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谱之递嬗考(下)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沧县本,不分卷,无目录、款识等。河北沧州地区沧县:佚名氏,于民国二十年代创编,按地域称沧县本。此谱无封:面谱名,又无年份署名等记录(在沧县衍生本中有佚名编者序文),但沧县本保留了咸丰衍生本中两篇不见了年款和署名的序文。然而这两序内容除了无年份署名之外基本类同:于所谓《武备真传》二卷本的两篇序。初步断为沧县本引用的序文内容,是从咸丰衍生本抄录,同样与近年所谓新发现。者的“版本”,也应是同一个版本,足证这部咸丰衍生本被利用的普遍性。
  沧县本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分别取道光本:和咸丰衍生本部分内容,之后第三部分加入一部分当地武:术语句,而综合编辑完成的一部新创编的螳螂拳谱,内容除“前七后九”瞠之外,在“说略”内容中有:“连拳歌诀”中,即:有“四面八方打”(青岛与烟台有人改编为“《增补四面八方说略》”)、破骨打八瞠、返车打四瞠、螳螂打六蹚、行功歌诀、推送砂袋歌、气力歌、周身软硬歌等等,这些都是其它版本一所无的。另有沧县八极拳招式中的名称“买根”等记录,但此:谱无器械内容记录(在沧县衍生本的叙文中仍然有“说略”:的部分内容及“买根”语句等)。沧县本,是螳螂拳谱中极有:研究价值的一部拳谱。
  谱中开篇别有新意的“前七瞠;后九瞠”的介绍,可称谓:“前七后九螳螂拳谱”比较贴切。其前七瞠中的一、二瞠(见:书影附图三)。
  :
  所谓“前七后九”中的短打歌诀,通过与道光本比对,其一中头、二、五趟相同,六、七两趟有类同句,三、四两趟各有一、二句类同,其余与老谱没有关联。然而“后九趟’与道光本、咸:丰衍生本中歌诀无涉,但其利用了原歌诀中的一招半式的语:句,就是说把原有一句完整歌诀割裂开来,选取四字句招法名称之后,再添文字重新组合一句所谓的新“歌诀”。再后从“双:手带”至“撑磨”共二十个名称的讲解,(除拦马,倒提杆,打腰眼等古谱字句以外)其它部分是当地的东西。后部分是咸丰衍生本中相同和类同的歌诀的讲解,并有所变化和创新,即“短打要论”、“翻车轱辘锤六六三十六”、“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柔”、“七势集连拳总是十八凑”;“手法总论”等名目。这部分有名目,然而无咸丰本实质性歌诀名称的文字,即无原歌诀文字只有说明。“连拳歌诀’等是此谱编者自身感受的技法理论,属于“说明”的内容,其它版本无此内容。最重要一点是咸丰本中的谱名“《“重订罗汉行功短打”诸条歌论》”,在此谱内容的正文解说咸丰衍生本的内容的位置中依然单独的收录,可证明编者采用了咸丰衍生本。
  原来编者对短打歌诀和其它歌诀的使用及讲解,专有“说略”一项,其所解读的错对参半。尤其对“野马上槽”的技法解说讹误偏大,比如:“忽又野马上槽取其脚腕,俱是大开大合,冷出冷入,即重围突群之法也”。然而我们螳螂拳师传授的是:跳起上劈下踹对方,手脚齐上才能产生“野马上槽”“险上险”之“重围突群之法”的效果。“取其脚腕”,于理不通,又与全段的“说略”(即解说)不合,理论与实际两拧,可见“说略”的错误之一斑,其他不赘述。
  民国时期(约上世纪20年代),此谱流入烟台地区,个别拳师有所传抄并改编收存。而当今门内人仍然分不清传递和源流关系,把“前七趟歌诀”,当为烟台某拳师家传,并且美名其曰:“其题目为‘增补短打九九八十一化歌诀’”。但不比照不知道,实际是不符事实的,其操弄笔墨者给某先生冠以“某某”宗师的名头下,以示推重。殊不知,于德高望重的某先生而言,硬给他这一不符事实的名分(即不是他所著的“前七趟歌诀”,实际是在烟台衍生的歌诀),实属多此一举。并据其中有讹的歌诀来反驳道光本中短打歌诀有误,其本末倒置的思维令人汗颜。
