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45.5个公益时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565dg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1月21日,“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连续第三年在三亚举办。马云选择在每年腊八节前后,请上一年评选出的优秀乡村教师飞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三亚住五星级酒店,与自己的企业家、明星朋友为他们颁奖,为他们唱歌与表演节目—马云不只想给这些优秀乡村教师奖金,更想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他们有尊严,我们的孩子才有尊严。”
  在颁奖典礼举行之前,马云专门举办了一个午餐会,邀请80多位国内企业家一起探讨适应当下时代的农村并校机制与寄宿制度,并且特意对媒体公开此次座谈。
  “从我的经验来讲,100人以下的学校是办不好的。”马云在午餐会上说,人数过少的学校一方面不能吸引优秀师资,另一方面学生也无法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接受合格的教育,学校条件就会越来越差,陷入恶性循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16年发布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农村小学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5.4公里,初中生平均单程上学距离为17.5公里,一些农村学生每天上学往返用时甚至达到4~5个小时。
  马云建议,学生规模在100人以内的乡村学校,原则上都应该裁撤合并。但与2001~2010年间政府正式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不同,马云表示,原来政府做并校不成功,是因为原来农村的路况实在复杂,现在基本上都通了高速公路,具备了并校和寄宿的先决条件。他强调,这次并校要大力推行寄宿制,建造条件良好的校舍,配备校车于周五晚上和周一早上接送学生,并且培养当地女性成为合格的宿管员,带动当地就业的同时,让寄宿学校有家的感觉。
  马云邀请参与此次座谈的企业家在各自的家乡出资参与建设校舍、捐助校车等,由马云公益基金会负责制定标准并监督。此前,马云公益基金会与a8音乐联合打造的两所“马云乡村寄宿制学校计划”试点学校已在贵州落地实施。
  马云的这一提议涉及曾经引起复杂后果的“撤点并校”政策,仅仅强调寄宿与接送机制的保障,被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许多争论。但马云早已习惯在观察、调研、思考后快速而郑重地提出与实施自己的观点与计划,也随时准备着面对随之而来的问题,不会因可能产生的争议而举步不前。
  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做公益,马云身上一直有一种不怕麻烦、不畏艰难的侠气在。“从小到大,我还真不少打架惹事。”马云在今年的“重回课堂”活动上回忆道,自己从小就不是让家长老师省心的乖孩子,“但是出发点是对的,我几乎从来没有一场架是为自己打的,老师说你做人就应该这样。这是我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在冲突中解决问题。”
  “马云乡村教师计划”是马云公益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从2015年开始,每年为评选出来的100名优秀乡村教师提供共1000万元奖金资助。马云公益基金会成立之初,将关注领域定为环境、医疗、教育和文化,目前对教育领域着力更多。毕业于师范院校,当过6年教师的马云对教育情有独钟,他给自己的微博取了新名字,“乡村教师代言人-马云”。他说:“我希望下半辈子能够作为乡村教师的代言人,唤醒整个社会、国家、民族对乡村教师的重视。”
  马云认为,只有乡村教育强了,教育才真正强,只有农民发生变化了,农村发生变化了,中国才会真正发生变化。“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多高,不是在于你这个国家有多少牛逼的大学、牛逼的中学,而在于我们最差的学校到底有多差。”他在每一个合适的场合重复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及背后的逻辑—“我们没办法帮助一个学生、两个学生,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老师,老师就会影响很多学生。”
  3年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共产生300名获奖教师、480名提名教师、795名入围教师,直接服务或影响所在学校教师5000余人,直接受益学生数量16554人,影响所在学校学生104118人,间接影响乡村学生人数高达30万以上。
  但马云的思维和关注从不停滞于现有的框架,他很快意识到,只聚焦于现有的乡村教师是不够的,“第一线的教育改革者”乡村校长至关重要,而乡村教师队伍也需要更专业与稳定的新生力量。
  2017年7月,首届新乡村校长论坛在杭州举办,首批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校长名单同时揭晓,20位入选校长每人获得50万元发展基金。该项目计划10年内投入2亿元。同年12月,马云公益基金会启动“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4所院校合作,采用定向招募和联合选拔机制培养乡村教育服务人才,预计在10年内投入至少3亿元。
