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筛选适宜广州地区春季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美浓、皓玉、墨玉羊角等共25个薄皮甜瓜品种的产量性状、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指标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40%,可以反映薄皮甜瓜产量性状、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等绝大部分信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函数显示嘉年华、特长羊角脆这2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广州地区早春种植。
关键词:薄皮甜瓜;早春种植;高产;优质;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652.0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7-0124-06
收稿日期:2020-06-08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专项 任务清单管理模式)项目(编号:201909020001);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编号:20190001);院长基金专项(编号:201937);果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KJ110)。
作者简介:史亮亮(1980—),男,山西大同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设施西甜瓜栽培研究。E-mail:287972839@qq.com。
通信作者:张长远,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瓜类育种研究。E-mail:597424458@qq.com。
甜瓜(Cucumis melo L.)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甜)瓜属(Cucumis)植物。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种植薄皮甜瓜历史较为悠久,花都区赤坭镇东升村的雪梨瓜曾享誉广州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但是当地该薄皮甜瓜逐渐出现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其渐渐消失,不复往日胜名。直到2018年东升村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开始重新打造东升雪梨瓜品牌,将品种老化的品种银辉换成更适宜的新品种美浓,村民经济收入达到100多万元[1]。引进筛选适宜当地优质薄皮甜瓜品种,对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地区农产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汪洋等开展宁夏设施夏秋茬13个薄皮甜瓜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6个适合品种[2]。李琳等开展北京地区春大棚9个薄皮甜瓜品种引进与筛选研究,建议农户选择京香16进行种植[3]。李婷等将绿皮、白皮、花皮共3种类型14个薄皮甜瓜品种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北京设施种植的不同类型的高品质、高产量的薄皮甜瓜品种[4]。兰振通过栽培试验对比分析了引进薄皮甜瓜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分别筛选出适宜抢早型、观光采摘型、批发型经营模式的优良品种[5]。广州地区乃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水果消费大市场,气候条件、消费习惯和耕作制度都有当地的特点,筛选适宜的薄皮甜瓜品种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为筛选适宜广州地区春季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美浓、皓玉、墨玉羊角等共25个薄皮甜瓜品种的产量性状、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等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广州地区不同时期栽培种植的高产优质薄皮甜瓜品种,为广州地区发展薄皮甜瓜产业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与材料
试验地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供试薄皮甜瓜品种信息见表1。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用地为新改良的沙性土壤,地力均匀。田畦宽1.8 m,其中畦面宽度1.5 m,高度0.3 m,长度10 m,各田畦施用基肥:有机肥60 kg,复合肥 1.5 kg,硫酸钾1 kg,花生麸 2.5 kg,并覆盖地膜。2019年2月18日采用50穴育苗盘育苗,并于2019年3月19日瓜苗3叶1心移栽。采用单行种植,株距0.4 m,行距1.8 m,每田畦为1个小区,面积18 m2,种植20株,采用趴地栽培模式,昆虫授粉,4~5 侧蔓时摘心,每株留6~7个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个品种每个重复随机取3株进行统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结果成熟期测定每个品种结果数、均匀度(果大小均匀≥90%以上为上、70%≤果大小均匀≤90% 为中、果大小均匀≤70%为下);
(2)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3个重复,用天平测量单瓜质量(果型大小:果实质量≤0.5 kg,为小果型;0.5 kg≤果实质量≤1.5 kg,为中果型;果实质量≥1.5 kg,为大果型),每个样品测量1次,并计算平均單果质量,估算小区产量。
(3)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用刀纵切平均分成两半,使用刻度尺(最小刻度1 mm)测量切面纵径和横径,皆选择最长处测量,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测定种腔长和宽,每个样品测量1次。选择果实中间部分位置测量果皮厚、果肉厚和果肉硬度,果皮厚和果肉厚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样品测量1次,果肉硬度用硬度仪测量,硬度测量每个样品重复3次。
(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被认为是对水果品质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6]。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经常会采用折光仪法[7]。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选择果实中间部分果肉的果汁,测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选择果实中间部分贴近果皮1 cm内的果肉果汁测量边缘可溶性固形物,每个样品测量1次。所用仪器为日本爱拓PAL-1数显糖度计折光仪。
1.4 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和输入使用Excel 2010,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和DPS 9.01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出苗率比较研究
由表2可知, 试验的25个薄皮甜瓜品种中,出苗率最高的品种为博洋6和嘉年华,均为10000%,博洋6、嘉年华、博洋62、冰翡翠6号、墨玉羊角、花雷3号、博洋71、玉脆这8个品种出苗率达到90.00%或以上。出苗率情况最不好的品种是美浓,只有56.00%。 2.2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产量比较研究
