他喜欢的尼泊尔。
  如果愿意,她也可以像许多女人一样,穿名贵服装收集LV包包,但是常静不,她不愿意像许多女人都争相追求时尚,最后却落入俗套。去逼仄的小店买式样特别却便宜的棉布衣服,在街角的小摊上淘10块钱一条的毛线围巾。小狼喜欢收集石头,只要他喜欢,她愿意拿出所有积蓄为他买回来。
  小狼即将结束芬兰的学业时,有许多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那个美丽干净的国度,当然也欢迎常静。那时常静大腹便便,如果过去,当然能为孩子换来前途无量。但她跟小狼说:“如果我离开这里,我将不知道怎样弹奏我的音乐。”小狼回到北京。2006年,常静32岁,终于做了母亲。儿子降生,爱人已回到北京,原来每年去国外演出的时间至少有3个月,儿子降生后,常静从不允许自己在外演出的时间超过10天。她坚持自己带孩子,每天睡觉前给他讲故事,早早上床陪他睡觉,每周六都带他去一个新的地方。一星期仅有周末,她把儿子送到爷爷奶奶那里。然后,丈夫会陪她去怀柔的录音棚。时间总是很紧张,蜗居在家的日程也总是很满。但常静说,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她清楚地记得:儿子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举起相机为她拍照、第一次亲吻她并跟她说“我爱你”,以及当时的天气、温度、旁边的背景和人物。
  常静多年专注于唐宋诗歌的古筝音乐演奏与研究,个人专辑和唱片在中国台湾、德国、美国广受欢迎,她曾与世界一流古典音乐家与乐团多次合作。2005年,随温家宝总理赴印度和不丹王国访问演出,2007年,陪同胡锦涛主席赴俄罗斯访问演出,“钢琴王子”克莱德曼来中国巡演,常静是跟随他所有演出的嘉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常静一整套昆旦行头,一曲《春江花月夜》,倾倒全世界数亿观众。
  音乐停止,常静卸下浓妆,推掉所有华丽的应酬,抱着她的古筝回家。听到门铃声,丈夫会像个孩子似的跑过来亲吻她,儿子则小大人似的窝在沙发里感叹:“你看你。又让我等了一个多小时。”这是常静朴实可感的家,这里有她最牵扯的爱人和孩子。你当然会羡慕这样一个幸福的女子,当然你也知道:非一个聪颖无比又单纯无比的女子,不能得到这样的幸福和荣光……
其他文献
2006年盛夏,南方的闷热和黏稠压得我喘不过气。我站在光华楼前常常想放声大哭。  那是最美好的年华里最沮丧的自己。  大四那年考研,我在复试里被刷。后来理直气壮地跑去问导师为什么放弃我,其实手心流着怎么也擦不完的汗。  毕业后我拉着行李箱一个人跑到复旦和别人合租了一间小屋,每天低头进低头出,擦肩而过的上海话总是让我很悲伤。每天背着大包穿过林荫路去三教自习,很多的梦想在那个沉闷烦躁的季节里艰难地生长
起初,瞿颖迷们都恨他,因为他对她的移情别恋。  后来,周迅迷们也开始恨他,因为他对爱情的再一次放弃。  那是两个何等精致的女子,可是偏偏碰上了他,落了个被抛弃的下场。  不过那次,我们可以原谅他,因为让他背叛爱情的是周迅,那个精灵古怪的小女子。有个朋友连他们孩子的名字都取好了,希望他们生对双胞胎,一个叫李小鹏,一个叫周小迅。虽没有什么新意,但爱意是饱满的。  没承想,这样金童玉女般相称的姻缘,竟也
50集电视剧《金婚》正在全国各地热播,饰演庄嫂的李菁菁用多年磨炼而成的精湛演技,将一个泼辣、热情豪爽而不乏心计的东北女人演活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提及这部情感大戏,李菁菁感慨万千:“《金婚》让我的知名度更高一些,但我最大的收获可不是这个,这部戏让我得到了幸福婚姻……”原来,37岁的李菁菁因初恋受挫后,本打算独身一辈子。2006年9月,《金婚》开拍后,她越演越投入,后来就想着给漂泊的心安个家
