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武当指尖化金刚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武汉美丽的汤逊湖,有一座武当会馆。今年49岁的蒋剑,是会馆的武术技术指导,也是武当玄武派第15代传人。前不久,他的专著《武当功夫秘境》如期出版发行。作为武当功夫传人,蒋剑的二指禅更是蜚声中华武林:他不仅练就了双臂二指禅、二指倒立蜻蜓点水,还能出神入化地演绎单臂二指禅功。
  五年练就单臂二指禅
  蒋剑的老家在湖北安陆北面的槎山脚下。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炼了他的体格和意志。12岁开始习武,从师于杨国友等多位名师,擅长二指禅功、气功及搏击术等,造诣颇深。
  1983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蒋剑,遇上了武术老师杨国友。
  杨国友是著名武术家温敬铭的学生,有几十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杨国友喜欢这位个头并不高,却执着追求武术的年轻人。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蒋剑系统地学习武术和硬气功。
  再之后,蒋剑读了大学,三年的时间里,他迷上了武当功夫,开始从理论上思考武术的内在性。老师常教的是体的“形”,而书上的理论知识多数强调抽象的“意”,蒋剑反复揣摩,明白了:武术乃是形和意的和谐统一。
  蒋剑开始钻研大量的武术书籍,运用传统功法的内功与外功相辅相承的辩证理论,创编出了一套关于二指禅的理论和练功体系。
  他开始习练二指禅了。蒋剑先练习二指禅内功的通指运气法,进而到外功的独臂功、大鼎功,再到内外兼修的金刚入座、倒卷帘等单操与组合操功,最后是二指禅拳法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4年,他练出了双臂二指禅;1986年,他练出三指倒立蜻蜓点水;1989年,他终于用5年的汗水与心血换来了单臂二指禅功。
  好武不斗狠
  大学毕业前夕,他的第一篇处女作《揭开“二指禅功”的奥秘》发表在1990年4期的《中华武术》杂志上。杂志社主编对蒋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接着在第五期插用了一整版图文,介绍了蒋剑“情系武魂”、学有所成的事迹。此时的蒋剑方才24岁。
  蒋剑有了一点名气,自然便也招惹了一些麻烦,来找他比试武艺的人也不少。这也许是所有成名武术家们都少不了的“考验”。1990年的夏天,蒋剑受聘于安陆市体委办的少年武术队,每天带少年在人民广场训练基本功,有位狂妄的青年围观,不但嘲笑蒋剑是在教“花功夫”,还存心挑衅,提出与蒋剑比试。
  不愿轻率动武的蒋剑极力拒绝。那青年满以为蒋剑是胆怯,是花架子,便肆无忌惮地取笑起来了。蒋剑忍无可忍,只好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是真功夫,便同意应战。
  二人马上来到一个大院僻静处。双方拉开架式,蒋剑并不紧张,他仅小开步直立,双手自然垂于体后,那青年则是马步双拳拉弓式。双方稍稍交换步法后,那青年猛扑过来,用直拳直捣蒋剑腹部,未等来拳触及身体,蒋剑侧身迎击——一个侧踹腿,击中对方的前腿迎面骨。那青年“哟”了一声,顿时脸色更变,坐地不起。蒋剑则拿起挂在树上的衬衫,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个星期后,那青年提着一大包东西来找蒋剑学艺。蒋剑见此人轻浮、霸气,不像个正派人,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
  45岁拜师武当派
  1997年夏天,武当玄武派第14代传人游玄德专门开车来到安陆,他要接蒋剑到武当山去传授武艺。
  蒋剑是游玄德认识了多年的武友。1991年,武当山举办武术大赛,他们一见如故。1993年6月和11月,武当山两次举办大赛都邀请了蒋剑参赛。这时,他和游玄德已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好弟兄。彼此都热爱武术,把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次,对方千里迢迢来安陆亲自迎接他,可见他们的武术交情不一般。
  蒋剑来武当山的第一个晚上就经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当时游玄德在武当山开办了武当三丰武术学院。
  夜晚的武当山安静得出奇,幽静中更添几分神秘。品茶之际,大家在游玄德的授意下畅谈武艺。这时武院的一个年轻弟子对蒋剑的武功产生怀疑,双方就切磋起来。
  武当武术是以内家功夫见长,对方也练习过散打。好在蒋剑对自己的功夫自信,他决定和对手比试比试。双方在场地上拉开架势,围观的武当弟子有20多人,大家都很好奇这场比武。在游玄德的示意下,比武正式开始了。
