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争夺战,要干预吗?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那天我正和朋友小美打电话说事情,但是没说上几句她就要对着电话外吼几句,这样吼了好多次之后,小美焦急地跟我说,“孩子又吵架了,我先处理。”然后急匆匆就挂了电话。
  等她再打电话来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了,电话一接通,小美先和我道歉,然后就开始倒起了苦水。
  家里的老二最近两岁了,开始有了自主意识,也有了物权的概念,看见什么玩具都要说是“我的”。但是六岁的姐姐并不让着她,两个人经常为了抢玩具吵架。
  要么是老二推了老大辛苦搭的积木,要自己重新搭;要么是老大非要老二手里拿的、自己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小美是哄也哄了,骂也骂了,但是玩具争夺大战依旧天天在家里上演。
  作为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妈妈,很多人问我带睡会不会很累、家务会不会很多、出门会不会很辛苦等等。
  其实做家务也好、接送上下学也好,只是忙碌疲惫一些,处理孩子抢玩具才真的令人头大。
  尤其是在暑假,玩具争夺战分分钟就爆发,一天24小时上演。
  如果外婆出去参加什么聚会,只带回来一只气球,那这个价值2毛钱的玩意就能让三个小家伙吵上半小时,最后大哥生气、二哥哭喊、小妹妹抽抽搭搭,我一个也安抚不了。
  或者家里一个非常老旧的、大哥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我翻出来给弟弟或者妹妹,大哥就会不开心地抢回去。
  而大哥宝贝的乐高积木、拼图,也经常被两个小的乱翻一气,把大哥气得要死。
  每次焦头烂额地处理完玩具纷争,我就在心底想:当初以为给了孩子一个伴,就会收获一份手足情深,或者兄友弟恭。不料这份美好的想象都被玩具给“破坏”了。
  二胎妈妈们都清楚,二胎家庭孩子之间争吵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抢玩具。
  2
  在我们大人眼里,玩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就像家里的面包机和吹风机——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而对孩子来说,玩具的意义却非比寻常。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玩具比财产还重要——它们是孩子自我拓展的重要道具。
  因为孩子用玩具探索世界,与玩具建立关系。
  比如给孩子一根树枝,这就是他化身海盗,驰骋海洋的一把宝剑;给孩子一桶积木,他能搭出一整个城市,自己一会儿是英勇的警察,一会儿是勇敢的消防员。
  《玩具总动员》里有一句话:“我们终究会长大,但是那些美好,从不会消失。”
  孩子的幸福感取决于控制一直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东西。他不希望自己与玩具的那份美好的感觉被人割裂。
  当孩子两岁左右时,会经历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在此期间的孩子,几乎无法跟他人共享玩具。两岁孩子的哲学就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
  当孩子再大一点,有时候会将和父母的关系投射在玩具上,他们不愿分享玩具的背后,其实是对父母更多关注和爱的渴求。
  所以当孩子一直说玩具是“我的”时,并不是他自私,或者在故意气你,而是他需要确定自己可以控制并使用这个玩具。
  3
  要从根本上解决二孩之间的玩具纷争,这里有几个小建议。
  首先,要明确玩具的所有权。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是“所有权”。
  我们总希望孩子们可以安然共享家里所有的玩具,但是由于前文所说的玩具对孩子的意义很特殊,所以有必要准备一些物权明晰的玩具。
  一但明确了玩具的所有权,玩具就不再是“稀缺”的资源。孩子的安全感将大大提升。安全感提升了,就不会时时刻刻都绷着弦和兄弟姐妹去“竞争”。
  拥有高度安全感的孩子,随着年纪的增加和认知水平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发展出分享的能力。
  而一直处于被强制分享玩具状态下的孩子,即便长大了,拥有了很多物质,却始终无法满足自己内心孩童时期的匮乏感。
  很多人的囤物癖、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等毛病,都是这样来的。
  其次,让玩具的小主人来决定玩具该怎么使用。
  这个玩具到底是轮流玩,还是不许别人玩,这样的决定,需要玩具的小主人自己去做。
  就算我们提出了其他更合理的建议,比如轮流玩5分钟、弟弟妹妹先玩、给来家里的小客人先玩等等,如果是在孩子不愿意的情况下去强迫实施,其实都是在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自尊。
  而且,如果我们随意地按心情去支配玩具的使用权,孩子就会觉得不知所措,渐渐也会学习用哭闹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竞争玩具”的筹码。
  当我让孩子完全自由支配他们自己的玩具时,他们就不会一个个轮流来我面前哭闹,以此来增加自己得到玩具的机会。相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和拥有玩具的那个孩子“谈判”。
  另外,陪伴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一直到他感到舒服为止。
  由于第二点原因,有时候其中一方孩子是没办法拿到自己想玩的玩具的。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做好陪伴工作,允许孩子哭泣,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拿一些别的玩具给他玩,或者陪他做点别的事情,比如一起读故事,或者就是简单地一起抱一会。
  慢慢地孩子会懂得:哭闹并不意味着可以得到玩具。但是爸爸妈妈很爱我,在我难过的时候,他们愿意陪着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孩子学会沟通交流。
