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数学的教学兴趣,学生要将学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这样才能学好数学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僵局,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有利于明确重难点,从而对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文章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进行论述,同时提出具体的应用对策,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初中数学;微课;应用
  一、引言
  微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最真实的教学。微课具有很多优点,能够清晰的展示所学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加明确思路。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到课堂上,这就需要运用微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微课是建立在微型教学视频基础上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效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烘托课堂氛围,增加知识传达效率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微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材的有效补充,更是时代发展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若能在初中数学课中合理导入微课,不但可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所散发的魅力。
  二、利用微课来进行知识点反馈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学生要明确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应用知识分层的办法,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与掌握知识,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共同探讨学习问题、相互评价学习效果、相互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并由教师开展学习点评。例如: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复习的重点内容应为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系统性,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借助于情境教学方式来创设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较好地融入教学情境当中来学习知识,教师可将部分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三、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一种倾向,它是人们认知事物、探究事物的强有力的保障。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做法就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依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接触新的知识,消除对新知识的胆怯心理,然学生自主去探索。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不容易,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微课的特有功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满怀热情低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数学课堂能够真正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意趣去获取新的知识。例如,在吕维智老师的微课《无理数的诞生》中,他主要介绍了如何从有理数来探究勾股定理,进一步向学生解释无理数是如何诞生的。吕老师一直奉行“把教学当做高级游戏来做”的理念,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直“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无疑是成功的、高效的。
  四、微课能够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将微课引入到数学课堂,很大程度上将数学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图文结合,将一些数学原理借助微课中的变化过程度的演示、模型的模拟等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同时使初中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提供的空间图形的各种组合、剪裁、拆分等方式,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组合过程,让学生对这些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逐步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微课就能够将凭空想象的数学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知识记忆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将两者相互结合就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将最终应用到生活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从学生的生活中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找准切入点,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建立课堂和生活的桥梁,在数学中体会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不仅是图形的概念、性质需要学生去熟记,还要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教材中列举的图形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利用微课技术,就能够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将学生从教材中的有限空间带到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并通过画图的方式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
  六、结束语
  微课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的教学模式,合理地利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评价,将会发现微课制作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研讨和修正,不断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也能使微课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6(10):112-113.
  [2]吕发成.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99-101.
  [3]刘敏,雷蕾.浅析微课程在辅助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123-12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科普类文章加强教学“语文味”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科普类文章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从读、写、说三方面调制科普文章“语文味”的具体策略,力求在科普文教学上调制出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科普类文章;“语文味”;语言运用;策略  一、科普类文章加强教学“语文味”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种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价值就是“语文
摘 要: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具有灵活性、更凸显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不但能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速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古诗;情境教学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它传承着民族精神与中华
摘 要:本文从电气工程施工角度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对通病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逐一针对性提出了相关的质量预控措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预控措施  引 言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多个方面,贯穿于电气安装施工的全过程。现就电气施工过程中相关经验,从几个方面对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1配电盘(箱、柜)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  1.1质量通病
蜡蚧菌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对于温室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其作用过程慢、效果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蜡蚧菌侵染害虫的过程中,其
摘 要:经济的发展要以来与交通行业的进步,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方面,公路工程的施工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经济能否得到更大的支撑。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有关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责任要点的有关问题。对于施工监理责任要点的了解能够为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严格的监理制度,保证建立结果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当前公路工程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也许,在很多小学生和家长的心里,都觉得借景抒情的文章是最难写的。因为,三四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下,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独立习作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还不是很强,因此,很多孩子对借景抒情的习作练习有畏难情绪。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和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交流。  在2011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四年级的习作要求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
期刊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阶段无疑是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起步阶段,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中的至关重要的内容。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设计课堂结构和内容,尽全力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本文将解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起步作文的有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学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当前,课堂教学需要提高效率和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营造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实现,本文分析了小学高效课堂教學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当前强调素质教育,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促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