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绘本的创作性——以莉丝白·茨威格《夜莺》为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jq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莉丝白·茨威格在水彩插画史和绘本史上都是一位里程碑式的画家,该文研究茨威格作品《夜莺》的代表性和独特性.不同的画家对同一故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再现,对于在文本基础上的绘本创作也有自己的叙事节奏和画面表现.该文首先探讨茨威格梦幻风格童话的产生,其次从叙事性角度着手分析《夜莺》的故事与画面安排,最后分析其创作独特的趣味性.
其他文献
昆剧中的服饰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并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该文聚焦多版昆剧《牡丹亭》的服饰特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场景、不同剧目背景下服饰造型的异同点,总结出昆剧服饰造型的设计寓意及其与剧情表达之间的联系,推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葛饰北斋的创作风格对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唯一一位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百位世界名人”的日本人,葛饰北斋的艺术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他的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令人叹服.
梦境感是画面带给观者的一种感受,既真实又有悖于常规.以超现实主义为例,超现实主义绘画主张将现实与梦幻紧密结合,摆脱常规思维的限制,意在为观者打造一个独特的超现实世界,因而超现实主义作品大多具有梦境感.除了超现实主义绘画,还有许多作品同样具有梦境感.不同于抽象绘画的神秘,具象绘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直观明了,能够让观者有迹可循.基于此,该文作者以某些画家给人以梦境感的具象作品为例,探索梦境感在具象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学习画家如何创造梦境世界.
本文分三节内容,来分别论述新时代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的群像组合、人物关系及戏剧冲突营构特色,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力求全面、立体、明晰地剖析该类型创作中“法律人”形象的建构策略.
短视频所包含的日常生活的有趣性以及人们对有趣的欣赏,是确立短视频在数字市场上价值的内在因素.通过在场性、表现性、戏剧性,来讨论短视频作为新的媒介技术条件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独特形式,以及短视频所具备的表现力和美学风格.短视频风行现象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对生命情感和生活意蕴的想象,在“内在空间”的表达上和“私人空间”的观看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路径.
技术与艺术一直以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相互引领.部分相关技术的进步源于先锋艺术家的不断尝试.媒介技术的进步促使艺术欣赏从调动单一感官逐渐转变为追求多感官协调的沉浸体验.新媒体交互装置艺术超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将作品内容与整个空间紧密关联,让观者置身于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渐渐忽视了时间、空间和自我.沉浸式新媒体装置艺术体验的出现改变了大众对以往艺术作品的认知,让观者的角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使其沉浸到艺术创作中,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和创作者,与艺术家共同创作.该文以国内一些新媒体装置艺术作品为例,研究沉
该文以生命教育题材绘本《外公》为例,首先阐述绘本是生命教育的适宜方式;其次分析生命教育绘本内容分类,根据分类引出绘本《外公》亲人亲情类生命教育绘本的主题,通过绘本主题、内容和形式语言,探讨隔代亲情、画面节奏和语言形式对于儿童理解生命与死亡的不同作用;最后指出该绘本在创作形式方面采用一种平静温和的形式,使儿童在温暖平静中体会忧伤,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含义,对于生命教育类儿童绘本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清人龚自珍饱读经史,且以诗名文采闻名于当世,但其金石收藏鲜少为人探讨.从龚自珍的诗文与同县后学吴昌绶的《定庵先生年谱》记载可知其金石碑帖收藏,《宋拓兰亭定武本》为龚自珍金石碑帖收藏之一.龚自珍旧藏《宋拓兰亭定武本》在清代史料文献中,如顾千里、沈树镛以及叶昌炽皆有对龚自珍旧藏的题跋或记载.该文将根据龚自珍诗文与史料记载中的题跋,从当时的碑学兴盛背景下看待《宋拓兰亭定武本》的观点、意义以及此拓本的流传.
该文从宋代建盏生产的时代背景出发,探析传统建盏文化特征在器物审美形式上的表现,采用实物考证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造型、胎体和釉色三个方面进行审美解读;把宋代文化特征与建盏器物设计的审美表现结合,探析时代背景下建盏器物审美表现呈现出的时代文化内涵,剖析民众和匠人的情感意识与审美取向.
我国山东青州地区佛教文化历史悠久,佛教塑像集中分布于驼山、云门山一带.驼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斧凿雕琢尤为精彩,彩绘佛像部分设色精美.但由于石窟内部彩绘面积不大,且修缮保护相对欠缺,近年来彩绘脱落现象较为严重.该文旨在运用跨区域彩绘保护修复技术的比较和分析方法,以青州驼山石窟为主要对象,与武威天梯山石窟作横向跨区域对比,与重庆大足石刻作纵向跨区域对比,以期在石窟彩绘保护修复这一方面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异中寻同,为驼山石窟造像的彩绘修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