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青年 让青年成为自己

来源 :中国慈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e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超回想过,北辰青年可能会做成很多种不同的模样,“但我把它维持在了原来的模样,特别自豪。”
  有趣、有料
  6年之后,北辰青年终于有了些宋超想要的模样。
  去年9月,未来大学第一期开学,效果超出宋超预期。相比市面上知识付费平均3%的课程完成率—100人购买课程大概3人学完,未来大学曾经定下30%的目标,“结果我们做到了50%,一半人完成了。”
  未来大学是北辰青年筹备已久的教育创新项目,是一个“能成长又好玩的全新社群学校”。课程设置围绕能力培养、视野提升和社群参与,从思维、管理、沟通、协作等多方面帮助青年人认识自己,通过线上课程和线下社群活动相结合,让参与者真正付诸行动。在公开招募学员的文章中,北辰青年写道:“这可能是中国大陆最接近教育本质的成长行动。”
  未来大学本质上免费,为了保证行动力,参与者加入时需缴纳480元,完成60%必修行动后费用全额返还。第一期有5000名学员,但总体亏损。本来就没指望未来大学营收,宋超说,大家都挺高兴亏了钱,因为说明很多人完成了学习。
  宋超并不把未来大学定义为知识付费课程。在他看来,如今市面上众多的知识付费课程实际上解决的是出版业问题,只是单方面把信息传递出去,但未来大学要解决的是教育问题,是让人真正用行动做出改变。这也是他创办北辰青年的初衷。
  从2012年成立以来,北辰青年一直致力于陪伴18~30岁的青年成长,帮助他们“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在推出未来大学之前,北辰青年已经围绕这个使命做了很多线上线下的尝试。
  北辰青年最早的粉丝是从线下项目YES GO(Young Entrepreneurs and Students Going Out)聚集而来的。这是北辰青年首创的青年深度成长体验营,通过聚集企业家、职场人士与大学生集中活动,带给其视野、交流、实践等全方位的历练与提升。体验营包括户外竞技、模拟贸易、艺术表演、死亡教育、流浪汉工作坊(参与者装扮成流浪汉过上一天生活,体会人群的侧目甚至是白眼)、性少数群体工作坊、同理心工作坊等。前所未有的尝试给了那些有固定圈子和生活模式的青年人不同以往的体验。
  “有趣人类实验室”是北辰青年更为多数人所知的项目。这场用10个月时间完成的100场有趣实验,不乏传播亮点:72小时互换专业,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内容;凌晨4点为校园守夜人送咖啡;陌生男女互道早晚安,互助早睡早起;丢掉手机36小时进入深山探索自然;为春节返乡的“摩托大军”送守护礼包等。
  YES GO和有趣人类实验室为北辰青年集聚了逐渐攀升的粉丝群,某种程度上,有趣成为北辰青年的重要标签。北辰青年定义的有趣人类包括五个维度:好奇心、热爱生活、终身学习、开放心态、内心温暖。宋超希望,在这五个维度上采取行动,帮助青年人摆脱自我停滞状态,摆脱无趣的原地打转。
  知乎上有人提问:参与北辰青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获赞最多的回答是:刚开始很抗拒,结束后觉得超乎预期。
  这是宋超满意的反馈。“别人觉得北辰青年做得很有意思,很有趣,我不希望用户只停留在这一个评价上,我希望他们多加一句:‘那些活动你奔着很有意思去参加,但最后你收获特别大。’”
  未来大学是北辰青年几年来运营线上、线下活动经验的恰当结合,宋超很看好它的未来。“如果未来大学办好了,就是我预期的北辰青年该有的样子了。”他希望在未来大学,可以让有趣的外壳与有料的内核达到统一。
  保住初心
  在“有趣”的标签之下,北辰青年也曾一度被裹挟。
  那是有趣人类实验的第35场。恰逢2017年春节,北辰青年在除夕夜做了一个自认有趣的实验“春晚又来了”。他们希望发挥年轻人段子手和(喜欢发)弹幕的特质,为春节假期增添乐趣。宋超后来意识到,“实际上是一场在线吐槽春晚的活动”。
  宋超的朋友,一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当即在朋友圈批评了这一实验。“他说北辰青年一直倡导年轻人心态开放、内心温暖,他很喜欢我们做的事情。但过年期间坐在父母旁边,好不容易见一面还让大家刷手机、戾气很重地去diss春晚,‘北辰竟然在鼓励这些东西,这样的‘有趣实验’一点也不有趣。’”宋超回忆,这几乎是一大盆凉水泼来。
  那位朋友随后发起一个线上话题,基于自己每年回家和父母在一起3天必吵架的情况,做了一个坚持10天不和父母吵架的微信群活动。“他做的事情才是北辰青年原本应该做的。”宋超汗颜,“高下立判。”
  彼时,因为做了一些有趣实验的创意活动,北辰青年已小有名气,微信粉丝从最初的2万涨到近9万。宋超直言,对于有趣实验,团队已经玩出了一些套路。正是这种套路,让北辰青年松懈了对初心的把握。“自圆其说很容易,有些实验很好玩,团队做得很嗨,搞噱头,但你非要问我意义我就说不出来了。”宋超说,如果只是纯粹做一些看起来很好玩的事情,北辰青年就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而不是一家教育公司了。
