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中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调查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黔南州三都水族地区进行体育课程现状调查,以三都水族地区中学为调查对象,分析三都水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问题,并结合当下黔南州的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对三都水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如何树立、利用教育价值取向,以促进黔南水族地区教育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三都县;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价值取向
  一、 前言
  三都位于黔南地区,是全国唯一一个水族聚居地,全县共有两所高级中学。借此,本论就以“三都高级中学”和“三都民族中学”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探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提出可参考性建议。
  二、 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主要通过检索CNKI搜集有关三都中学体育发展现状的文献资料。
  (二) 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与内容,通过与“三都民族中学”“三都高级中学”部分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取相关信息。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与讨论:
  (一) 体育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
  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这种价值和意义正是决定了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价值观的核心就在于体育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体育价值观与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体育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体育总体价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重视体育”和“轻视体育”这种观念上。关于体育的价值观当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价值取向类型:禁欲主义体育价值取向、快乐主义体育价值取向、重视身体发展与人格形成体育价值取向、胜利主义体育价值取向、重视社会价值体育价值取向、游戏主义体育价值取向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不同个体或是社会的体育价值观。日本体育课程改革,提倡“快乐体育”,通过娱乐和游戏让学生得到体育满足,从而消除学生精神上的紧张感,实现体育育人的价值。日本“快乐体育”实则是一种快乐主义体育价值取向的反映。
  (二) 三都地区中学体育教育价值取向分析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学校领导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越来越浓厚,学校的体育设施较经费的投入和师资力量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烈,渐渐在逐步形成“我要学”的发展趋势,这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都水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分为两种,一是将体育作为手段来实现体育之外的目的——手段论,对待学生身心发展和运动手段的问题上,均把学科本身作为重点,更主要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统一的、规范的运动技能。在对待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实现社会发展的问题上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实现和满足社会的需要。该类价值取向的体育教师严重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学生学习结构的可行性,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个性发展和身心协调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三都地区中学仍有不少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三段论教学模式。部分体育教师在教授100米跑的项目时,注重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起跑动作、快速摆臂动作等,并且反复练习、纠正。过分注重对统一运动技能的规范性,即使学生学会了100米跑的运动规范,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会成为运动员,在中学体育课程中要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快乐,而不是枯燥乏味地反反复复地练习,中学的100米跑仲,主要的是让学生喜欢上跑步、喜欢上运动带来的速度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这种以手段培养运动技能为目的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的。二是将运动自身和从事运动的人的发展作为价值取向为目的论。目的论的价值取向和的重点是运动和运动的人。强调的是主体要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参与到体育实践活动中,强调个体身心协调发展,重视将个体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经调查发现三都水族地区中学有部分体育教师偏向目的论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接纳新课改,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教育宗旨,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多种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例如采用音乐进课堂、课课练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这种目的论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迎合了当下课改的新要求,更加有助于各种课程模式的开发,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四、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校领导的体育观念越来越浓厚,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和师资力量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烈,逐步形成“我要学”的发展趋势,这对“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针对三都地区中学体育课程现状,还应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中学体育教育应回归现实生活,实现体育课堂真实生活的情境化转换。其次,更加重视学科本身的价值、人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民族体育文化保护意识,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注重民族传统体育进课堂,传承体育文化,尽可能选择以武术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借此打造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特色课程。最后,充分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开设民族体育微课程,逐步实现网络选课,充分利用互联网 ,打造民族地区精品校本课程。除此之外,中学体育教育应当积极转变体育教育价值取向,从原来的手段论,注重传授运动技能价值取向中跳出,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紧跟新课改的步伐,严格贯彻新课改目标要求,大力推行体育课程改革,建立体育新课改实施小组,组织体育教师参与新课改推行培训课程。其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树立“以人为本”教育宗旨不变,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始终。再则,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人性化,以健康的体魄为基础、以健康的心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学生运动发展的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三段式教学,更加重视體育学科本身的价值、人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最后,民族地区学校应尽可能地实现学校创收能力的最大化,在现有的水平上应改造现有条件,改造体育器材,一材多用,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易器材等。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能动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天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2009.
  [2]曹艳杰,胡安柱.基础体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研究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5(08).
  作者简介:
  林玉蓉,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也要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作为传授者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学,其后由学生进行自由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基础能力,而在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从而间接地训练学生的基础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游戏法时潜移默化的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对体育产生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平台,在学生的人生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面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之下,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也要将塑造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处理,彻底打破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让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做到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更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下面将重点就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
摘 要:五人制足球是国际足联官方认可的足球运动形式之一,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普及,随着中国大五联赛的开展,五人制足球在我国部分地区高校逐渐生根发芽,并在普及足球运动发展中做出了贡献。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整合、采访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首先进行分项分析,根据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四川省普通高校五人制足球开展现状影响因素。  关键词:十一人制足球
摘 要:队形队列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帮助小学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队列训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起到严肃学生态度的作用。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队列训练感到乏味,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开展队列训练的兴趣,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从
摘 要: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让学生明确心目中是非的标尺,并且能够树立基本的道德标准以及法律底线,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人生轨迹的选择中能够坚决不触碰法律的底线,坚持走在道德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学生人生的价值导向能够正确。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干巴巴地讲述一些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亲自去参与课堂研讨,微课教学法是集合了趣味性与实例情景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鱼胆中毒的治疗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65例鱼胆中毒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28例,透析时间3~6 h;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