  “如果说‘乡村教师计划’和‘乡村校长计划’是要帮助正在一线坚守的教育家,那么‘乡村师范生计划’,就是要发现、培养未来的乡村教育家。”马云表示,“只有让最优秀的学生成为老师,教育才会好起来,教育才会受到尊重。”
  马云乡村教育计划各项目之间表现出明显的逻辑关联与系统性,乡村师范生计划是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兴力量,乡村教师计划是提升教师教育水平,乡村校长计划是从领导力角度提升乡村校长的能力从而影响更多教师,推行并校与寄宿制则是希望从更基本的层面解决乡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整体设计非常用心。
  从2012年成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第一号志愿者,到2014年、2015年蝉联“中国首善”,再到2014年个人发起并捐赠成立马云公益基金会,马云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
  一再强调行动与时间比金钱对公益更重要的马云在刚过去的这一年也有不少大手笔捐款。2017年6月,马云携阿里巴巴17位创始人及合伙人、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云峰基金,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5.6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支持浙江大学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事业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发展基金”,其中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12月,马云宣布,脱贫工作已成为阿里巴巴的战略性业务,这项业务的行动宗旨是乡村振兴计划,未来5年,阿里巴巴将投入100亿元到这项业务中。
  马云在公益上的慷慨不仅局限于国内。2017年2月,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将获得马云公益基金会资助的2600万澳元(约合2000万美元),设立“马-莫利奖学金”计划。这是该大学史上接受的规模最大的慈善捐款,也是马云公益基金会第一笔海外助学基金。马云说,这项獎学金将用于“支持那些想自己看看这个世界,经历它、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它的人”。30多年前的马云渴望体验世界,曾受到来自纽卡斯尔的莫利一家的帮助,一直惦记着涌泉相报。
  马云也始终关注着年轻人的发展,不论贫富,不论国界。2017年7月,马云在于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的Youth Connket非洲青年峰会上宣布了“四个小计划”,其中包括资助200个非洲年轻企业家到杭州学习、与非洲大学及政府合作对学生进行培训、设立保护区巡护员奖励基金,以及在马云公益基金会成立一个1000万美元的非洲青年创业专项基金。
  马云在公益领域的这些捐款仅仅折算了0.5个公益时。2015年,在阿里内部发出“每人每年公益3小时”倡议时,马云曾向全体员工表示:“公益不仅仅是给予,更重要的是参与,是一点一滴的行动。”在他的建议下,阿里巴巴制定了“无论次数、金额,捐赠行为一律只算半个公益时”的制度。2017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携手多家国内知名公益机构、知名企业共同开启首届“95公益周”,继续将公益3小时平台和理念推向全社会,马云也公布了自己在阿里2018财年(从2017年4月1日到2017年8月31日)的公益时申报记录。
  在马云的45.5个公益时中,45个都是他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做公益“挣”来的。5个月的时间里,马云几乎每周都在做公益:为乡村教师颁奖、与乡村校长交流、发起“桃源里自然中心”、参与体验和保护自然活动、讨论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考虑“菜鸟”绿色包装计划、组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理事会、与联合国官员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
  马云对自己的公益事业有着清晰的规划与十足的信心。几年前,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来中国进行慈善之旅,在一个晚宴前的座谈中,80多岁的巴菲特劝说不到50岁的马云像他一样捐出所有个人资产,马云以一贯的犀利幽默反问巴菲特:“你40岁、50岁的时候怎么不裸捐?我到80岁的时候,我也全部捐了,一分不剩。”
  马云的理由是:“今天我们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别裸捐,因为我们要把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能力转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他说:“做公益跟做慈善不一样,慈善是给予,公益在于参与。”
  马云有底气明确拒绝看上去无比政治正确的“裸捐”倡议,也许恰恰是因为,他在“参与”和“给予”上都毫不吝惜。
其他文献