  对孩子来说,沟通并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尤其是低龄的孩子,在要玩具的时候,会抢、会打人、会哭,就是不会说。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语言交流,还要让孩子的关注点,从“竞争”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弟弟,我看见你在伸手拿哥哥的积木,你是想要那块积木么?” “哥哥,弟弟似乎需要那块积木,你有什么可以帮到他的么?”“两个人要用到同一块积木,该怎么办,一起帮想想办法吧?”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会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也同时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控制冲动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4
  其实,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能学会如何分享玩具,那么当孩子大了以后,进入更加复杂的环境、面对各种稀缺资源的时候,他也更有能力与他人沟通,去分享资源、获取帮助。
  孩子日后沟通协调能力的发展,第一步就在如何和玩伴分享玩具上。我们的言行传达了对孩子的态度,如果我们用尊重、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待他们之间的各种纷争,其实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其日后的處事方式会变得更加积极。
  孩子的世界往往比长大后的世界更小。而他怀里抱的玩具,正是他的无价之宝。
  愿你我能用爱、积极的规则以及包容去引导二孩之间的玩具争夺,日后不仅收获两个积极、独立、有担当的孩子,还能收获一份温暖的手足情长。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学体系中,英语学科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从目前教学实践来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提当
孩子有了责任感,才会有时间观念。  急脾气的妈妈遇到“拖延症”孩子,是个什么滋味?相信很多妈妈都有体会。  朋友每天都会被她儿子小J逼到不行,小宇宙时不时就爆炸。  我劝她:“孩子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时间概念,带孩子出门要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她立马打断我:“停!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小J的磨叽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他就是‘拖延症’!”  “上学出门,已经三番四次告诉他快来不及了。他依然慢吞吞地
期刊
看《西游记》时,觉得孙悟空很是聪明可爱,灵慧透顶。菩提祖师开坛讲道的时候,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自然是孙悟空对菩提祖师的讲道领悟至深,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菩提祖师问孙悟空要学些什么本领时,孙悟空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于是菩提祖师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
目的: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糖量异常或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是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肝脏糖异生紊乱导致的肝糖输出增多是机体高血糖发生的重要原
样例又称例子或范例,是一种能够例说或表征较为抽象的概念原理的相对具体的实体,能够展示同一类事物性质的样本或值得模仿的榜样.样例在原理学习与迁移过程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学习迁移问题的热点之一.  样例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研习样例而习得专家的问题解决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样例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数学样例是数学问题及其解答的组合体,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公式或原理的一个具体“实体”对象.在
第一部分,目的:采用紫外线反复照射裸鼠局部皮肤的方法,造成皮肤光老化,探索建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新方法。   方法:紫外线照射裸鼠背部右侧标记区域皮肤(2.5cmxl.5cm),并以
目的:目前比较高剂量他汀和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治疗效果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亚洲人群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关注他汀和他汀联合依折麦布降脂治疗方案对于接受冠状动脉
阅读课是英语课难度较大的课型。它不像听说课,可以开展各种活动,说说练练,学生非常感兴趣。在上阅读课时,学生面对一篇较长的文章,面对着生词,在短时间内要理解文章内容并解决和文章相关的一些问题。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老师的传统做法通常是:快速阅读,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找出答案,提问,学生回答;精读,提出若干个问题,展示在幻灯片上,让学生仔细阅读,找出答案,提问,学生回答;分析文章重点句式、短语等。这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