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由小学中年级段升入高年级段,除了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也趋于成熟,因此高年级作文教学对学生要求也是日益提高。从不少学生的习作反馈来看,高年级作文,写人尤其是亲情类的文章,学生总是不容易抓住要点,颇有无从下手的意味,又或者是写出来的文章平淡如水,难以激起读者尤其是批改老师心中的波澜。
  我们总说,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可是孩子们的真情实感从何而来?他们几乎每天两点一线,早上到学校、下午放学回家,连路上的风光都成了过眼云烟,即使有精彩也会一掠而过,又谈什么由感而发?甚至很多孩子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是少之又少。于是孩子们害怕写作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即使是在情在理,也不能成为孩子写不好作文的挡箭牌。其实,孩子们只是被太多的爱给浸润和包围了,使得他们看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父母的每一个爱的细节,都值得放大和深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尝试用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掸去心灵上的尘埃,让他们能够直视自己的内心,直视父母与自己的相处中点点滴滴的亲情。
  于是我在一节作文课中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听、说、思、写交杂在一处,汇聚在一起。整个课堂氛围静肃,孩子们都能够透过课件中的一条一框,去反思,去感悟,去升华。
  一、情感铺垫,引人深思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词汇量和大量的写作手法,所以写好亲情类作文的基础是毫无问题的。但是我在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类作文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其积极性甚至不如写赏景类的作文。归根结底还是孩子们缺少用心的观察。所以第一步我准备了一节感恩父母的主题队会。
  一开课,PPT就依次展示了关于自己父母的十个问题,不能回答的学生坐下。孩子们在沉默中一个个坐了下去,他们当中有些孩子连父母的出生年月都不知道,更别说父母的喜好。他们想到平时自己的生日有父母、祖辈帮助庆祝,而亲人们却极少谈及自己的生日;他们想到平时自己挑三拣四,嫌弃一桌子菜不合胃口,而亲人们却很少将筷子伸向自己喜好的菜;他们想到每天辛苦上班接送自己,亲人们却得不到孩子一句“辛苦了”,反而换来的是各种抱怨……从孩子们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们已经开始反思,开始产生羞愧的情绪。当然这才是第一步,但却是很关键的一步。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审视自己,那么对他的所有的情感教育都将是空谈。
  二、情感积蓄,伺机引导
  在孩子们都陷入沉思的时候,我们趁热打铁,观看了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family》。虽然只是一部短小的动画,仅有字幕和音乐,但是收到的观看效果却是超出我的想象的。当孩子们看到代表父母的那棵大树渐渐地压弯了腰,而表示孩子的小树苗得到了茁壮的成长时,孩子们的表情更加专注了,仿佛眼里有什么在闪烁。
  此时,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情感已经积蓄到一定的程度,仿佛火山即将喷涌而发。但是,他们需要一个契机。因此,在下一个环节,我给同学们读了一封小朋友写给妈妈的信。信中提到的每一个细节,难道不是我们孩子生活中都拥有的吗?一想到现在拥有的是多么美好,一想到现在拥有的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失去,孩子们的情感再也抑制不住了。我看到了几个孩子匆忙地从书包里往外翻纸巾,掩住眼角,还有更多的孩子是眼含泪光,默默抽泣。
  一封别人的书信就能勾出你的眼泪,那你自己难道没有话要对爸妈说吗?此时的沉默不再是不谙世事的回避,而是待发的情感积蓄。
  三、融于笔下,清水流长
  随着曹轩宾《好想家》的乐声响起,“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写话活动开始。原来害怕写作文的孩子,此时好像变了模样,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铺开本子,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好想家,想起妈妈说的话”,这一句句歌词给刚刚孩子们燃起的内心的拷问又增加了重重的一笔。
  “明明每天都跟爸妈见面,为什么他们对我来说却是如此陌生?”“我突然发现妈妈眼角的皱纹好像又深了,可我记得她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子啊!”“爸爸头顶的发量渐渐变少,昨天我还笑他地中海,可是现在我却觉得心里好酸。”……到了此时,孩子的笔下,流淌的再也不是化用他人文字的生搬硬套,而是真情,是他们切切实实内心的想法。你看,那滴裹在字上的泪珠,正微微地颤着,多么像孩子纯真的心灵啊。
  一节课结束的铃声在此时响起,却充满着突兀。孩子们第一次有了执笔不停、文字流淌的体验。他们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抽泣着,却用手中坚定的笔,写着埋在心里多年的言語。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批评他们冷漠,责怪他们无情。对他们那些干巴巴的作文表示痛恨。可是,我们给他们抒发感情的渠道了吗?孩子们的感情是那么纯真,只要一丁点儿的拨动就能产生震颤整个生命的强音。
  亲情类的作文确实难写,因为不真实则不足以动人心弦;亲情类的作文其实并不难写,因为亲情是孩子们每天都会接触的、与生命生活相融的珍贵体会。所以,不妨试着给孩子们设下一层浅浅的铺垫,让他们用郑重的脚步走出坚定的声音,让他们用生动的笔墨写出真情的最爱。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达成《新课标》的规定呢?  我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散文内在的
期刊