  第二天,大年初一,宋超召集包括实习生在内的全体团队在群里开会,从这次不合时宜的有趣实验出发,分析北辰青年的价值观。讨论直指顶层问题:北辰青年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在解决什么问题?终极目标是什么?是陪伴年轻人,还是陪伴年轻人成长?“这很不一样,陪伴年轻人是大家丧,我们跟着大家一起丧,就很温暖;但陪伴成长是我们要找出丧是因为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着手帮你解决,这太不同了。”宋超说。
  倒逼的质问,让宋超和北辰青年回到了初心,“要真正做一些有利于青年人成长的事情,能够解决问题,不玩表面文章。”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家就觉得做起来没那么容易了,有点辛苦,尤其是创意中心的工作很受挫,经常被质问。”宋超说,最明显的是工作机制上发生了变化,他会倒逼内容主编,让主编再倒逼创意中心。“就比如创意中心做创意,要先找选题,然后要找一个方法论和价值依托,大家在逻辑层面想清楚,而不是表面上自圆其说。”为了做得更专业更有内涵,宋超要求团队做更多的用戶分析工作,也开始链接外部的专业老师,一起设计让青年人有所收获的实验。   宋超回想过,北辰青年可能会做成很多种不同的模样,“但我把它维持在了原来的模样,特别自豪。”
  去行动
  宋超本身就是标准的“北辰青年”。本科入读中山大学管理学专业,任校辩论队队长,因为对哲学感兴趣,转到哲学系,之后跨学科保送北京大学法律系。他有在美国华盛顿高级法院和中国顶尖律师事务所实习的经历,曾获2014年国际刑事法庭英文审判竞赛中国赛区“最佳检察官辩手”称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走下去,他注定大有可为,但就读于北大期间,看到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他创办了北辰青年,并且选择毕业后全职投入。
  “我不敢说我已经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我正在这条路上,并且尝到了甜头。”宋超说,这个甜头让他足以有信心带着青年人去做类似的事情。
  和青年人相伴6年,宋超发现,这个时代里,渴望成长的18~30岁的青年普遍的状态是,希望培养能力,变得丰富多彩,摆脱狭隘、认识伙伴;但实际情况是,想要的太多,最后什么都没做。这正是北辰青年要做的—为青年成长提供渠道和方法,并且鼓励和督促他们去行动。
  宋超记得曾参加YES GO訓练营的李丹,喜欢大自然,希望毕业之后能够做自然教育相关的工作,让人重建与自然的联系。在他的印象中,李丹在YES GO表现出色,做商务项目、排话剧、团队沟通,都很厉害。“她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她内心还是很不坚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毕业后要去做冷门的自然教育,还是应该和大家一样去大公司工作。”
  李丹曾经向北辰青年提出一个想法—让10对男女进入深山感受大自然,北辰青年和她一起把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李丹把参与者带到深山,36小时里关闭手机,与外界隔绝,让大家闭上眼睛听大自然,走乡土路,做一些手工。“这个活动非常高质量,也给了她很大信心,后来她毕业时就坚定地去了一家自然教育组织,我觉得她是真的在按照自己想要的模样去活。”宋超说。
  北辰青年公众号后台经常会收到类似留言:感谢北辰青年,我曾经是怎么样,后来终于在你们的鼓励下有勇气怎么样;有一次我参加了你们什么活动,我认识了谁然后怎么样……这些句式让宋超很感动。
  宋超清楚,要改变一个人太难了,北辰青年所做的也不过是帮那些年轻人埋下一颗种子,提供土壤,最终能长出什么是他们自己控制的。“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赋予勇气,让大家直面想要的自己,然后去践行,不会妥协。这可能是我们更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
  因为不像传统公益项目那样“有泪点”,北辰青年最初筹款不易,也不赚钱,差点难以为继。但宋超没怀疑过,他知道年轻人在20多岁的年龄跨度期会迷茫、焦虑,会有成长的诉求,“所以咱们的业务就死不了,它只是可能做不大。但是我希望它做大,影响更多人。”
  如今,北辰青年把几年来和青年打交道的实验数据沉淀下来,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青年人的偏好、习惯、诉求和焦虑点。积淀了几年数据和成绩后,开始有商业公司找到北辰青年,请他们做一些与青年相关的项目合作,提供品牌咨询和策划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北辰青年基本上能够自我造血,完成对未来大学、有趣人类实验、YES GO这些公益项目的自给自足。
