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in_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复习活动是对已学内容的再回顾、再组织、再应用和再反思。其区别于新授课的显著特征是具有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反思性。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复习却始终是教学中一个必要环节。复习仅仅是知识的再现吗?一般教师的回答应该都是否定的。我们在复习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可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目的。
  
  一、关注基础性
  
  复习课应注重“双基”的落实,即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这其中,基本技能的形成依赖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本技能的培养起着铺垫的作用。因此,复习虽然不同于上新课,可加深难度,更加灵活,但仍不可以忽视基础知识,也就是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回忆。只有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谈得上数学技能的掌握。同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认真复习可以查漏补缺,是一种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四点值得注意:
  1.针对全体学生,梳理基础性的重点知识、重点内容。
  2.针对个别学生,弥补缺漏知识。
  3.针对重点知识,反复、重点复习(不要误认为教过了,学生就会了)。
  4.以题为载体,复习概念、知识,加以巩固。
  
  二、构建结构性
  
  数学复习课要加强知识内容的沟通。大体上来说,复习中知识内容的沟通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教师在复习中不仅要把握知识的横向沟通,即把相同前提下的几个知识点进行对比复习,而且要将知识进行纵向沟通,与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比较,最好结合成一体复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同时也可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1.前后知识的串联。
  2.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3.渗透前后内容的综合应用。
  例如复习一次函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在一起,并向其中渗透数形结合、数学分类思想方法等。
  
  三、拓展应用性
  
  复习中,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创新的理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练习题的复习要运用一题多拓的形式,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切忌就知识复习知识,就题论题,满足于会解层面上;其次要引导学生一题多变,深化思维的灵活性,防止简单机械和单调的重复劳动,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再次,要提倡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独创性;再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运用逆向思维去探索问题的结论,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最后,还应关注单元内的拓展,关注单元与单元间的拓展,关注学科的应用,关注代数与几何间、数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应用,关注数学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四、突出专题性
  
  考试中的中档题和较难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集中在初中阶段的重点内容部分,如方程、函数、统计与概率、解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揭示知识内在规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等,应用、开放、探索等题型是重要的载体。对于这些重点内容就不能做一般复习,要有所侧重,要打破章节、学科的界限,加强联系。可以按知识专题和热点专题组织复习,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安排课时,确定每课时的主题。
  2.主题目标要明确,体现达成度。
  3.每个专题中体现层次。
  4.每个专题中体现综合拓展。
  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复习分三个专题(单元式复习)
  (1)不等式的概念,解不等式技能掌握(突出对概念的理解,技能的掌握)。
  (2)不等式与数轴综合应用,确立解的变化(突出分类讨论,运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思想)。
  (3)不等式在生活中应用(突出根据生活背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五、体现层次性
  
  虽然数学复习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再次研究,是特殊的数学学习活动,但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多,所以也应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复习。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要体现层次性。
  1.每课时与每课时的层次性(突出从概念到技能到应用到解决问题层次的提升)。
  2.复习课内容每个板块间的层次性(突出每堂课中由学生已有知识向未有知识的提升)。
  3.每课时每个板块内容间的层次性(突出知识、技能、应用中同样有不同的层次)。
  
  六、发挥自主性
  
  “自主”指学生自己做主,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这样就要求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改变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所以教师在复习中就应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如让学生尝试梳理知识结构,复述知识背景(构建框架图),理出存在的问题,自主性理解问题(如何读题),自主性测评(通过课外练习反馈)等。
  
  七、反馈及时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反馈是学习的基本要素。它对学生的学習情况和行为习惯有着很大影响。由于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把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按照时间的流程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圆满完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反馈的信息,及时而适度地进行调控。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复习课的反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反馈。
  1.课堂内反馈(讲练结合)。
  2.课后反馈(配套练习反馈)。
  3.滚动性反馈(每天练习包含前面所讲主要内容)。
  4.单元结束及时反馈。
  5.单元结束后的二度反馈。
  教无定法,复习课也是这样。数学复习课,不仅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查漏补缺的阵地,也是学生温故知新,提高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意识的练兵场,数学教师只有很好地抓好抓牢这个环节,复习工作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获得双赢。
其他文献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说话训练常在教学中被忽视,导致多数小学生说话能力不强,更多的则是“敏于写而拙于言”。在当今社会交往中,说话能力已成为认定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新课程改
作文要不要模仿,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老问题。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以为这多少与教学研究中尚缺少从理论上加以闸释有关。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对作文与模仿的关系作一说明,以求教于方家。“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作文从根本上说离不开模仿,作文的本名应叫“仿作”,为什么呢?理由如下。    一、作文属于学生学习范围内的事    什么叫学习?广
摘要: 本文主要結合实例讨论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 不等式 数学解题 数形结合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高中教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农村高中 数学教育 问题 解决对策    我国在农村的人口众多,而且在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村数学教育和成人数学教育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较高素质的脑力劳动者,可以说我国农村的
本论文针对微波多通带滤波器和超宽带滤波器进行研究。在多通带滤波器方面,提出了多种新型的双通带滤波器和三通带滤波器,分别给予了实现。在宽带滤波器方面,首先对短路短截线滤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学生作文情感空泛、机械套作这一现象,从作文教学的主要流程,即价值判断、创作动机、指导方法、作文评价来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试图为当前的作文困境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情感 问题 对策    一    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突出强调了情感是文章的
摘要: 数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在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传统的教学思维,而这些与学生现有的知识认知能力有着一定的矛盾。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授之以渔”?创新意识很重要。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创新 自主探究 情境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相对于文科类学科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加之现在很多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实行“填鸭式”教学,学生整天埋头在书海、题海中,久而久之,对数学的思维只剩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