【摘 要】  学生的作文因文采而精彩,当学生能够在不断的写作中掌握真谛,形成能力时,就能够铸造出更多的精彩的文章。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开展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文采,让作文不再是一个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中 写作 能力 培养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困扰广大学生的一个问题。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文字变得更
期刊
【摘 要】  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途径。它题材单一、内容精短、选材角度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精心选择落笔点让“小练笔”练得扎实有效。  【关键词】  情感碰撞 随文练笔 读写结合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为一片精彩的课文而慨叹,同时又不时地为学生的不会写作而烦恼。其实
期刊
我有幸接到了市级教科研课题《“群文整合阅读”有效策略的研究》研究课任务,授课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7课《古诗四首》。  这个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分别是两篇精读课文《古诗四首》《为学》和一篇略读课文《沉香救母》,包括了古诗、古代散文和神话故事。在单元目标中这样描述:教学这一传统文化单元,在继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重点培养学生把握诗意、想象诗境、体会诗情的能力,使学生从小接触祖
期刊
【摘 要】  幼儿是人类思维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在此阶段中,幼儿本身的心智与认知等各方面均不成熟,故绘本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图画,将更容易给幼儿心灵与视觉等方面留下深刻记忆。而幼儿对社会、人生以及生活的感情亦能就此得以充分激发,而这样的作用是简单的黑白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关键词】  绘本阅读 幼儿教育 助力成长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得绘本这一幼教资源于幼儿园中的使用也越来越
期刊
作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学积淀,才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普遍存在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加上平时没有积累写作素材,作文内容空洞等问题,导致文章结构出现问题,内容脱离实际,影响了文章的质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顺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指导学生积累新鲜贴切的写作素材  文章写作通常是围绕一个话题对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因此,阅读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着意于营造一种“静默”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深度解读课文,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默读  关于语文阅读的研究,学术界自9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新课改以来,更是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通过知网以“初中语文阅读”为关键词进行
期刊
【摘 要】  游戲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园游戏课程离不开教师的设置与开展。历史的事件往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因此对幼儿师范院校游戏课程设置的研究对当今幼师课程设置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三所本土幼稚师范幼儿师范院校游戏课程的分析,得出古代陈旧的教育观、儿童观;冲突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大背景以及游戏理论初步形成尚未产生广泛影响等原因导致游戏课程不被重视。最后提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
期刊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口语交际教学,而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样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一个方面。要寻找一条适合学生实际的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策略是需要努力探索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策略与方法 口语交际教学  “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是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景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应对、倾听和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进行人际交谈时的素养能够
期刊
【摘 要】  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是以后作文训练中的“序曲”,这第一步“曲”进行得如何,与学生以后的作文能力休戚相关,因此,扎实、有效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尤显重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从“说话材料”“训练方法”“评价手段”三方面科学优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说话材料的“五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话材料选择时,更注重面向学生的生活、学习世界,只有亲切可感的材料,才能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