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姥山(六首)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太姥山
  这双腿
  像分針和秒针
  知道起点
  但,不知道终点
  它能不能带我爬上去
  假若是
  秒针停止了
  分针也会停止
  全都会停止了
  你会取下手表
  拧几下
  重新戴上
  它非常听你的话
  这双腿却不听你的话
  它们俩上山很累啊
  它们想歇一歇
  好好地歇歇坐坐
  看看亲爱的石头们
  看看不认识的游客们
  看看你两只舒服得想飞的腿
  “扑哧”笑了
  这时候呀
  如果有一阵凉凉的风就好了
  如果有一杯香香的茶就好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爬山
  我们都会这个动词
  比如爬山
  用脚在走路
  比如爬墙
  用手在走路
  有时候也要手脚一起爬
  比如陡峭的山坡
  比如不规则的滑溜溜的石阶
  再比如
  牵着一个人的手
  哪怕一秒
  也惊心动魄
  下山
  下山的途中
  肚子一直在说话
  肚子说
  我饿了
  事实上
  谁不知道你饿了
  我比你还饿啊
  只不过
  我自己不说
  看了一天的风景
  藏了一天的细节
  都抵不过即将到来的半小时
  那顿香喷喷的晚餐
  酒足饭饱过后
  什么都忘了
  只想大睡一觉
  做梦,上山
  魔咒
  心室里住了人
  他一直在说话
  一直说
  一直说
  他活着
  好像全世界就剩下他一个人
  谁都明白他为自己活着
  谁都想提醒他
  不能这样
  路还长着哩
  可是后来啊
  谁也没有提醒
  他的眼里只有他
  只有他
  我也没了办法
  人有很多种活法
  他是他的魔鬼
  魔鬼一直在说话
  魔鬼借了他的那张嘴
  告诉我们很多秘密
  一道道诡异的余光从黑暗处射出去
  射倒一堆堆的人
  人化石
  不知真假
  不分你我
  也是我们身上的秘密哦
  谁用魔咒
  让人类沉睡
  让地球找寻祖先
  让祖先疼爱我们
  船歌
  等待一艘艘潜艇
  缓缓离岸入海
  但水位不够深
  还要继续等
  落潮了
  潜艇脚下的海水退去
  彻底搁浅了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
  就像这爱情
  就像一双手寻找它的暗语
  告诉另外一双手
  如何纠缠
  如何克制
  然后再纠缠呀纠缠呀纠缠呀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并不是所有的等待你都知道
  都会有人告诉你一个梦
  有人躲在大海背面哭
  大雨倾盆而下
  哭声被写在一张起伏的海面
  一串音符托起另一串音符
  不必有人懂
  只要我懂
  看见
  我装了一年的心里话
  纺成线线儿
  想请人打一件毛上衣
  然后打一件毛裤
  送给你
  你穿在身上一定暖和
  我一看见你
  身上也一样暖和
  尽管我全都给了你
  我也很冷
  可是一想到你突然不冷了
  我也感受到了突然
  人啊,一旦有了这爱情
  还怕什么寒冷呢
  还怕什么死亡呢
  即使你不在人间了
  我也会捧着你的名字取暖的呀
其他文献
1961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应征人伍。  临走前几天,哥哥问我有对象了没有?我红着脸说,我才十九岁,哪有什么对象?哥哥又问真没有?我说真没有。他说那好,明天去给你找一个。  哥哥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六个中的老大(我是老二),年长我十岁,不但是生产队里的会计,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在家里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我们敢不听父母的,却不敢不听他的。  当听到他要给我“找一个”时,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他的眼神——既真
我是个 80年代末出生的文学菜鸟,知道作家柳青先生的时间并不长。  就在一两个月之前,蒋建伟老师说他刚写了一首新歌《啊,柳青先生》,说来惭愧,我看到这个名字时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那个江湖朋友,开酒楼的那个柳青。这当然不可能,所以我马上百度了下“柳青作家”,柳青,生于 1916年,于 1978年逝世。那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年代,我看着简介就和我读历史书一样。我当时对蒋老师的那首
