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底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而言,童年最难忘怀与依恋的,除却母亲温暖的怀抱,莫过于那逼仄而神秘的灶(音ha)底(注:浒山方言,指灶膛前添柴烧火的坐处)。
  也不知怎么回事,我家紧挨灶台的那堵后山墙很是低矮。在我长到十来岁时,只要伸伸小手,就能轻松够到墙上的瓦片。无须说,安在矮墙上的窗户也大不到哪里去。从窗外透进屋里的光线,也都是微弱、很不爽快的。那时我家只有两间房子,有灶台的那间,是一家五口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做饭、吃饭、早晨起来洗漱,以及一年到头从不间断的各种副业劳作,乃至来客落座,都在这个拥挤而不敞亮的空间里展开。
  屋子的后半间,除了通向河埠头的一扇后门,便是江南人家常见的那种沉稳而精巧的双眼灶台。灶后坐炊处,就是当地方言中所谓的灶底,其面积至多也就2平方米左右。紧靠灶台一侧的,是一张别具一格的灶头桌,桌的下部,竟是用竹簟或木板围起来的鸡笼。鸡笼与桌面之间还留出一格,用来喂猫、堆放柴刀等杂物。桌面则用来摆放砧板和热水瓶等。这在经济尚不发达、科技还很落后的年代,整个灶间虽说混杂有悖卫生,但仍不失家庭生活的智慧与实用。尤其对于家猫来讲,凸显了它在家庭中的重要与优越。家里只要有点荤腥进门,主人绝不会落下它的那一份。而且,那些鱼下料,都须过锅。喂与食,既方便主人,又适合猫喜洁、喜跳的习性。在方寸中做文章,真是最恰当不过了。
  灶间飘逸的气味,如果按照如今的嗅觉,肯定无法承受。但那时的嗅觉,并未那么敏感与挑剔,虽然混混浊浊,但充塞鼻间的,总归是饭香、菜香和那最最熟悉的烟火味。毕竟鸡笼里的鸡,也只是在晚间下蛋时才驻足。至于鸡屎,虽则不多,但也总会被家人及时清理,移作庄稼做肥料,个中勤劳可想而知。除此混浊的气味,那蛮有科技含量的风箱,总是富有节奏地助着灶膛里的火焰,“吧嗒、吧嗒”地奏响;那母鸡,只要下完蛋,就“咯咯答、咯咯答”地拼命邀功;猫儿一旦饿了肚子,就会围着主人脚跟,“喵、喵……”地使劲叫食,热闹的灶间,总是令我的五官享受满满,无一偏颇。
  童年最叫我迷恋与倍感温馨的,当数灶膛前的灶底。此处虽说昏暗局促,但对我的整个童年,始终充满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与亲切。这也许是赖以果腹的食物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与维系;也或许是野外柴草带有特殊的芬芳与清新;又抑或是寒冷季节里最为现成、最为直接的温暖与顾惜,更是那不灭的灶火所演绎的瞬息万变、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与痴迷的神奇与感染。但我最终还是觉得,自从离开母亲的怀抱,每当感到失落、无助与委屈的时候,这里才是重拾依偎母亲、得到母亲呵护与宠爱的好地方。童年在成长中对母亲的那份依恋,对于我们贫瘠而无奈的家庭,也只有在灶膛前才可实现,在灶底才可寻觅。母亲毕竟太忙了,几乎没有闲暇与照顾我的工夫。也只有当她做饭的时候,才会在灶火凳上安静地坐下,映着通红的灶火,腾出手来搂一搂我、拍一拍我。而另一只手,还得不住地向灶膛里添柴、拨火。
  不知不觉中,灶底竟成了我童年心灵中的天堂,成了我最愿停留的港湾。与其撒开腿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四处玩耍,倒不如待在自己的天堂里享受那份温情与满足。
  在一段时间里,每逢雨天,我家的房子会经常漏水。迅捷地拿出适应各种漏洞的盆盆罐罐接水,成了我童年最擅长的本事。我不光会用耳朵辨别漏水在何处,还会凭水渍去发现没有滴水声的漏洞。找到一处,甚至还会开心一阵,因为我比大人们发现得早与准。不过,后来我开始惧怕了、厌烦了,因为雨水居然漏到了我的床铺,接水盆占据了床的一部分位置。睡在床上,还得半醒着伺候接水盆会否侧翻、里面的水是否满了该倒掉了。这样的时光,总会搞得我一夜头昏脑涨、战战兢兢。
  那屋子的后山墙,一遇雨水,也会湿润膨胀起来,而且向外倾斜的程度,一年比一年厉害。迫不得已,我父母终于痛下决心,决定对屋面和后山墙来一次翻修。