由表3可知,早春栽培的25个薄皮甜瓜品种中,不同品种单果质量和产量差异明显,平均单果质量在0.31~0.73 kg之间,单果质量最高的品种是墨玉羊角和白山蜜一号,最低的是黄金蜜。均匀度方面,比较好的品种有博洋7、博洋71、玉脆、玉脆、昊丰金龙、冰翡翠6号、花蜜8号、天津八棱脆、特长羊角脆,均匀度比较差的品种有墨玉羊角、丰蜜羊角、黄金蜜、金辉2号。单位面积产量第一的嘉年华高于产量第二的特长羊角脆38.22%,而玉脆产量只有1 555.20 kg/hm2,产量最低。所有品种产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嘉年华
关键词:薄皮甜瓜;早春种植;高产;优质;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652.0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7-0124-06
收稿日期:2020-06-08
基金项目:2018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专项 任务清单管理模式)项目(编号:201909020001);2020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编号:20190001);院长基金专项(编号:201937);果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KJ110)。
作者简介:史亮亮(1980—),男,山西大同人,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设施西甜瓜栽培研究。E-mail:287972839@qq.com。
通信作者:张长远,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设施瓜类育种研究。E-mail:597424458@qq.com。
甜瓜(Cucumis melo L.)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甜)瓜属(Cucumis)植物。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种植薄皮甜瓜历史较为悠久,花都区赤坭镇东升村的雪梨瓜曾享誉广州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但是当地该薄皮甜瓜逐渐出现品种老化、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其渐渐消失,不复往日胜名。直到2018年东升村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开始重新打造东升雪梨瓜品牌,将品种老化的品种银辉换成更适宜的新品种美浓,村民经济收入达到100多万元[1]。引进筛选适宜当地优质薄皮甜瓜品种,对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地区农产品优势,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汪洋等开展宁夏设施夏秋茬13个薄皮甜瓜品种筛选试验,筛选出6个适合品种[2]。李琳等开展北京地区春大棚9个薄皮甜瓜品种引进与筛选研究,建议农户选择京香16进行种植[3]。李婷等将绿皮、白皮、花皮共3种类型14个薄皮甜瓜品种进行分析比较,筛选适宜北京设施种植的不同类型的高品质、高产量的薄皮甜瓜品种[4]。兰振通过栽培试验对比分析了引进薄皮甜瓜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分别筛选出适宜抢早型、观光采摘型、批发型经营模式的优良品种[5]。广州地区乃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水果消费大市场,气候条件、消费习惯和耕作制度都有当地的特点,筛选适宜的薄皮甜瓜品种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本研究为筛选适宜广州地区春季种植的薄皮甜瓜品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美浓、皓玉、墨玉羊角等共25个薄皮甜瓜品种的产量性状、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等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宜广州地区不同时期栽培种植的高产优质薄皮甜瓜品种,为广州地区发展薄皮甜瓜产业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场地与材料
试验地点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试验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供试薄皮甜瓜品种信息见表1。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用地为新改良的沙性土壤,地力均匀。田畦宽1.8 m,其中畦面宽度1.5 m,高度0.3 m,长度10 m,各田畦施用基肥:有机肥60 kg,复合肥 1.5 kg,硫酸钾1 kg,花生麸 2.5 kg,并覆盖地膜。2019年2月18日采用50穴育苗盘育苗,并于2019年3月19日瓜苗3叶1心移栽。采用单行种植,株距0.4 m,行距1.8 m,每田畦为1个小区,面积18 m2,种植20株,采用趴地栽培模式,昆虫授粉,4~5 侧蔓时摘心,每株留6~7个果。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个品种每个重复随机取3株进行统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结果成熟期测定每个品种结果数、均匀度(果大小均匀≥90%以上为上、70%≤果大小均匀≤90% 为中、果大小均匀≤70%为下);
(2)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3个重复,用天平测量单瓜质量(果型大小:果实质量≤0.5 kg,为小果型;0.5 kg≤果实质量≤1.5 kg,为中果型;果实质量≥1.5 kg,为大果型),每个样品测量1次,并计算平均單果质量,估算小区产量。
(3)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用刀纵切平均分成两半,使用刻度尺(最小刻度1 mm)测量切面纵径和横径,皆选择最长处测量,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纵径/横径)、测定种腔长和宽,每个样品测量1次。选择果实中间部分位置测量果皮厚、果肉厚和果肉硬度,果皮厚和果肉厚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个样品测量1次,果肉硬度用硬度仪测量,硬度测量每个样品重复3次。
(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被认为是对水果品质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6]。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经常会采用折光仪法[7]。成熟期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成熟果实,选择果实中间部分果肉的果汁,测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选择果实中间部分贴近果皮1 cm内的果肉果汁测量边缘可溶性固形物,每个样品测量1次。所用仪器为日本爱拓PAL-1数显糖度计折光仪。
1.4 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和输入使用Excel 2010,数据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和DPS 9.01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出苗率比较研究
由表2可知, 试验的25个薄皮甜瓜品种中,出苗率最高的品种为博洋6和嘉年华,均为10000%,博洋6、嘉年华、博洋62、冰翡翠6号、墨玉羊角、花雷3号、博洋71、玉脆这8个品种出苗率达到90.00%或以上。出苗率情况最不好的品种是美浓,只有56.00%。 2.2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产量比较研究
由表3可知,早春栽培的25个薄皮甜瓜品种中,不同品种单果质量和产量差异明显,平均单果质量在0.31~0.73 kg之间,单果质量最高的品种是墨玉羊角和白山蜜一号,最低的是黄金蜜。均匀度方面,比较好的品种有博洋7、博洋71、玉脆、玉脆、昊丰金龙、冰翡翠6号、花蜜8号、天津八棱脆、特长羊角脆,均匀度比较差的品种有墨玉羊角、丰蜜羊角、黄金蜜、金辉2号。单位面积产量第一的嘉年华高于产量第二的特长羊角脆38.22%,而玉脆产量只有1 555.20 kg/hm2,产量最低。所有品种产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