从清华学霸到硅谷最成功华人企业家,再到中国顶尖投资人,“标准精英”邓锋的公益之路不离精英思维。单纯的捐款让他无感,他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为未来世界培育领袖精英  8月底,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给公司CFO(首席财务官)打了个电话,让他把自己持有的兆易创新股票卖掉,执行捐赠手续。  “你确定吗?”对方很惊讶。  “确定。怎么了?”  “你知道(那些)股票现在值多少钱吗?”  有著“清华血统”
期刊
钱晓华不缺生意头脑,也不乏经韬纬略之才,但在公益之路上,他似乎自然而然地隐去了自己的锋芒。  11月7日,阿拉善SEE 2017年度会员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第七届治理团队换届选举也在当天下午举行。即将卸任的第六届会长钱晓华上台代表第六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脸上是标志性的温和笑容。  两年前的这一天,他当选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阿拉善SEE)第六任會长。外界评价,阿拉善SEE进入了一个不同的
期刊
对应琦泓来说,做社会影响力投资与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过去事业中最大的动力可能是赚钱和自富,而现在是将赚钱和钱怎么赚放在平等的位置  一个星期前,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告诉应琦泓,可能会放弃与他合作的一个投资项目。第一时间,应琦泓想到了在宁夏一户农家吃的一餐饭。  为了这个项目,他与团队去宁夏走访调研。在那户农家,独自养育两个孩子的女主人宰了一只家里的小羊,为他们准备了一顿和家徒四壁的环境完全不相称
期刊
大多数轮椅都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甚至唯一重要的位置上,这让其显得平淡无趣,爱尔兰初创公司Izzy Wheels希望为轮椅使用者改变这一现状。  Izzy Wheels的創始人之一患有脊柱裂,常年坐轮椅的她希望通过提供前卫而时尚的轮椅美化服务,将轮椅由一个单纯的医学缺陷象征变为每位使用者的时尚宣言。  最开始,Izzy Wheels只提供一两种轮椅美术设计,但很快,设计方案变得越来越多。目前,该公司
期刊
宋超回想过,北辰青年可能会做成很多种不同的模样,“但我把它维持在了原来的模样,特别自豪。”  有趣、有料  6年之后,北辰青年终于有了些宋超想要的模样。  去年9月,未来大学第一期开学,效果超出宋超预期。相比市面上知识付费平均3%的课程完成率—100人购买课程大概3人学完,未来大学曾经定下30%的目标,“结果我们做到了50%,一半人完成了。”  未来大学是北辰青年筹备已久的教育创新项目,是一个“能
期刊
我们的目标更注重在软能力方面,培养人才,让中国公益领域的人“开眼看世界”  南伯(Michael Kropp):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MISEREOR)驻华联络处主任  更关注目标群体而非机构  《中国慈善家》: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主要关注哪些项目?它的资金来源是什么?  南伯: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关注的项目包括社会服务、卫生、教育、农业等方面,最主要是关注扶贫。德国米苏尔总部是195
期刊
“成人礼”  杨雪芹决定跟随“美丽中国”支教团去云南临沧云县大朝山中学支教前,一直困扰于“未来人生道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毕业后,她不停地面试、通过复又拒绝,“总觉得心中某一个声音没有被满足”,直到知道“美丽中国”。  “我看到一个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通过一些有趣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那种改变。我很向往成为那样的人。”  决定去支教后,阻力随之而来。父母担心自己的女儿吃苦、受
期刊
中国高校捐赠的时间点到了  《中国慈善家》:2005年你从美国回来,本来打算用一半时间做天使投资,一半时间做非营利事业?  邓锋:对。我在美国创业时,曾受惠于美国的天使投资人,我觉得要有所回报,而且我认为这种模式很好,能帮助未来的企业家。但后来我发现国内天使投资的规模还不是很大,非营利事业也没有很好的平台,而VC(风险投资)是一个更好的方式,它不仅仅能够得到财务回报,还能帮助别人。VC不像PE(私
期刊
澳大利亚模特经纪公司Silver Fox Management希望能够改变时尚产业中苛刻而不切实际的审美标准,因此,这家公司几乎不雇用一般人概念中年轻貌美身材苗条的模特,而是选择那些上了年纪,被认为与演艺事业无缘的中老年模特。  尽管近些年来时尚产业已经变得更加包容—出现了一些更为成熟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身材不够苗条的以及变性的模特,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片面的审美标准仍然主导着时尚界。  Sil
期刊
在阿里,王秋杨有一种“为自己的家乡人做点事情”的感觉  王秋杨:北京苹果慈善基金会创始人,今典集团董事局联席主席  电影《冈仁波齐》中每出现一次藏民们在路上磕长头的场景,王秋杨眼眶就发紧一次。  事实上,这部电影被不少观众评价“丝毫不煽情”“没有动荡的悲喜,却有真实的力量”。早在十余年前就与西藏结缘的王秋杨,很难说清自己为何如此动容,后来她说,是被藏民那种纯粹而虔诚的“相信的力量”所打动。  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