  5、莱阳本,不分卷,无目录等。今山东莱阳万第镇诸麓村人崔寿山(字彭年),于民国时期(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编著,名称《螳螂拳谱》,按照地域暂称莱阳本(本应称民国本,因为与前谱相重,各按地域分)。此谱有三篇序,佚名氏序一;编者自叙一篇,拳谱尾(篇末)页,并收有咸丰衍生本中改动的无署名的一篇序文,但三篇序、叙都无年份。此谱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其一,咸丰衍生本歌诀占一部分;其二,主要大部分是其本人继承的当地拳械技法及传统拳师口传身授的技艺和理论。此谱收录的咸丰衍生本中“连拳歌诀”(见书影附图四)。
  谱中收咸丰衍生本内容有:短打要论、(所谓十八家拳法)、短打紧要(短打要诀)、手法总决、六十四门(连拳歌诀)、八刚十二柔;谱后有八打八不打等。还有其本人的总结“螳螂拳纲领”,以及手脚身法步;练功夫之门路等。接着是地方拳术套路谱:乱接、崩步(“步”被后人涂改“补”,“解说”中又显示的是“崩补”)、八肘、玉环腿(即道光本鸳鸯腿套路谱的变化)。再有七段摘要拳路谱,并有“总解”;八肘总解、崩补集解,螳螂拳散手和应用破解等;另有三趟刀法套路谱和解说;亦有当今梅花螳螂拳应用的手法理论“螳螂门十二字”,即:提拿封闭、粘拈帮贴、来叫顺送。莱阳地方拳械这部分是占拳谱的主要部分,是编者继承当地拳师口传身授的技法和理论。最后有咸丰衍生本中零散的“行功歌诀”、“三回九转罗汉功”,以及其他书籍的“气功口诀”等。
  此谱是近代典型的一部由有传统实作经验的拳师编著,其综合于前谱而创编,有很大研究和实用价值的一部螳螂拳谱。谱中有莱阳地方拳械技法方言痕迹存在,比如,道光本中“斩五妖”、“破刀势’’等称谓。
  二、拳谱四种版本技击歌诀字句讹误辨别
  (一)螳螂拳谱歌诀讹误的根源。辨别螳螂拳谱内容的主体是歌诀部分,其他部分略,通过几种版本对照,可证明是一脉相承的,从其源流中比对版本之间的相互抄录的错讹,同时能找出流传异地而留有其地方方言的脉络关系。通过参照拳师文化水平的不同,歌诀之间出现的不同错讹,才能说明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部拳谱的版本歌诀讹误程度各有不同,但越后愈讹谬愈明显,当时粗通文墨的传抄者据之亦能解释出“头头是道”的错误理解来,当今亦有个别人仍然执拗的顺其衍生本中讹误而反驳前代拳谱中正确的歌诀或略微有瑕疵的字句。下面按拳谱承继先后,限于篇幅,除道光本与沧县本之外,只摘取其中一、二句相同而字有讹误的歌诀,以利参照比对与分析。   1、道光本短打歌诀,其中有两部分内容,分别存咸丰本“六十四门”歌诀中部分,有相同歌诀;而沧县本唯在“前七趟”收存。道光本分两部分加以说明,其一,取四种各本共有的句子,句与句之间不相连接的(下面以①示之);其二,其它本无载,唯有道光本和沧县本独存的,某一段落是完整的歌诀(下面以②示之)。
  ①黄龙摆尾是剿手,燕子投井盘要膝,黄龙出蛰反身起,回马一步侧题杆。
  ②迎面直取前后跟,进步左右肘似轮。出指即使护手眼,抱头换用肘布心。回手拳太阳险,须用头钟取眼根。单手抱耳往里靠,左右揽马次第尊。
  压顶总是反车化,左右摔捋打上下。海底取宝复一手,反身又加挂耳打。里磕外磕难招架,起手左右挂耳。太山压顶势非轻,底堂插花不流情。反上捎下脚起止无定(沧县本此句分为两句)。
