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情境创设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70738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是开放的课程,其特点是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于社会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将课本知识与相关情境结合,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教学情境的含义,情境创设的方法,最后重点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情境创设。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情境 有效创设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含义
  1.什么是教学情境。在《汉语词典》中“情境”解释为:与某一具体事件同时存在的情景、背景和环境。而通常的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的一种适合教育和学习的情感氛围。这种情境方便了教学,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奠定了基础。
  2.思想品德教学情境的内涵。从上述教学情境的含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思想品德情境创设”: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创设出来的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有利于教师更好传授知识的教学情境的过程。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图文并茂,创设形象情境。多媒体教学在现在教学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演示、操作、实验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图文并茂。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变得新颖,而引人入胜,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口头讲述,创设虚拟情境。随着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的口头语言的讲述,但是无论现代化教学手段怎样先进,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口头语言。因而生动的讲述也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描述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把知识富于形象化叙述、提问之中。
  3.设疑启智,创设问题情境。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探索发现。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有目的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引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活动。教师适时的启发解惑,当好学生的助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小组讨论,创设合作交流情境。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善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教学气氛,启发、诱导学生产生交流的愿望,才能取得合作学习的效果。
  5.贴近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盲目的创设教学情境,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来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源于学生生活的情境,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易于接受的。
  三、如何让情境创设变得更有效
  1.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是真实的,科学的,生活的。这样才能启迪学生认知,能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探究,否则就会误导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
  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太难的问题会使学生望尘莫及,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预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一跳,够得着”。
  3.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合理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学习内容。所以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的情境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的;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情境的创设尽可能有层次,有梯度。因为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设计的教学情境有一定梯度,承前启后,有连续性,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问题设置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维。
  5.合理处理预设情境与生成情境的关系。课堂是开放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加工处理,因此课堂上会生成许多新的学习情境。教师在呈现教学情境时,要结合情境中学生的实际反应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美丽.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科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08.
  [2]高文.情景学习与情景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中)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在硫酸装置扩能时(由20 kt/a改为40 kt/a),选用板式浓硫酸冷却器(32 m2)代替原铸铁排管冷却器.使用中发现管路直径偏小(φ108 mm),水质差结垢严重,硫酸泵扬量选择偏小等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
结合生产及理论分析,指出在控制磷炉渣酸度系数中,必须兼顾满足造渣和还原反应两方面的要求,才能有效降低磷炉渣中残留的P2O5量,并且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式,以消除酸度系数控制
【摘要】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上级教研部门“统一要求”、教师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中曾一度出现了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况、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写备”现象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 备课,究竟该备什么、怎么备,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讨论的话题。本人认为,教师备课要体现三个“转变”。  【关键词】新
【摘要】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积极倡导实施。为了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念,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新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课堂实效  一、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
将新复混肥国家标准 GB 15 0 6 32 0 0 1的有关规定 ,与原标准 GB 15 0 6 31994对比 ,新标准具有如下特点 :标准名称更切合实际 ;技术要求更加合理 ;包装标识更加规范 ;包装
阐述解决国产复混肥结块的重要性 ,影响结块的因素及防结块的措施。介绍选脂肪胺类阴阳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和作用机理 ,这类国产防结块剂比进口同类产品价格便宜 ,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棚已广泛用于花卉栽培。然而,由于冬季棚内气温和土温均较低,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导致冻害、湿害和气害等发生。轻者影响花卉生长,重者造成花卉死亡,应注意加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在初中教学班级授课制度下所表现出的不足和问题日渐严重,不仅对于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有着严重的阻碍,而且,影响到了素质教育的正常发展。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进行粗浅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 组织形式 创新实践 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组
介绍引进大型尿基 NPK复合肥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较详细地阐述并剖析了尿基 NPK复合肥的生产难点及高浓度尿液输送、造粒、干燥、尾气处理等工序的技术特点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