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可导致反复喘息和哮喘,被认为在哮喘的发作和加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相关机制十分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RSV本身结构及感染后引起的机体细胞和相关因子的改变、信号通路的激活等。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学生初中学习阶段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两极分化。以初中数学的学习现象为例,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以及对策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学习;两极分化;初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992-7711(2021)18-081  为缓解两极分化的学习现象,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成因,通过分析进行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以
目的探讨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呼吸系统受累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5年1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12例AAV患儿的门诊和临床住院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2例患儿中男3例,女9例;平均年龄10.35岁。11例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其中2例为药物继发性血管炎,分别为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
随着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生存率的提高,SLE患儿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针对HRQoL的评估中,对SLE患儿而言,特别重要的方面包括疲劳、疼痛、学习能力、自理能力、社会及家庭生活、获得性依赖等。已有研究表明,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经不同途径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早期免疫学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尘螨致敏的学龄期哮喘患儿78例,分为皮下免疫治疗组(SCIT组,37例)、舌下免疫治疗组(SLIT组,41例),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监测血清屋尘螨特异性IgE(sIgE-d1)、粉尘螨特异性IgE(sIgE-d2)、屋尘螨特异性IgG4(sIgG4-d1)、粉尘螨特异性IgG4(sIgG
目的掌握早产儿肠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定植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医院感染脓毒症的符合情况。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入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胎龄<36周、入院年龄≤24 h、住院时间≥14 d的早产儿,出生第1、3、7天采集直肠拭子行产ESBLs耐药菌培养,之后每7 d采集1次,至出生第28天或出院,同时收集临床资料及血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
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养成学生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备受重视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方面,物理知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时候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与主动性;另一方面随着教学改革持续深入开展,物理教学在关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加强重视对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癫痫幼鼠Toll样受体4/高迁移率族蛋白1(TLR4/HMGB1)基因表达及慢性期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将出生21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模型Ⅰ组用海人酸(KA)诱导癫痫发作,模型Ⅱ组在应用KA前2 h腹腔注射LPS。观察幼鼠癫痫行为学表现并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癫痫持续状态(SE)后3 h和24 h各组大鼠海马TLR4和H
期刊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新型免疫抑制剂和生物靶向制剂的研发,SLE治疗模式悄然发生着变化。围绕治疗目标的优化治疗基础渐进形成。曾视为里程碑治疗的糖皮质激素(GC)以及合成类免疫抑制剂联合GC的模式在优化治疗中获得新解。生物靶向主导的免疫治疗也同时融入其中。在疾病机制不断探索和优化治疗理念随之更新的进程中,治疗去GC化准则已是临床医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对此谈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