  2、咸丰本短打歌诀,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取乾隆本又相同于道光本部分,即“当中行手三十二门要诀之法,连拳歌诀”,内中亦有几句自编歌诀。其二、三部分,是编者综合前谱中字句重新组合成为新的歌诀,这部分占有三分之二,即“左门十六门,贯耳破通臂,手法之要诀;右门十六门,通臂破贯耳,手法之抄也”(此歌诀略)。
  三十二门要诀之法:连拳歌诀中有:“双手过脑飞当空,抱头连步取当中。提步闪赚看形影,劈破中门压当顶。回马一步倒提杵,偷手翻身抿海底……“燕子双飞伏井底,困龙出蛰翻身起。鲤鱼翻身打臂岔,顺子投井盘腰胯。陈传大困十八捆,鹰拿燕雀连九滚。野马上槽险上险,大鹏挺翅回身转。青龙摆尾剿双手……”
  3、沧县本短打歌诀,此谱开篇咸丰衍生本两篇序文,之后即“前七趟”歌诀,头、二、五趟与道光本基本相同,个别句中略有讹字,三、四趟中各有一句半句类同,第六趟采取老谱的“四字句”招势名称自编歌诀,第七趟有几句老谱句子,但自编歌诀占多部分。
  “后九趟”取老谱单势名而自创组合的所谓歌诀,与老谱原歌诀无涉(此略)。
  ①前七趟”:
  头趟:起手左右挂耳,化为握肚连通。泰山压顶势非轻,地趟插花并整。轳辘翻车,翻车轳辘并用。打上扫下不留停,手脚起止不定。
  二趟:迎面直取前后跟,左右进肘快似轮。出手用指合脸手,抱头就用肘捕心,回手前翻太阳窟,只用头锤砸眼根。双手抱肘往里进,左右揽马次第寻。
  三趟:底漏化铁门,“展手单赶月”。此趟只有引号一句是各版本老谱中歌诀,其它是编者创新的歌诀。
  四趟:黄龙摆尾使绞手……此句讹误一“绞”字外,其它几句仍然是自由发挥的歌诀。
  五趟:压顶本是翻车化,左右摔摞打上下。海底取宝伏一手,回手又加双捆打。里磕外磕难招架。
  六趟:全部是借用老谱招法名称,自组成新歌诀,比如老谱:野马上槽险上险,其变化为“烈马上槽取脚腕”,又在“说略”中写为“野马上槽险上险”,而释义的方法又两拧,不合技法。
  七趟:依然有两句道光本歌诀:即“习学螳螂来捕蝉。两脚站定十字步”。其它多半部分,取前谱招法名称而另创新歌诀。
  ②黄龙摆尾使绞手、反复不离双扣、野马上槽险上险、回马倒提杆翻转。这些是道光本和咸丰衍生本共有的歌诀。其它短打歌诀,即咸丰衍生本中所列的“六十四门”歌诀等,在此谱中没有明显字句标示出来,但都在“说略”中给予了解说,基本符合螳螂拳理论。对于清末民初版本来说,此拳谱内容大有别开蹊径之路,是螳螂拳谱中很有研究价值的一部拳谱。
  4、莱阳本短打歌诀,此谱内容只取咸丰衍生本一小部分,以短打歌诀为主,兼取一些杂说。而大部分是编者自身学于莱阳地方的拳械和理论而综合完成的一部拳谱,当地的拳械一招半势的名称,在道光本中仍有记载:比如“斩五妖”“迫(破)刀势”等。再有招法名称,虽然不同,用法相似。
  在“连拳歌诀”中有:“回马一步倒退杆”,“困龙出势反身起”,“顺手投井盘腰胯”,“鹰拿燕雀连九滚”,“野马上槽险上险”,“大鹏挺翅回身转”,“青龙摆尾剿双手”等,虽然道光本中有,但此是出于咸丰衍生本。
  (二)螳螂拳谱四种版本讹误根源和不同。为了方便读者对照各版本歌诀不同,从各版本谱中摘几句,特做表格,详见文后。
  这样一比对问题就很清楚了,沧县本与道光本的短打歌诀本来是相关联的。前七趟大部分属于道光本。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定沧县本前七趟歌诀和道光本歌诀是两家之歌诀。以各本互证之下,知沧县本所载前七趟歌诀,乃道光本绘像短打歌诀也。螳螂拳谱捋顺了传递关系,才能分辨出是否出于独立创编抑或取材于古谱资料。杜绝各自为政,我的拳谱“是清代以前传流的拳谱”、“清早期的’等错误言论。实际都不是,内容通过比对都是衍生本,甚至于程大力考证用的清“咸丰五年”衍生本的版本都没有沾边,谈何沾沾自喜乎?