  翻修的那几天,我特别留意灶底由此会带来什么样的命运与变化。顶上那部分的屋面终于被揭开了。就在那一刻,那终年不见天日的灶底,一下子大白于天下,平常不易看清的几个阴暗角落也都暴露无遗。我的小心脏似乎被什么东西猛地撕址了一般,只觉得一阵惊恐、一片茫然、一切变得慌乱无措。那让我终日沉湎与陶醉、封闭与温情的童年世界,竟这样被掀翻了。紧接着,那堵终日包裹着灶底的矮墙,也一层层地被扒离开来,其所飞扬、令人窒息的霉腐与土腥味,直冲我的鼻孔。我像傻了一样,仍然愣在一旁,执拗地试想着透过这从未闻过的怪味里,嗅到那最最熟悉的烟火和柴草味,嗅回那不可名状的不舍与依赖。可这一切都已荡然无存,全被那纷纷落下的陈年灰土掩埋了。
  几十年已匆匆消逝,这一幕可谓在人生中初次感受到的视觉与嗅觉上的巨大冲击,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仍驻足脑际,而且还是那样清晰可辨、触手可及。
  屋子经过翻修,自然变得亮堂、清爽了许多。但我从此对灶底的认识,已不再懵懂与单纯。我开始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再也不能偎着母亲撒娇、获得庇护了;再也不能在灰缸里煨年糕、煨豆子,在灶火洞的余火里烤番薯取乐了;再也不能一饿肚子,就记得灶间,一到寒冬,就直往灶底里躲藏了。尤其是对着灶火洞里千姿百态、欢快跳跃的火焰,再也不能为此消磨时光、为此发呆了。而是要像母亲一样,开始独立地烧火做饭了,各种家务,也要开始慢慢地承担一部分了。更要像父兄们那样,无论是饿了还是冷了,哪怕是馋了,都要学会忍让与克制,摆脱懦弱与依附,到屋外的大千世界里,去打磨自己、去寻找改变生活的源泉和法宝。
  面对快节奏的今天,每家每户的厨灶依然存在,只是已少了烟熏与火燎。家的温暖,在现代生活条件下已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元素。唯独没变的,依然是令人魂牵梦绕的那份伟大的母爱与爱的传承。只是,在未来的岁月里,当人们反观当今缤纷多彩的生活,是否有人还会跟我一样,对着诸多逝去的生活场景与细节,去珍藏、去懷恋、去领悟呢?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1998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写了一个短篇小说的开头。起因是,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女人上集市买了一块猪肉,回家的时候她上了一趟厕所,把肉挂在厕所的竹篱笆上,出来一看没有了,从此就天天站在自家屋后骂偷肉的贼,后来把自己骂疯了。  这里面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时间:写的是70年代初物资匮乏的年代。第二是厕所:当地人不叫“厕所”,这样叫法太洋气了。大家都叫厕所为“茅坑”或“茅厕”。这种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在省直国企上班,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个狭小的玻璃笼子里,像街头小贩一样卖卤菜,因而被同事戏称为“卤菜王子”。  毕业前,我实习的岳阳单位为了留下我继续在总经办工作,不惜许诺分给我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可我依然选择了服从学校分配。我承认,是省城长沙和省商业厅的名气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在我离开实习单位时,慈祥的总经理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张呀!你当真决定了要留在长沙工作?你可知,长
1961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应征人伍。  临走前几天,哥哥问我有对象了没有?我红着脸说,我才十九岁,哪有什么对象?哥哥又问真没有?我说真没有。他说那好,明天去给你找一个。  哥哥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六个中的老大(我是老二),年长我十岁,不但是生产队里的会计,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在家里从来都是说一不二,我们敢不听父母的,却不敢不听他的。  当听到他要给我“找一个”时,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眼他的眼神——既真