一    我一直相信,与人相遇是要有缘分的,就像是我抱了老沉的电脑,跑到秦路那里去修一样,我们两个的缘分也从此开始。  其实他只是一个修电脑的,要重装系统,可是至半途,他却给我讲起了爱情。  不是没有原因。当他问我电脑里的文件是否要保存的时候,我指着文件夹让他进行保存,对不用的文件恶狠狠地要求删除,片刻,他终于问了一句,是不是失恋了?  对于眼前提出这个问题的唐突男人,我有些郁闷。但是接下来他的一
七大幸福持久的婚姻公式    假设有“婚爱持久的公式”,你会遵循吗?当然会。谁不愿意有持久不变的爱的感觉呢?美国学者凯瑟琳·约翰逊会见了100对幸福的夫妇,他们结婚时间最短的7年,最长的是55年。凯瑟琳认为,下面就是这些夫妇持久爱情所具有的共同的公式。    亲密公式  这100对夫妇,绝大多数都是相识后立即就变得亲密无间。他们感到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情感,希望结合在一块儿和共享生活。这种亲密无间的关
“0.8哲学”是开始悄悄流行的新词汇,源自日本。  “0.8”是一种生活态度,凡事不求完美,但求八分好。一向追求完美主义,几近强迫症状的日本人能放自己一马,不再跟自己较劲儿,想必是真正明白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做每件事都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但事实上,“全力以赴”不一定就能“做到最好”,期望越大,要求越高,包袱越重,出错的几率相应也较高。  一个人若永远处于神经紧绷至极限的高
A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娅莉 女 28岁 上海 银行中管  很后悔,我把他当朋友看待。  因为他平素很沉默,在办公室里话也不多。而且别人取笑他,他也是笑笑就算过去。  我觉得他这个人很可信,又总是被别人“欺负”,所以和他交往得更多一些。这次,我把行内中层会关于人员调整的消息透露给了他。  没想到他会拿这个消息到处讨好别人,拉关系。  现在我在领导眼里显然是个多嘴的八卦女,不但被点名
凌晨的时候,忽然接到一个信息,睡眼蒙眬地看到这样几个字:我想过了,你还是嫁给我吧,我会好好珍惜你  我一下子就清醒了让我清醒的并不是这两句话有什么生动之处,而是话的内容如果我的理解力不是那么差,我可以认为:大半夜的,有人在向我求婚  先不管他是谁,爬起来去喝了点水无论如何,这是个不坏的消息要知道现在大家都说,找个爱你的男人很容易,找个下定决心来娶你向你求婚的男人,很难了  当然,我不是很在意男人是
有时候,我们和一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因为多爱他。而是,在他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曾经的自己。岁月冲刷掉的年轻与美好,我们以为真的就这么丢了,却未曾想到,他竟能一点点地帮你寻回。  易子轩,就是为苏米重拾岁月的那个人。  相识在初秋。夏的晴朗仿佛还在,天却凉了。  苏米忍着头疼,漫不经心地翻看简历应聘者很多,却无一让她满意。下一个。苏米喊了一声,嗓子火烧火燎地难受。  进来的是两个人。男孩干净斯文,白衬
2009年3月22日,一个叫张丽的女孩走上了央视“非常6 1”的舞台,也成为中国第一个走上这个舞台的“非常公民”8年前,她因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那年,她18岁。2008年10月,她因表现好提前三年出狱,这一年,她25岁。18岁到25岁,一个女孩子一生最美好的光阴,她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坏孩子”的叛逆成长    1984年春天,张丽出生干河南省西峡县一普通市民家庭。从小,她就显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