  三、结语
  弄清拳谱传抄的时间、起源与传承,以及讹误的程度等等,我们就能进一步把握当时拳谱的特点。编著者、传抄者,师承于民间的拳师留下既有的高雅,亦有的白话和俗语的语言,但未见史传正文,拳谱中每以同音习见之字而通用之(“棍”讹误为“捆”;“捋”讹为“搂”等);省俗形近,传录讹谬,又复杂出其间,略通者据以抄传,难以校订;凡出自民间拳师以师徒相传之拳谱,开卷则拳师们能谙,遵其语则懂得技法。外行者得之谱,只能“照猫画虎”而理解或截然相反的所谓“说略”内的妄言问题来。拳谱由口头拳法歌诀变为有口语痕迹的书面文字的拳法歌诀,不求文字正确与否,或同音异字;既能开卷领会,又能加深记忆的独特形式的武学特点。
  笔者买了一本《增补罗汉短打通解;绘像罗汉短打变式》(2006年9月,台湾逸文武术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拳谱,通过道光本及咸丰衍生本和沧县本的比对,竟是据以咸丰衍生本部分,大部分以“沧县本”而衍生出于烟台地区的“版本”,错字比较多,但图像是影印咸丰衍生本的图像,并穿插于讹误内容中等等。详细内容另有专文,此不赘述。
  除莱阳本以外,其他各本都无螳螂拳风格的套路谱,即没有当今所谓的乱接(应称拦截)、崩补(应称崩步)、八肘,等等套路。民国初年流传的套路歌,正谓:崩步拦截捎八肘,……神仙遇着难逃走等套路名目。足以证明是清末民初才出现有螳螂拳风格的套路名称。莱阳既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亦是螳螂拳谱和拳家层出不穷的武术之乡。就其全国而言,历传的武术文化中的螳螂拳谱,除河北沧县一部外,基本都出于莱阳,更具体的地点即今万第镇。
  综上考述,清初至民国传递下来的螳螂拳谱版本,其内容是研究拳谱实物资料。其中有些谱书已经和正在为有关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所利用,也有的谱书亟待深入整理和研究,不少有参考价值的资料需要组织力量去挖掘,更有珍贵的善本和孤本谱书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以妥善保护和整理出版(即有“三献”时的拳谱),使之更好地为我国武术研究事业和历史、考证、文物等科研工作服务,在继承传统武术和非遗产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题图为道光本封面)
其他文献
1.在狭小的空间被以人持刀砍,劈杀,请问该如何,自身没有武器。请问在徒手情况下如何自保?  答:自保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对手失去战斗力,如果你功夫不能一击必杀,那就要近身攻击对手要害部位,在狭小空间对方也不利刀法的大劈大杀,如对手持刀砍来,砍刀,都是以劈砍杀伤对手为主,对手将砍刀劈杀时,腿上功夫好的要把握对手举刀时,用脚重创对手要害,力求一招制敌,要把握对手举刀时,腿法已重创对手,如果对手在落刀时,虽
期刊
春节前,武术采访组一行在星期日专程来到北京海淀公园稻香湖畔,采访久负盛名的少林五形八法拳研究会室外训练基地。早上九时,阳光明媚,公园内很幽静,在临湖一片翠竹环抱之中的木质地板场地,著名北派少林拳专家秦庆丰先生正在上课。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弟子(约三十余人)正在秦先生有节奏的口令下训练,他们手持竹刀,动作认真严谨、整齐划一、步法稳健、英气逼人,原
期刊
相关链接  铁桥三(1813年—1886年),原名梁坤,广东南海县人。拜福建莆田少林寺觉因和尚为师习洪拳,尽得其师真传。洪拳在明末清初中传人广东,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铁桥三是其代表人物之一。  铁线拳,属于少林外家拳之内功手法,专为锻炼桥手之用,是铁桥三的绝技,后由铁桥三首徒林福成传授给黄飞鸿。  铁线拳是一套养生拳,以运动肢干,畅通血脉为主,具有壮魄健体,反弱
期刊
