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真正“自主”中快乐学习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自主学习,则需要教师能调动学生广泛参与,优化教学设计,将自主学习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还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和进行知识积累,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广泛参与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是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理念并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主是合作与探究的基础,没有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就无法进行。那么,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得到落实?就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听课体会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自主学习需要调动学生广泛参与。
  学习,说到底是每个学习者的事。教学活动的立足点都应该在全体学生身上,使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确定符合自己能力的发展目标,从而使个性得到了应有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他们的学习基础、生活经历等影响着阅读理解的水平。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广泛参与。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再好的教学设计都会落空。然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就某一问题展开的对话、探究中,主动性强、参与踊跃的总是那么几个性格外向的同学,而其他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做旁听生。这种只照顾少数学生而让多数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难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兴趣,无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再把教材读薄。教学设计要突出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依据这些教学思想,语文教学设计可以采用板块式、主问题的教学思路。一节课可以由几个板块构成,设计怎样的教学板块,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定。比如《雨霖铃》的教学由赏意境、赏语言和赏风格三者环环相扣,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要优化简化学习过程,突出学习重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增加太多内容而忽略文本,以致对课文的赏析蜻蜓点水。比如《声声慢》的教学在定愁调、赏愁象和析愁因三者之中,可以把重点放在赏愁象即赏析意境,其他两个点到理解即可;要把握好课堂节奏,教师尽量少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还有,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我们往往力求尽善尽美,唯恐课文所涉及知识没有讲到,但在实际讲课中就会感到课时紧张,完不成任务。另外,课堂导入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文本,激发兴趣,但有的老师却花费时间太长,导致真正用于文本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实际上,一节课不可能把什么都讲到,不可能拓展延伸很多内容。比如有老师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中,讲了课外许多孝顺父母的故事,又是播放《感恩的心》歌曲,撇开文本一味拓展延伸,占用了学生品读、鉴赏的时间。看似热闹,实际上缺少对文本的学习和理解。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占主要时间,教师的责任就是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三)自主学习需要贯彻学习的各个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效果最终要看学生知识和思想水平、思维品质和各项能力的提高。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阅读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读”,要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如果学生没有深入文本学习就讲解大量背景材料,就会造成先入为主;或是提出一个问题,随即让学生回答,学生的思考、分析和理解就往往不能从文本出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语文课堂应该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想,此外还应该有学生陶醉其中,静心品读的场景。比如古诗文阅读,一定要注意诵读,通过学生初读、教师范读、配音听读等形式贴近文本,反复品读,感受意境,创设氛围。
  阅读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思”。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思”,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发现,学生才会有产生乐趣。提问的技巧在于教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围绕主要问题,层层深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新知。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少教师往往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及大量的提问,使得课堂看似热闹却让学生失去应有的思考时间。课堂设计中虽然有诸如“学生思考”“讨论”等环节,但教师总是不断引导与提示,甚至干脆直接讲出答案,学生根本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谈不上自己的严密思考和独到见解。
  (四)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和渊博的知识积累。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却不愿或不敢让学生自主提问,只是满足于课前教学设计的几个问题。这样做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或是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实际上,学生的积极性一旦真正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探究的问题有时也是很有深度的,这就要求老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民主对话,而“对话”就可能超出课堂“预设”,超出教师的理解及教学设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学情的变化往往是教师难以预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相关知识、丰富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比如学生在阅读中提出了有关其它学科的问题,尽管不一定都要在课堂上解决,但也应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的探究意识,绝不能以超出教材内容或非教学目标而否定学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是一条潺潺不息的小溪。一个语文教师如果知识渊博,对教材理解把握准确,那么他对问题便会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这些分析才更可能打动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比如《雨霖铃》的教学,为了让鉴赏尽量富有诗意,在教学设计中补充相关诗句,比如有关杨柳的诗句,有关写秋的名句,还有古代有关诗论,拓展了语文知识的广度,增加了教学内容的深度。
  (五)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
  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漫无目的的课堂自学。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承担起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责任,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热情。另外,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精要的讲解。在关键处、疑难处、生僻处还是需要教师的精要讲析。因为并非所有问题都需要探究,教师精要的讲解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便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以便更有效学习。比如学到《荷塘月色》中《西洲曲》的句子,可以介绍一下南朝乐府的特点和这首诗的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此处的引用对表达作者感情的作用,增加了课堂的情趣。
  总之,自主学习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重要体现,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特别关注并保证其实现。学习应该是让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与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语文学习更应让学生感受乐趣。被动的学习绝无快乐而言,因为他们没有自主获取成功的喜悦。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处于自主而快乐的状态,才会表现出主动与专注,思维才更活跃,学习才更高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
其他文献
<正> 民族语文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民族语文工作,是促进各族人民的团结,体现和实行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各民族文化,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和情趣的同时,有时也会成为危险的潜在杀手。马路上飞奔的汽车突然狼烟滚滚;静默停放的汽车不经意间在熊熊大火中&#39;自焚身亡&#39;。面对突
有内眦赘皮而单纯行重睑成形术,术后效果欠佳。在重睑成术同时,通过改进以往Z成形设计,增加Z字两臂的长度来纠正内赘皮,并使重睑线与Z纵轴自然妆症的术后能有效地消除内眦赘皮,增长眼
<正> 传说据《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记载:(赫哲族)是金兀术的后裔.据说,早年金兀术和岳飞打仗,金兀术的人马兵败退到松花江边,准备乘木筏顺水而下.因为当时人马众多,前后
【正】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辽阔、江河纵横、湖泊星布、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望无际芦苇荡,野生药材遍山岗的富饶美丽的地方。近期,境内又开辟了连环
<正> 50年代,日本出版了一套多卷本的《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它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著名东洋史学者池内宏博士负责监修,旗田巍编辑的.这套《李朝实录抄》传到中国后,对
一、争议的始末 1987年5月,我以《萨满教与伊玛堪》一文,参加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同江市召开的学术会议.我的目的是以我论文中的观点,到这次会上做一次
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在创造目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创造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创造的高层次的阅读审美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适应语文教学改革,全面体
黑龙江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令第十五号 《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已由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一九八八年一月七日通过,自一九八八年三月一日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