我于1948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秋天调到湖北省应城县委工作队。这个工作队是县委的一支机动力量,有男女青年几十人,哪里有事就往哪里去,支前、减租减息、清匪反霸都干过。  1949年8月28日,工作队接到中共应城县委通知,要工作队开进长江埠。长江埠是应城县的第二大镇,水、陆交通方便,轮船直通汉口,长江埠担当对襄樊、荆州等地和周围一些县的批发业务,经济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  队长丁立霞向我
什么是幸福?我去问妈妈,妈妈回答:“我看到你健康成长,就很幸福。”我去问爸爸,爸爸回答:“我上班赚得工资,让家里的生活变好,就很幸福。”听完,我心想:幸福怎么会这么简单呢?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海边吃烧烤。时值中午,烈日当空,爸爸在烤炉边热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得在旁边为爸爸打扇,哪知一阵调皮的海风迎面吹来,裹挟着烧烤的浓烟呛得我直咳嗽。爸爸笑著对我说:“真是一个傻孩子,不用给爸爸打扇,赶紧走到一边
我和田燕的父亲,只见过三四次。  第一次,是新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带着田燕和她父母到我办公室,指着眼前的小姑娘对我说,按插班顺序应加入到我的班级,希望我可以接纳。  他们一家三口一齐站着,怔怔地望着我,像是等待着一场审判。田燕的母亲含糊着说了一两句,而她的父亲嘴唇微微张着,最终没有说出些什么。他紧蹙的眼睛是三角形状的,眼角挂着几道深深的皱纹,眼里发出的乞求信号让我不禁一颤。田燕则像一只胆怯的小鸭子,
当年海坛山拔起于瓯江之滨,浩浩瓯江之水千百里奔流而来,冲撞着海坛山山脚的危岩巨石,打着漩涡,流向苍茫大海。  早在1590多年前,南朝永嘉太守謝灵运曾登海坛山一抒心中块垒,以调和、缓释心灵的负重。《太平寰宇记》卷九九云:“东山,子城西四里,其山北临永嘉江,东接沧海。谢公游此,《望海》诗云……”南北朝景平元年春天,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衣带飘逸的永嘉太守谢灵运登上了镇控江海的海坛山。谢灵运带着被朝廷新
张先清的《小历史》    《小历史》是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先清先生的新著,书的副题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使我想起了多年前与张教授初次美好的“相遇”。   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打来的电话,称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徐光台教授正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想顺道来太姥山作田野考察,但福鼎没有熟人,他辗转打听并经人介绍,问我是否欢迎并愿意作陪。此后不久,太姥山迎来了
秋风乍起,寒风夹杂着丝丝雨点,轻轻敲打着窗页,我独居高楼,倚门远望,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思。忽而铃声响起,我接到一个印象中号码非常熟悉,但又想不起主人是誰的座机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师兄,我是小师妹晓静啊,三十多年你都哪儿去了?你把我们这帮出生入死的江湖兄弟姐妹都忘了吗?”  一句江湖,一声兄弟姐妹,心酸的我心中禁不住叫一声“晓静师妹啊”,顿时哽咽……  20世纪70年代末期,武术之
对我而言,童年最难忘怀与依恋的,除却母亲温暖的怀抱,莫过于那逼仄而神秘的灶(音ha)底(注:浒山方言,指灶膛前添柴烧火的坐处)。  也不知怎么回事,我家紧挨灶台的那堵后山墙很是低矮。在我长到十来岁时,只要伸伸小手,就能轻松够到墙上的瓦片。无须说,安在矮墙上的窗户也大不到哪里去。从窗外透进屋里的光线,也都是微弱、很不爽快的。那时我家只有两间房子,有灶台的那间,是一家五口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做饭、吃
前不久,班上臨时派我和子璇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诵比赛。我起初不大乐意,子璇同学开朗大方,曾多次在学校舞台上展现风采,而我生性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我的烦恼公开后,班上有不少同学悄声安慰与鼓励我,令我耳朵一震的,是夹杂在人群中一个声音:“没事,既然是第一次,何不珍惜呢?”   哦,是她!我眨了眨眼,笑容,随着初夏的阳光铺散开来。   排练了几次,很快,比赛的时间就到了。我和子璇同学换上桃花粉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