我是个 80年代末出生的文学菜鸟,知道作家柳青先生的时间并不长。  就在一两个月之前,蒋建伟老师说他刚写了一首新歌《啊,柳青先生》,说来惭愧,我看到这个名字时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还珠格格》里小燕子的那个江湖朋友,开酒楼的那个柳青。这当然不可能,所以我马上百度了下“柳青作家”,柳青,生于 1916年,于 1978年逝世。那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年代,我看着简介就和我读历史书一样。我当时对蒋老师的那首
我于1948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秋天调到湖北省应城县委工作队。这个工作队是县委的一支机动力量,有男女青年几十人,哪里有事就往哪里去,支前、减租减息、清匪反霸都干过。  1949年8月28日,工作队接到中共应城县委通知,要工作队开进长江埠。长江埠是应城县的第二大镇,水、陆交通方便,轮船直通汉口,长江埠担当对襄樊、荆州等地和周围一些县的批发业务,经济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称。  队长丁立霞向我
什么是幸福?我去问妈妈,妈妈回答:“我看到你健康成长,就很幸福。”我去问爸爸,爸爸回答:“我上班赚得工资,让家里的生活变好,就很幸福。”听完,我心想:幸福怎么会这么简单呢?   周末,我们一家人去海边吃烧烤。时值中午,烈日当空,爸爸在烤炉边热得满头大汗,我心疼得在旁边为爸爸打扇,哪知一阵调皮的海风迎面吹来,裹挟着烧烤的浓烟呛得我直咳嗽。爸爸笑著对我说:“真是一个傻孩子,不用给爸爸打扇,赶紧走到一边
我和田燕的父亲,只见过三四次。  第一次,是新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带着田燕和她父母到我办公室,指着眼前的小姑娘对我说,按插班顺序应加入到我的班级,希望我可以接纳。  他们一家三口一齐站着,怔怔地望着我,像是等待着一场审判。田燕的母亲含糊着说了一两句,而她的父亲嘴唇微微张着,最终没有说出些什么。他紧蹙的眼睛是三角形状的,眼角挂着几道深深的皱纹,眼里发出的乞求信号让我不禁一颤。田燕则像一只胆怯的小鸭子,
当年海坛山拔起于瓯江之滨,浩浩瓯江之水千百里奔流而来,冲撞着海坛山山脚的危岩巨石,打着漩涡,流向苍茫大海。  早在1590多年前,南朝永嘉太守謝灵运曾登海坛山一抒心中块垒,以调和、缓释心灵的负重。《太平寰宇记》卷九九云:“东山,子城西四里,其山北临永嘉江,东接沧海。谢公游此,《望海》诗云……”南北朝景平元年春天,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衣带飘逸的永嘉太守谢灵运登上了镇控江海的海坛山。谢灵运带着被朝廷新
张先清的《小历史》    《小历史》是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张先清先生的新著,书的副题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相遇”,使我想起了多年前与张教授初次美好的“相遇”。   201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厦门大学林仁川教授打来的电话,称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徐光台教授正在上海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想顺道来太姥山作田野考察,但福鼎没有熟人,他辗转打听并经人介绍,问我是否欢迎并愿意作陪。此后不久,太姥山迎来了
秋风乍起,寒风夹杂着丝丝雨点,轻轻敲打着窗页,我独居高楼,倚门远望,心中涌起无限的遐思。忽而铃声响起,我接到一个印象中号码非常熟悉,但又想不起主人是誰的座机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师兄,我是小师妹晓静啊,三十多年你都哪儿去了?你把我们这帮出生入死的江湖兄弟姐妹都忘了吗?”  一句江湖,一声兄弟姐妹,心酸的我心中禁不住叫一声“晓静师妹啊”,顿时哽咽……  20世纪70年代末期,武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