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养老新尝试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otan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病瘫老人的晚年护理一直是整个社会的难题。不少老人在步入晚年之后由于子女工作繁忙或远在外地,而无法得到温馨备至的关怀和照顾。而在政策层面,医疗属于卫生系统、养老则属于民政系统,医方养老被割裂开来,导致病瘫老人和家属无所适从。“杂牌”医院和一些民营企业也瞄准了这一商机,一时间鱼龙混杂,难以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由社保单位统一牵头,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于2006年开设了医疗老年护理中心。市南区人民医院院长宋培铎向记者介绍:“众所周知,病瘫老人长期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如何使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得到集中、节约使用一直是青岛乃至全国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由社保单位牵头,市南区医院开设了老年医疗护理中心,设置了27张实验性病床。市南区医院也作为唯一一家市属正规医疗单位成为青岛市医疗系统的标杆单位。”
  试点开创医疗养老先河
  新年伊始,记者走进市南区人民医院医疗专护病房,74岁的宫佩旋老人瞅着为自己忙前忙后的护士非常感激。在这里,除了给老人治病外,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40名医务人员照顾着41名病人,但工作强度仍然很高。既要护理又要治疗观察,工作强度是普通医院病房和养老院的叠加。
  “医生、护士对我可好了,把我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照顾。”宫俪旋说,当时她的腿太吓人了,即使自己的家人看到了都不敢靠近,但是护士每天都帮她上药、护理,虽然后来病情缓解了也能回家,但她还是选择在这里继续住下去。
  比宫佩旋还严重的病患,在市南区人民医院的这个医疗专护病房内还有40个。2011年,青岛市决定在公立医院内试点成立针对有长期医疗需求的、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病人进行医、护、养结合进行统筹结算的医疗专护病房,并确定市南区人民医院成为首家试点医院。2012年,专门设置的医院专护病房改造扩建成当今的规模,现有床位64张,医务人员40名,差不多一个病患配一个医务人员照顾,比例相当高。
  “我们这里的工作人员等于是干了两倍的活。”该科护士长汲芳介绍,他们这个科室不仅要承担医院普通科室对老年病号的病情监控、治疗,还要承担临终关怀类养老院对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包括翻身、喂饭等重体力活。
  80后90后的爱心
  每天与这些老人相伴的是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护士,她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来自天南海北。在这里,她们用年轻的双手握起一双双布满老茧皱纹的手,直面疾病和死亡,愿做守护老人的红烛。“我喜欢护士这份工作,更喜欢这里的每位老人。”24岁的护士赵阳阳说,她的老家在河南洛阳,前年从潍坊卫校毕业后就来到医疗专护病房工作,半年多的时间不但让她学习到了很多专业技能,而且与老人们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有时候交接班回来发现曾经照顾的老人已经过世,看着空落落的床铺心里会酸酸的。”说完,这位年轻的护士眼睛湿润了。
  1992年出生的的郝护士对记者介绍,每天面对那些完全瘫痪在床的老人,为了让老人残存的肌肉能够得到适量的运动,他们每两小时就要给他们翻一次身:为了让老人的口腔保持清洁不滋生细菌,每天都要用棉球蘸上酒精给老人擦拭牙齿;为了让老人保持下身干净,护士们忍受着气味为老人们擦拭。
  “我们科的姑娘们都是好样的,每一个人都很优秀。”汲芳说,为了不断提高护理水平,打造模范试点,医院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她们以“生命相托、责任所系”作为座右铭,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老年护理事业,像红烛一样温暖每位老人的心田,照亮老人晚年幸福的道路。
  晚年的幸福
  “生如夏花般灿烂,逝如秋叶般静美。”每个人都憧憬这样的人生旅程。没有痛苦、安详地走完人生之旅,对逝者和生者都是最大的安慰。宽敞明亮的房间、科学营养的膳食、医护人员精心的护理……记者看到94岁的焦玉珍老人在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医疗专护病房医护人员照顾下,和其他老人们一起,享受着晚年的美好生活。
  每一个人都由童年到中年再到坟墓,这是自然的铁律。或许你的童年很不幸,或许你的中年很成功,到临了都会“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常言道,最美不过夕阳红,人的身体虽然无法阻挡地衰老了,但人的心灵却越来越年轻变得和孩童一般。那些病瘫在床上的老人恰似婴儿一样需要全方位的呵护和保护。
  医疗养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用最集约的资源、最方便快捷的医疗护理,省去了家庭养老、老^就医等中间环节。让更多的家属从繁重的“养老”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生产领域,创造更多的财富。
  全社会都有责任去关怀老人,尤其是要去关怀那些病瘫、残疾的老人,让他们幸福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为此我们不仅仅应该有爱心,还要有合适的机制和方法既能让老人幸福,又能在全社会承受的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领导人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是他们何时应该信赖自己的直觉本能,这也是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在一次题为“战略决策:你什么时候可以信赖自己的直觉?”的对话中探讨的一个问题。我们对有缺陷的决策进行的研究表明,领导人无法阻止直觉本能影响他们的判断。他们能够做的是,确定可能会产生偏见的条件,进而改进决策流程,以减小由此产生的风险。  我们的直觉以一种合成的方式利用我们积累的经验,从
长久以来,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与憧憬。  为圆住房梦,让普通百姓都能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国家连续几年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各地政府也纷纷大力推进保障房的建设,“居者有其屋”渐渐成为人们对一座城市幸福指数的重要解读标准。  过去一年来全国的保障房建设,可谓是全面开花,大连、青岛、杭州等城市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然而,伴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大量开工,一
期刊
房产调控,问责各级政府的主要目的不应是商品房价格的过快增长与否,而是保障房提供数量的多少。  近日,广州、深圳新房开盘“通宵排队购房”;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总价地王相继出现;社会上楼市将暴涨、暴跌之声各执一词。房子买还是不买,成了让民众纠结的问题。  对楼市进行坚决调控,这是举国共识。遗憾的是,楼市调控年年在做,商品房价格却也年年在涨。为什么房价不能应期而降?我们的政策不能脱离社会的期许、现实的尴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多年来,人才一直是企业界面临的严峻挑战.新近的经济危机给中国企业提供的全球化机遇使得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为此,各种企业招揽了不少"空降兵",以解燃眉之急.针对中国企业人才
【摘要】2006年出台的《公务员法》明确了对公务员的定义及范围,法官亦被纳入公务员的范围,引发一系列争论。法官这一特殊队伍具有的司法性,与公务员所具有的行政性存在冲突需。《法官法》与《公务员法》内容相重合的部分,在参照时应解决好如何选择适用的问题。通过分析相关规范的制定背景,比较国外公务员范围及反思,以期为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公务员 公务员范围 法官法 公务员法  我国公
【摘要】沪市牛熊市的分析要素较多,出发角度也各有千秋,本文以沪市以一周交易时间为出发点,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沪市牛熊市的转化在一周交易时间下的分布情况。  【关键词】沪市 星期效应 探讨  一、概述  星期效应即一周内存在某一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或波动水平明显不同于其他交易日。这与市场有效的假设相悖,但对星期效应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政府或者上市公司选择交易日公布信息,也有利于投资
期刊
按照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说法,现在的后工业时代的经济社会,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百年老店”的西方跨国企业,在面对自己的员工时,也不再会像工业革命时期一样板起一副唯利是图的铜臭嘴脸,将员工的价值榨取到最大程度;而是摆出了更为和善的态度,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企业的目光不再仅仅停留在员工的绩效上,员工的身心健康、职业成长,乃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