  对方先发制人,跨步前冲猛力对蒋剑使出了一个侧踹腿。敌动我动,蒋剑身体微闪,步伐轻移,后发先至一个弹踢击中对手,迅急贴近对方一个“老鹰掐嗦”锁住对手咽喉要害。游玄德连连喊道“好,好好!”,比武不到5秒就叫停了。
  这时,游玄德出场了。蒋剑有些在意了!蒋剑早就想和他试下手,但一直碍于情面不好开口。
  游玄德身高1.75米,体态魁梧,气质逼人。而蒋剑仅身高1.6米,体重也不足56公斤。面对这个老朋友,蒋剑也清楚要战胜他可能不容易。这次游玄德即兴主动提出要和自己切磋技艺,当然对自己来说是个见识武当功夫真面目的好机会。
  游玄德伸出右手,要蒋剑擒拿住他。蒋剑小心翼翼地双手扣住他的右手腕,他怕动真格的会伤及彼此的面子。此时,游玄德看出蒋剑的顾虑,说“没事,你尽管用力”。蒋剑听说后不再客气,用力去锁扣他的内关穴,就在蒋剑使用了7分功力时,游玄德一个化劲,右手如游龙般妙脱,反而变爪将蒋剑的来手扣拿。蒋剑这才从内心里认输,游玄德也微笑地住手了。
  第二天清晨,游玄德和蒋剑都早早起来,在武校内散步。漫步到一个香炉前,游玄德双手轻轻地将香炉推起离地尺许,对蒋剑说:你推一下试试。
  见状,蒋剑扎好步,双手用劲推香炉,可香炉只是晃了几下,不能离地。蒋剑顿惭愧,深深知道游玄德功夫远在自己之上。
  2008年,蒋剑在与游玄德游做了18年朋友后,他决定拜其为师,潜心学习武当功夫。
  在2010年7月的拜师仪式上,师父游玄德让他给众人露一手。于是,蒋剑缓步走到场子中间,安静地坐在一张椅子上,缓缓运气于双手的食中二指,聚气、注劲于两手指在体前撑于椅子上,收腹、双腿分次在身体两侧伸直,身体上提悬空,稳稳定住。这个二指禅的经典动作——蜻蜓点水,赢得了满场喝彩。在场的十堰电视台记者也恰好记录下了这段珍贵拜师画面。
  武当功夫有秘境
  二指禅功是指以单臂的食指和中指支撑身体,使人体成倒立状姿势的一种技法。会此技者从不轻易传人,习练成功者也寥若星晨。堪称为武林功法中的精品秘技!亦称“大力金刚指”、“点穴手”、“鹰抓擒拿手”、“剪指功”、“罗汉神指功”等。
  蒋剑在练习二指禅时特别注重意、气、形的全面锻炼,充分做到内功和外功相结合,动练和静练相结合,卧式练功和悬空练功相结合,快和慢练习相结合,局部训练和整体训练相结合,以及难和易结合。他练二指禅的通指运气法,进而到外功的独臂功、大鼎,再到内外兼修的金刚入座、倒卷帘的单操与组合操功,指功、拳功、脚功、推气、运气、聚气、内外合一勤练不缀。
  说时容易练时难,没有惊人的毅力是会半途而废的,其间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动作需要付出百倍的艰辛。
  每每练功后,蒋剑躺在床上,手指就会疼痛难忍,有时从睡梦中痛醒,那滋味像古人刮骨疗伤一般。功夫不负苦心人,双臂二指禅、单臂三指蜻蜓点水被他先后练成。
  蒋剑练成了二指禅绝技,且创编的二指禅拳法,填补了二指禅有功法无拳法的空白,并撰写了数十篇武术论文发表在有影响的多个武术刊物上。他撰写的学术论文受到众多武术爱好者喜爱。作为一代二指禅功法的继承人和创意者,他创作的二指禅功法阐秘,填补了中国武术史上一项空白。
  一袭黑衣,一身轻灵。行走似游龙潜底,腾挪若有影无形。在专著《武当功夫秘境》中,你会看到这样一个浑然仙家气派的武当弟子,蒋剑以自己30年循道悟道、修身修性的经历,向读者详细介绍武当功夫秘境。
  “习武是为了修身养性,也是强健体魄、防身自卫的需要。武术作为一种搏击强身技术,有严格的道德规范那就是——武德!每一个习武者要有高尚的武术道德修养,任何逞强斗狠的行为都有悖于武德的宗旨。”
  武当玄武派第14代传人蒋剑坦言:“自己习武过去是感觉武术很神秘,现在习武完全是健身的需要,也成了我毕生追求和挚爱。”
其他文献
拜访太极名宿郭福厚先生  郭福厚,1923年生于山东省,现居天津。当年因患三期肺结核医治不好,遂拜著名武术家李玉琳先生为师,习练太极拳,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又随师习练了形意拳、八卦掌、武当剑诸技,从此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郭老对太极拳的技艺和理论造诣颇深,现为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北京龙飞拳法研究会、澳门龙飞武术学会、南开大学武术协会及神户太极拳协会顾问,他还是武当山武当拳法特邀研究员、天津市武术协
期刊
推荐者语:这组文字,是外经贸大学武术协会中梁氏形意拳门人习拳之心语,虽非名人高论,但具是每位作者各自在习拳实践中的真实体悟。相信拳友诸君读后当有裨益,故愿为简评荐之。  拳静  王海云  随刘老师习拳多年,因我原属性情急躁之人,因此对静以及静带来的感悟是最多的。大一时开始接触形意拳。起初的印象就是五个简单的动作,每人都在安静的不断重复练习。乍一看去都是一样。但大家练习得非常认真,尤其是习拳多年的师
期刊
