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导学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组成部分之一为审美鉴赏与创造,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现就谈谈笔者结合导学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借助导学单体验情感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琢磨文本中的语言,从而体会文章的意旨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
  教学《大人们这样说》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了解祖国迅速发展的变化,在导学单中用表格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神舟飞船的发射时间及宇航员的资料。在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静读默思:从资料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桢发现了有的飞船没有宇航员,她猜测当时我国已经能研制出无人飞船;小豪发现了飞船发射的时间间隔几乎都是三年以内,有的甚至一年内发射2次,足以说明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依托资料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当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时,让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中读表示祖国腾飞的句子,读完后则趁热打铁地让学生紧扣课文第6小节中“世界东方一条龙”“跃出东海”畅想祖国的未来发展,学生激情澎湃地想到了科技的进步、想到了经济的发展、想到了自己未来的贡献。在和课内、课外阅读资料的“对话”中,在和教师、同伴的对话中,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被文字点燃,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在文字中激活,阅读除了文字的感悟,更有了发现世界、发现自我、相互发现的更高境界。
  二、借助导学单欣赏意境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教学时充分整合文本、善加利用,就能为学生搭建想象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叶公好龙》这篇寓言时,我先让孩子了解叶公对龙的喜欢,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叶公见到龙是惊恐的样子,引导学生看图时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说画面所能看到的,学生能发现叶公吓得拔腿就跑,吓得大汗直流、吓得鞋子都跑掉了,吓得手中的笔都扔了……二是说从画面听到的,学生听到叶公大喊救命,听到叶公高呼不要跟着我,有的甚至听到叶公气喘吁吁的喘气声。在此体验过程中让学生再读叶公“好龙”的语句,叶公“好夫似龙而非龙”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清晰呈現,看、听课文插图既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又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想象,有效地实现了文字、插图、想象、体验的对接,引导学生走进深层的文字意境中,美在文字中,美更在文字外。
  三、借助导学单表达语言美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指导学生写产品说明书时,在学生阅读梳理了老师提供的捶捶乐说明书后,为学生提供了几份国外的说明书。学生阅读比较后如醍醐灌顶,以唱歌、顺口溜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写就了一份份令人难忘的说明书。对学生进行品味语言的形式点醒,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范式,还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创造力。
  在《龙的传人》一课导学单中,我设计了“像老师一样找找文中的特殊句式”,导学单中出示了“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心目中……”这一前果后因的句式,学生分别找到了第6自然段“所谓……,说的是……”,第2自然段“似”“类”“像”等表达。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前果后因句式的仿写;引导学生运用“所谓……,说的是……”学着用一些句子说清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用“似”“类”“像”说明一样物品的外形特点。借助导学单,学生经历了“课前找”“课中说”的过程,这是一个发现、体验、表达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和构建语言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字表达的丰富性。
  四、借助导学单创造合作美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单向传递知识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学校课程应进行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要注重内容的精选,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注重同伴之间的沟通合作。
  《叶公好龙》这课导学单的设计让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后让学生说合作学习的感受,小昊说这样和同学一起互动学习像游戏一样很有趣;小艳说交流的时候组员还分工解决了疑难词语,学习变得更容易了;小蒙说这样可以知道一些自己没有关注到的;小海说这样的学习组内成员有些不配合,我随即了解了不配合的原因是会得多的同学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借助导学单学习,促进了知识的融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增添了学习的趣味,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相处问题,便于我们对学习差异学生的协调引导,创造出更和谐的合作之美。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同样也不缺少美,只要我们有心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去体验、去欣赏、去表现、去创造,学生终将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在美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其他文献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科目,新课改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纵观近几年高中数学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明确,师生交流不密切的现状。基于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其产生离不开世界诸语言的研究成果.由于汉语缺乏形态的孤立语特点和中国源远流长的小学传统,汉语语法学为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的界定,在学术界分歧甚大.寻绎诸家的界定依据,大多依照现代小说的概念与文体特征,而所以仍有分歧者,盖概念与文体特征仅是界定小说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融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学科,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要有力地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就要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取全过程的造价管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可以预料,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有大量的适龄儿童进入校园,这既使教师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对教师的各方面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期间,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个别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状况的比例不断上升。  在小学教师中,班主任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比起别的教师,身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教学中遇到的冲突和矛盾更大,承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实施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从事相关教育事业的教学者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把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们感受着塞北大地上的孤寂情怀,王维一直被世人所赞誉,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带给了我们独特的感悟。法国卢浮宫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蒙娜丽莎那神秘
摘 要: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管理。如何管理,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干部,设置评比台等方式让学生互相监督,自我约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级评比台;自我管理  四年级正是学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阶段,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自我管理。所以我通过培养学生干部、设置评比台等方式让学生互相监督,自我约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当作为学校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课程,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对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点理解,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面临的问题;初中数学综合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当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语文课程的学习更是如此。教授语文科目,应当营造一个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能力;主体优势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自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积极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