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中碰撞 互动中求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fon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是一种单向的授课方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几乎为零,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教师有必要加强互动,将互动式教学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本文基于笔者教学经验,从模拟情境、辩论活动、情感交流三个方面分析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模拟;辩论;情感交流
  互动式教学,就是在多边互动的环境下,双方以各种形式开展相对平等的交流,以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激发教学双方对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有着清晰的条理,能够使双方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
  一、 情景模拟亲临境,设置现场情境
  在初中所学科目中,道德与法治是与实际生活最为贴近的一个科目。但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仅仅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并没有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中,让原本活泛的知识变得呆板无趣。这不仅没有发挥学科的优势,而且使知识传授脱离实际生活,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基于此类情况,教师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生活情境,在营造轻松氛围的同时,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更能切身地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力量。
  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笔者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组织了学生就犯罪案例展开模拟法庭活动,让同学们在模拟的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律观,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教师通过教学中情境的模拟,可以顺利地将学生引入话题,带着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世界中尽情畅游,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思想碰撞求真理,开展主题辩论
  辩论,就是思维的碰撞。在辩论过程中,参与者唇枪舌剑,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反驳对方的观点,这对思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在学生中开展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且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可以对知识点理解得更为透彻。此外,由于辩论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料搜集,在这一方面,辩论会促使学生不得不对知识点进行外延,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更能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辩论这一形式。笔者在教授此课的时候,就组织学生进行了辩论活动:正方观点为互联网利大于弊,应加以推广;反方观点为互联网弊大于利,应加以制止。通过正反方的辩论,学生们可以把授课内容深深印刻到脑海中,全面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利与弊,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对待互联网,做到趋利避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辩论以外的互动活动,来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提升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方式。
  三、 鼓动学生讲出来,进行情感交流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讲授知识,教授方式的不当很容易会使课程陷入枯槁状态。学生感到无聊,教师也失去了教学进行下去的动力。长此以往,课程的教授会陷入无法遏制的僵局,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初中阶段的教学也会形成阻碍。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提供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变得生动起来,仿佛久旱逢甘霖。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事迹,以此来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勇气。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气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通过这种形式的表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心灵的交流,在互相于精神层面达到契合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更为容易,同时能够打开学生的心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互动过程中加入情感交流,有利于拉近學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活动中德育的实施。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互动教学法,在教授过程中融入各种方式的互动,将互动式教学方法多样化地运用到每节课堂中。教师在模拟生活情境、营造轻松氛围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辩论等其他互动活动,来增进双方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加强互动,才能将知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深深地镌刻在学生脑海中,从而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开洲.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
  [2]邵永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
  作者简介:
  宋银琴,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开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小学数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课堂结构的优化,而且还能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大力实施数字化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图形的认知,而且还能建立正确表象而形成概念。所以,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教学中实施数字化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概念;数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夫人,彭丽媛一直以其温婉端庄的气质赢得无数国人的敬爱,作为中国著名的高音歌唱家和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其许多经典曲目也为大众耳熟能详、传唱八方。不仅如此,她还是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总政歌舞团第一批“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政府津贴”。还有多少个关于彭丽媛的“第一”你并不知晓?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1、第一次登台演出  彭丽媛14岁由郓城一中考入山东艺术学院中
摘要 電路教学是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模块,“测电阻”是电路教学核心内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重点。因此,本文结合中学“测电阻”教学具体要求,研究了中学“间接测电阻”原理、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以期为“间接测电阻”实验教学效率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间接测电阻;教学方法;物理  中图分类号:C42,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3-0134-01  二
摘 要: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智力、社会适应能力、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现在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生不容乐观,大多数人没有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效果,因此,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的方式,探寻高中女生在运动动机方面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改变高中女生不参与体育运动的现状。  关键词:体育运动 女生 动机 培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摘要:《冬》是穆旦暮年创作的优秀诗篇之一,是作者坎坷一生的绝笔。作者用一系列的独特意象群表达对生命的感悟,用现代主义的基调对抗现实的冷漠,用平淡、质朴、淡泊、无华的语言歌颂了生命最后的严冬。冬天之于诗人是恬适的平静,是温暖的港湾,是自由的归宿,是一个由自我主宰,充满自由与珍爱的“主”的世界。假以文本细读法解析《冬》可以在平淡中发掘诗人内心更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对立性;物化;“主”的世界;文本细
摘要:好学,乃为师之道也。我一直没忘记给自己充电,学游泳、学健脑操、学摄影……学习让我尝到成功的喜悦,更让我越来越受学生欢迎和崇拜,学生因为喜欢我而喜欢我教的学科,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勤奋好学,和学生一起成长确实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关键词:热爱学习;车尔尼雪夫斯基;手不释卷  好学,就是热爱学习,对学习的极度热情而并非被逼迫,有着对学习主动性。好学表现在喜欢阅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摘 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1模块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展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当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以硫元素为例对这些教学策略进行分析阐述。希望能给在职的教师们一点帮助,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硫元素;教学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直以来,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教学一直
摘 要:现在的教育大多脱离和遗忘了实际生活,很多时候都与现实生活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型玻璃;案例教学  一、 背景分析  作为农村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语文S版第四册第23课《新型玻璃》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考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的理解和解答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这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把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分值给拿到手,那么整个卷面分通常都能提高一部分。所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意识和解题技巧,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本文结合近年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理解题来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的试题中,现代文阅读理解一直都
1 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濒临辽阔的渤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地热资源极为丰富,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每天可采资源量达205万立方米,潜在经济价值每年60亿元。但就目前勘查开发利用程度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看,还远远落后于地热地质条件类似的天津、河北等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热资源利用领域相对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加强黄河三角洲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