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游戏对幼儿数学教育的促进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数学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关系。游戏不仅促进了数学知识的传播,还促进了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特别是数学智力的开发更大),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游戏 幼儿数学教育 促进作用
  一、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1989年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20条首次明确提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与各项活动之中”,奠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地位——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①。游戏能多方面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思维及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尤其表现在幼儿的数学天赋方面)。游戏主体能自发、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美感。
  二、游戏与幼儿数学教育的关系
  游戏既是幼儿认识数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又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基础。我们发现游戏与数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游戏和数学教育相结合,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对数学的态度。对幼儿数的概念及认知、情绪各方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游戏的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要合理利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游戏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游戏不仅是幼儿最喜爱、最基本的活动,而且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发展。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游戏从教育方面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从游戏中强健身体、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是儿童的良师。”在数学教育中,游戏有其特殊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的发展。
  幼儿在进行操作游戏的过程中知道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游戏中,幼儿要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在一起,用什么游戏的材料和玩具来玩,使幼儿有机会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和总结,发展抽象思维逻辑能力。根据《纲要》的要求:“数学活动的内容组织应当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还包括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解决数学问题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数学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认识,它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这些恰好能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游戏不仅让幼儿在活动的探索中学到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内心得到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
  (二)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与综合的发展。
  所谓分析,就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的过程;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的特征总和为整体。所以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与综合具有不同的水平。大班幼儿的分析与综合,主要是在实际活动中利用表象思维进行的分析与综合。在传授幼儿数学知识的同时,教师如果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育的许多内容都能提高幼儿这两种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学会更高一级的分析与综合。
  (三)游戏增强了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正确的数学态度。
  借助游戏情节,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易于接受,同时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一方面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另一方面能让幼儿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玩游戏“美味烧烤时”时,“顾客”与“营业员”进行买卖游戏,老师也可以假扮顾客参与其中,例如:顾客要买2根热狗,每根热狗2元钱,买3串鸡翅,每串5元钱……在这个简单有趣的游戏过程中,既让幼儿认识了货币的面值,又锻炼了幼儿的数数能力给物品分类的能力。
  (四)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在尊重儿童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数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在游戏过程中增进幼儿之间的了解,体验交往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为幼儿融入社会、融入游戏群体,提供了大量的训练交往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了认识自己和同伴,并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社会性得以成熟,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游戏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交往方式,它有利于各种情感类型的产生,从而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特别是幼儿高级情感的丰富和发展②。
  总而言之,围绕数学的教学游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地位,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从幼儿自身特点出发,做到浅显具体、生动有趣,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数学的奇妙中品位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注释:
  ①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
  ②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1.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条例2001年7月.
  [2]翟理红.学前儿童游戏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8.
  [3]刘济良.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
  [4]魏昕.山东教育和研究与探索,1999:12.
  [5]金浩,黄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其他文献
PJ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疾病基因STK11(又称为LKBl)于1998年被克隆,定位于19p13.3,包括10个外显子,其中的9个为编码区,从端粒向着丝粒
摘 要: 随着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许多图像都充斥在网络中,并且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具有感受图像并解读图像的基本能力,必须努力地培养学生对图片的审美的能力和相应的美术素养,图像感受能力必须逐渐成为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 图像感知 小学美术教学 能力培养  要让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拥有一定的图像感知能力,必须要求美术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素质作为支撑,自身的
摘 要: 当今很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都感慨现在的学生太难教,无心上学的学生比比皆是。面对众多的问题学生,很多班主任束手无策,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责骂、训斥,方法简单粗暴,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班主任缺少对学生的了解,给不了学生真正的师爱,甚至不少人根本不懂如何展示师爱。本文通过剖析学生的现状,阐述了师爱的重要性及怎样给学生展示师爱。  关键词: 师爱 平等
摘 要: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人的内心世界是最微妙复杂的,班主任必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怎样使班主任工作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投入感情 学会调节 勤学勤思  千头万绪的班主任工作常常让人有琐碎不已的感觉,以至于很少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一些教育现象,不知不觉就让教育“常识”一统天下。如何使班主任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几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内容,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从激发学习兴趣、转变教学模式、在合作中学习和创建激励机制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关键词: 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是围绕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学习效率的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为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
摘 要: 教师培养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必不可少的有力手段,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师思想、专业素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师德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分层次培养三个方面阐述对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培养方法 师德培养 专业能力培养 分层次培养  教师是办学之本,是首要校本资源,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脊髓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因脊髓损伤致残。但脊髓损伤的治疗至今缺少有效措施,损伤后神经修复一直是未能解决难题。目前基因
摘 要: 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的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音乐教育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音乐活动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传达和再现,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利用音乐这门艺术有效地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造教育 创造力 幼儿教育 音乐活动  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载STAT3诱骗寡核苷酸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目的:  1.制备空白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SLN)并检测其粒径、表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