铁线拳是洪拳中的的内功拳术,其练气练意的法门具备了洪拳绵、匀、顺、力的特点,身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以声助威。  其拳要求身正步稳,下盘沉实。手法中有沉桥、圈桥、封桥、冲拳、插掌等。动作大开大合、长桥大马。特色在于以身调气、以气催力,以开合吞吐,配合十二桥手诀,刚柔互用,再加上五脏六腑的调息锻炼,使
期刊
在当前的武术界,练形意拳的女性很少。李雨洁是个例外,练得好,传承得也好。她演练的形意拳朴实无华,节奏鲜明,拳势紧凑,劲力浑厚,富于自然之美。  2014年11月23号这天,李雨洁在北京大兴区举行了一场收徒仪式,周天峰、郭云秀、李岩、杨彪、王晓光、黄瑾等六名武术爱好者成为她的弟子。  在收徒仪式上,我听到了很多对她的评价:“师姐做了很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形意拳传人李小军说。  “她为人谦和,对武
期刊
拜访太极名宿郭福厚先生  郭福厚,1923年生于山东省,现居天津。当年因患三期肺结核医治不好,遂拜著名武术家李玉琳先生为师,习练太极拳,短时间内恢复健康,又随师习练了形意拳、八卦掌、武当剑诸技,从此六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郭老对太极拳的技艺和理论造诣颇深,现为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北京龙飞拳法研究会、澳门龙飞武术学会、南开大学武术协会及神户太极拳协会顾问,他还是武当山武当拳法特邀研究员、天津市武术协
期刊
推荐者语:这组文字,是外经贸大学武术协会中梁氏形意拳门人习拳之心语,虽非名人高论,但具是每位作者各自在习拳实践中的真实体悟。相信拳友诸君读后当有裨益,故愿为简评荐之。  拳静  王海云  随刘老师习拳多年,因我原属性情急躁之人,因此对静以及静带来的感悟是最多的。大一时开始接触形意拳。起初的印象就是五个简单的动作,每人都在安静的不断重复练习。乍一看去都是一样。但大家练习得非常认真,尤其是习拳多年的师
期刊
2014年6月13日-15日,第十二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在河北省邯郸市广府古城隆重开幕。在大会期间,邯郸市体育局太极拳办公室主任杨宗杰主持各流派太极名家展示:1、杨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杨志芳先生;2、武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孙建国先生;3、吴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张全亮先生;4、孙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洪浩先生;5、和式太极拳代表展示和有禄先生;6、王其和式太极拳代表展示檀杏敏女士;7、杨式太极拳代表展示马伟焕
期刊
近日,张宝银先生给我寄来一本他刚编撰出版的《情系太极再续》一书。  张宝银何许人也?本书封面背处有一段话可说明:“北京《武魂》杂志2007年10期编者按:本文作者张宝银,山西文水一普通习武者,名不见经传,但酷爱拳术,勤于思索,每每将所得诉诸笔端,且不求闻达,唯求一表对武学之痴情。其文不喜滥话套话,人云亦云,往往直抒胸臆,常有独出心裁之语。编者观之,虽不敢言义理深邃,但仅从其生动活泼,确定是自己真实
期刊
日前,以“弘扬太极文化、传承中华武术,健康执政、健身为民”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市长杯”武术太极拳比赛暨武术文化与城市发展论坛,在海南琼海博鳌举行。本次比赛参赛运动员均为各省(区、市)副厅级以上干部和相应级别离退休干部,比赛项目包括太极拳、太极器械、集体项目等,共有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国家民委、北京、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江苏等14支代表队121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该项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