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ple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深度学习”、“以学定教”为理念的教学模式。综述了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建构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2S-5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中三个课例,分别进行了基于“实验探究”、“建构化学思维方法”、“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实践,通过调查访谈、测验等方法研究得出结论:翻转课堂能促进知识、能力、价值观三个维度核心素养的发展,尤其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1-0002-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1.001
  一、研究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素养 [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培养。
  目前对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吴刚 [2]、吴静泓[3]、孙文忠 [4]等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对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调研后,认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知识分为基本化学语言、微观宏观概念、元素知识和物质变化与守恒等;能力可分为处理信息的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价值观则包括绿色化学思想以及科学态度。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 [5]。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师生关系,优化教学策略等。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将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6]。信息技术时代的高速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
  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薄弱。教师往往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的认知需求,更不会据此去设计驱动问题和教学过程,导致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7]。
  二、研究基础
  通过综述国内大量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笔者发现已有的研究以知识导向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能力、素养的培养策略。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较多
其他文献
摘要:以“分子间作用力”教学为例,通过问题设置和实验探究营造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氛围,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运用图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联系宏觀物质性质和微观结构的桥梁  关键词:分子间作用力;问题驱动;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4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
摘要:科学风险认识和学生决策能力培养是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维生素C的探究”的教学实录,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基于科学风险认识设计高三化学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决策能力,形成对化学的科学认识。  关键词:科学风险;认知;决策能力;科学认识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4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
关键词: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概念  离子方程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语言,其书写规则早已形成了一种经典的模式,一般有“四步法”和“三步法”两种书写方法。相应地,教师们也常把教学设计的重心放在为如何将一种基础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依据一定规则转换成另一种高级化学语言(离子方程式)。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掌握一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能,不足是不少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摘要: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利用是近代化学的一个重要事件。作者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以这一探索发现过程为线索,适当引入化学史的教学,对新课程改革中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做出尝试。  关键词:原电池;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史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9-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对化学课程和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化学概念是构建化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以分子间作用力内容为例,比较中美主流化学教材在概念建立、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呈现的异同,为概念教学和新教材修订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中美化学教材;分子间作用力;概念教学;比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4-0007-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摘要:以酒精为例复习“燃料及其应用”,在生活应用中感知酒精燃料,在实验操作中制备固体酒精,在乙醇汽油应用中体悟利用效率,在新型燃料探索中开发未来能源,以真实的应用情境彰显化学的学科价值。  关键词:学科价值;酒精燃料;应用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0-0073-04  中图分类号:C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
摘要:以“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教学为例,通过问题导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提升学习能力,为实现课堂创生进行探索。  关键词:问题导引;设疑;激趣;释误;创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8-004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15  课堂创生[1]应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定的
摘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原理,指向核心素养的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和自主学习,收获师生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自主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11-0079-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11.020  一、研究背景  在我
摘要:高阶思维包括分析、评价、创新,科学探究是一项重要的化学核心素养。以混合气体中CO、H2、C02成分的探究为例,通过点评探究方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改进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推理性思维,进而通过化学实验探究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高阶思维;科学探究;CO;H2;CO2;成分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9-0076-02  中
摘要:化学平衡思想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工具。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常见误区,作者遵循先设计作业目标、建立作业框架,再选编试题、汇总形成作业,最后批阅反馈的作业设计流程,进行了“化学平衡思想理解与应用”高三复习课的作业设计。  关键词:四环节法;高三化学复习;作业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2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