2014年6月13日-15日,第十二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广府古城隆重开幕。在大会期间,邯郸市体育局太极拳办公室主任杨宗杰主持各流派太极名家展示:1、杨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杨志芳先生;2、武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孙建国先生;3、吴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张全亮先生;4、孙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洪浩先生;5、和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和有禄先生;6、王其和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檀杏敏女士;7、杨式太极拳代表展示马伟焕
期刊
近日,张宝银先生给我寄来一本他刚编撰出版的《情系太极再续》一书。  张宝银何许人也?本书封面背处有一段话可说明:“北京《武魂》杂志2007年10期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宝银,山西文水一普通习武者,名不见经传,但酷爱拳术,勤于思索,每每将所得诉诸笔端,且不求闻达,唯求一表对武学之痴情。其文不喜滥话套话,人云亦云,往往直抒胸臆,常有独出心裁之语。编者观之,虽不敢言义理深邃,但仅从其生动活泼,确定是自己真实
期刊
日前,以“弘扬太极文化、传承中华武术,健康执政、健身为民”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暨武术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在海南琼海博鳌举行。本次比赛参赛运动员均为各省(区、市)副厅级以上干部和相应级别离退休干部,比赛项目包括太极拳、太极器械、集体项目等,共有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国家民委、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江苏等14支代表队121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该项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
期刊
4、沧县本,不分卷,无目录、款识等。河北沧州地区沧县:佚名氏,于民国二十年代创编,按地域称沧县本。此谱无封:面谱名,又无年份署名等记录(在沧县衍生本中有佚名编者序文),但沧县本保留了咸丰衍生本中两篇不见了年款和署名的序文。然而这两序内容除了无年份署名之外基本类同:于所谓《武备真传》二卷本的两篇序。初步断为沧县本引用的序文内容,是从咸丰衍生本抄录,同样与近年所谓新发现。者的“版本”,也应是同一个版本
期刊
27 一吻封唇  天色已黄昏,院外远处隐约传来了市井中人归家的一丝嘈杂。  望着西下的夕阳,被余晖映照得涂上了一层金光的孙如林,在痛苦中又感到非常地幸福。不仅是赢了这盘棋,得以在仝小姐心目中加了分;更让他回味无穷的是,那裙底莲足的轻触和摩擦。  在落日的霞光中,孙如林回想起刚才下棋时的桌底乾坤,感觉恍如身在仙境。心中兀自荡漾着阵阵涟漪。  孙如林一边回味一边思忖着其中的意味,不知不觉天色已黑。  
期刊
梁山,这是片英雄的土地,昔日108名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美名传。今日,他们流传下来的武功——中国四大门派之一的子午门,在走过了曲折的800多年之后,在子午门第二十一代掌门人宋义祥的带领下,使子午门武功蜚声武林,宋义祥,也成为这个时代武林中的弄潮儿。  结缘子午门  在梁山县城西北20公里,黄河岸边,有一个秀丽的村庄叫马那里,宋义祥就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干部,为人忠厚坦诚,因性格耿
期刊
编者:本文作者丁朝霞,1976年4月1日出生,女,回族。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第一批跆拳道运动员,曾拿过两届全国冠军。为跆拳道国家级健将,国际级跆拳道裁判员。近年来致力于跆拳道的示范、指导和推广,卓有成效。题图为丁朝霞跆拳道动作照。  总序  女性,相对在力量上、胆量上是个弱势群体,也是容易被袭击的群体。但女性可通过简单、实用的动作,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你知道吗?时髦女性喜欢穿高跟鞋,带胸
期刊
太极拳是传统民间武术项目,搞“太极拳统一”,则“推动民间传统武术活动”的愿望和性质就变了。历代想搞文化统一者不少,心机算尽,有贡献而无遗恨者甚少!  一、勿违常理  太极拳是武术,一个“术”字,决定太极拳和武术各门派不能统一!这和京剧、书法、宗教、信仰、民俗、穿戴等不能统一样;皆是社会文化常理!  太极拳是武学,“学”无止境,更决定太极拳不能统一。不同的太极拳派,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能量和信息!各有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