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保障学生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深学生对于数字、图示等内容的理解。思维导图教学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积极的应用价值。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学生的试图和分析图示的综合能力,并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本质是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式教学方式,积极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力,重视学生学习中形成了逻辑思维训练过程,从而发挥学生主动性学习这一目的。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关注。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行双向提升,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等各方面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价值作用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属于建立在发射性思维方式下的图形思维工具。通过图文相互结合的方式,把每个级别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对应隶属关系,用层级图的模式进行表现。搭配准确的主题关键词、通过图像以及鲜明颜色等,构建出有层次及关联度的记忆链接,进而实现思维的完整表达。因此,思维导图也可以称为对符号、图形、文字等内容,进行准确及合理构建,建立的有组织性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对教师在数学教学设计等方面均有积极应用价值。学生也可以梳理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便于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强化学习效果。在应用题解题中,大脑中更加清晰明确各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优化解题思路,抓住解题关键。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分层关联式的思维模式
  分层关联式的思维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工作中知识点的过于独立,让学生在应用题解題时,脑海中开始构建出相互对应并密切关联的思维架构。如,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划分出图形相关、熟练相关、生活应用相关、列方程等分类内容,并在每个分类中进行子分类的补充,形成有效的树形结构,通过思维模式训练,让学生逐渐养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思考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合理进行准确区分,找寻不同应用题各自的解题重点。
  (二)重视学生兴趣点的发掘利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最初印象均是良好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于枯燥的数字、文字等内容,容易产生一定的抵触和厌烦情绪,均不利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推进。要抓住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新鲜事物的好感,通过数字和图示相互结合的方式,避免枯燥的数字和文字表达,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学习情绪。如,在《比一比》等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色彩鲜明的图示,把每个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表达,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将数字大小进行有效的区分。在速度、历程、时间这类应用题教学时,通过图示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准确地分析每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教学中,积极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也直接降低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情绪。
  (三)明确应用题的正确解题思路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构成,在应用题解题时,需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价值。让每个看似独立的内容,重新的构建关联。通过改善信息加工的方式,追求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网络,让很多知识体系,通过思维导图节点的构建,产生密切的串联,构建出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并不断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中进行融合,有效地内化新知识。当学生大脑中养成了图形构建体系后,其思维模式更具有直观性和系统性,对于旧知识的掌握也更为透彻,新知识也利于理解,便于发现应用题解题的正确路径,也更易掌握应用题所需要学生具有的解题技巧。
  (四)强化教学内容的最终效果
  思维导图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加深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的优化具有深远的价值影响。可以把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有效地结构,用系统性的方式,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体系。如,在解答应用题和差类应用题时,即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数量各是多少。通过思维导图模式,把题目进行思维简化处理,并通过简化的内容,直接套用公式。又例如,倍比类应用题,已知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倍数,求这个数量。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可以采用先求出倍数、再通过倍数关系,直接求出最终数量。即总量除以一个数量等于倍数,而另一个数量和倍数相乘等于另一个总量。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模式,可以直接优化应用题的解题思维模式,直接地强化到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通过文字、图形、颜色等各类内容进行相应的隶属关系、层级关系构建,获得有组织、有结构的价值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可以让应用题在解题时便于学生更加明确数量关系、直观加深印象,拓展并优化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高惠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复习课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38-39.
  [2]郭泽滨.浅议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复习功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9 26.
  [3]顾海琴.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66.
其他文献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的目标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主题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把主题的各项目标还原到学生生活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探究、交流展示从而获得成长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获得成长  《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这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摘要】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设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合适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主要作用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学生的兴趣,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和运用新知识,所以,课堂导入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应试教育的困扰,学生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知识都是被动地接受。现在,全社会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改变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改革,让学生学习并乐于学习。  一、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填鸭式”方式教学。学生只
【摘要】运用事例讲授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是一种实用、灵活、生动的课堂模式。课堂师生浅谈分析生活事例,对照学生当前的行为,对其进行行为教育,是思想品德教师值得探究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可以落实对中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品;正能量教育;矫正教育;预防教育  思想品德课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学生走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教育领域被广泛地应用,特别在小学英语阅读这一具体模块中,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价值不可小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营造一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各自埋头学习的阅读教学方式相比,合作学习模式获取的效果更加理想。本文从笔者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着手,分析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英语;
【摘要】当前,在经典阅读的热潮下,中学生的阅读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却存在着阅读浅表化、形式化的问题的情况。本文围绕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突破浅层阅读,提高中学生经典阅读的深度展开讨论,试图结合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同化”和“顺应”机制,对提高中学生经典阅读的深度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经典阅读;同化顺应;阅读分享会;小论文  随着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全国的铺开,整本书经典阅读迅速在全国上下掀起热
摘 要: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最新通知,2019年秋季,7~9年级,语文等学科将全部使用统一的部编版教材。部编版教材强调的是“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确切地说是阅读水平”。在语文课程改革愈发深入的今天,引发了笔者对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和策略探索。加强语文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开发,缘于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  关键词:语文;阅读;校本课程;校本教材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通知,从2019年秋季起,全国中小
【摘要】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笔者剖析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客观提出了五点策略与浅析,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从小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感受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浅析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
学完人教版初中物理第18章《电功率》后,在评讲作业时遇到如下习题:如图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电路中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B.R2消耗的功率变小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根据解答电路图的一般步骤:首先简化电路,确定电路连接方式;然后观察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哪些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
【摘要】本文以《自然之道》教学为例,通过对一个语用型的课例的反思,总结出七种“语用”的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言意兼得”,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选择语言文字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用;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要把语用训练扎扎实实地做好,实现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