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指标,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创新性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创新性的开展素质教育,为高职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13-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实际的,是要适应具体职业的。这就使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尤其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除了专业素质之外,毕业生的非专业素质同样重要。这一点在学生就业中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知道如何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等。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学生就业时的另一短板。
所以,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要以创新的思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做到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素质教育并重,使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成为具备较强的相关行业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可以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但是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比如求知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如何创新性的开展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方向。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创新性的开展素质教育。
(一)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相应调整。1.在教材建设上,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要求,选用教材在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教材体例应和工作流程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特点自编教材,以适应教学的需要。2.课程设置上,在明确专业教育方向的同时,可以以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中,结合具体工作任务,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伴随着这一学习过程,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提高。
(二)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院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地方。要培养出好的学生,必须抓好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通过宣传学习,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使教师能够理解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次,学校要有意识的为教师创造机会,提供便利,让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同时,为老师们提供平台,让教师能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展开,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工作过程模拟、专题研讨以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专业兴趣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各种资源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小环境,为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可以开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鉴赏课程或者邀请名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媒体,以网络文化课堂、文化论坛的形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社团中锻炼能力,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己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只有在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高职教育才能造就一专多能的技术实用型人才。在高职高专学生培养中,创造性的将专业素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213-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实际的,是要适应具体职业的。这就使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中,尤其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质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除了专业素质之外,毕业生的非专业素质同样重要。这一点在学生就业中逐渐显现出来。例如,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知道如何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专业知识的更新等。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学生就业时的另一短板。
所以,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要以创新的思维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做到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素质教育并重,使高职教育的毕业生成为具备较强的相关行业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可以分为心理素质,专业素质,整体素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并不矛盾,但是在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培养。比如求知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创造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如何创新性的开展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方向。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专业素质的同时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创新性的开展素质教育。
(一)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高职教育中,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上也要进行相应调整。1.在教材建设上,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要求,选用教材在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教材体例应和工作流程相结合。高职院校可以鼓励教师根据本专业特点自编教材,以适应教学的需要。2.课程设置上,在明确专业教育方向的同时,可以以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中,结合具体工作任务,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伴随着这一学习过程,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提高。
(二)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院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地方。要培养出好的学生,必须抓好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通过宣传学习,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使教师能够理解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其次,学校要有意识的为教师创造机会,提供便利,让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同时,为老师们提供平台,让教师能够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校期间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以多种多样的展开,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可以进行。如实验课、多媒体授课、讨论式教学、工作过程模拟、专题研讨以及课外发明创造活动、专业兴趣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各种资源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小环境,为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可以开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鉴赏课程或者邀请名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大学生经常接触的网络媒体,以网络文化课堂、文化论坛的形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其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团文化建设,让学生在社团中锻炼能力,多渠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己有场地和资源,从各个方面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而素质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只有在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高职教育才能造就一专多能的技术实用型人才。在高职高专学生培养中,创造性的将专业素质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