  “我非常确定想做的就是帮助青年人成长,和他们一起,投入到有趣而有意义的事情中。”宋超甚至有一种活着就为这件事的感觉——“起码在这个年龄段是这样。”
其他文献
陈绍诚,祖父为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外祖父为国学大师林尹。现为台湾“财团法人 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兼副執行长,曾就读于美国普度大学工业工程系,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于2015年受邀于隶属台湾教育部之国立教育广播电台主持儒学相关广播单元“谈笑自儒”,将儒学以深入浅出且生活化的方式解释给听众。  上个月讲过儒学的八目三纲及其互相关系,八目里的第一项是格物。我们常听到“格物致知”,古人关于“格物
期刊
“公益之为公益,是发动所有人为公共利益而行动。”  在王石于自己的67岁生日演讲会上开启一场人生启蒙前两天,马云为他的这一理解和感悟作了生动的注脚。  1月21日,马云邀请80多位知名企业家聚会三亚,讨论并校计划和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他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家乡出资参与建设乡村校舍、捐助校车,推动教育脱贫。“企业家最大的价值,是把钱用在刀刃上。”马云说,“我们要把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知识、我们的能力转化成
期刊
采访开始前,摄影师先给孙莉莉拍照。面对镜头,她的手和表情都有些無措。虽然经常在各种场合拍照留念,但她好像还是不太习惯摆拍。她不喜欢化妆,拍摄那天也是素颜,“化妆品用多了对皮肤不好,口红难免吃进肚子对身体不好。”她觉得自然而然最美。  孙莉莉自评是个“爱说话的人”,尤其谈到大自然和环保公益,打开了话匣子就要聊个尽兴。从上午10点半开始的采访,一不留神就到了12点半。  我心里有焦虑:时间到了,但还有
期刊
胡杨与会旗  2017年11月7日,阿拉善SEE新一届治理团队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接任,任期到2020年底结束,在此期间承担章程规定的机构治理之责。  现任会长与候任会长交接会旗时,大会主持人请出一株象征阿拉善SEE精神的胡杨雕塑,一如往届,由候任会长将一片新叶插上这棵胡杨树,意味着添枝加叶。新树叶代表新理事会和新会长,也会记录他们为阿拉善SEE带来的变化与成长。  胡
期刊
这种以海藻为原料制作的包装材料可生物降解,甚至可以食用。印度尼西亚的社会企业Evoware提供一系列被归类为“生物塑料”的产品。Evoware與海藻种植者合作,生产的包装产品不仅具备可食用安全保障,甚至拥有清真食品认证。  Evoware旗下的产品可用于速溶咖啡、面包、汉堡、三明治、酱料等食物的包装,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肥皂等产品。这种包装材料完全可溶于水,甚至可成为水生植物的天然肥料;尽管不含防腐
期刊
Eaton Hotel是美国华盛顿D.C一家新近开张的新理念旅馆,旨在为那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活动的社会活动家提供一个舒适的交流空间。  除了提供大多數四星级酒店都具备的基础设施,如客房服务与舒适的住宿条件,这家旅馆的特色在于其希望激发热烈的讨论与社会变革。Eaton Hotel计划举办各种不同的活动,将演讲家与活动家聚集在一处,进行理论探讨、公益活动、社会变革主题电影夜活动等,为心怀社会变
期刊
从清华学霸到硅谷最成功华人企业家,再到中国顶尖投资人,“标准精英”邓锋的公益之路不离精英思维。单纯的捐款让他无感,他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为未来世界培育领袖精英  8月底,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给公司CFO(首席财务官)打了个电话,让他把自己持有的兆易创新股票卖掉,执行捐赠手续。  “你确定吗?”对方很惊讶。  “确定。怎么了?”  “你知道(那些)股票现在值多少钱吗?”  有著“清华血统”
期刊
钱晓华不缺生意头脑,也不乏经韬纬略之才,但在公益之路上,他似乎自然而然地隐去了自己的锋芒。  11月7日,阿拉善SEE 2017年度会员大会在湖南长沙召开,第七届治理团队换届选举也在当天下午举行。即将卸任的第六届会长钱晓华上台代表第六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脸上是标志性的温和笑容。  两年前的这一天,他当选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阿拉善SEE)第六任會长。外界评价,阿拉善SEE进入了一个不同的
期刊
对应琦泓来说,做社会影响力投资与之前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过去事业中最大的动力可能是赚钱和自富,而现在是将赚钱和钱怎么赚放在平等的位置  一个星期前,一家投资机构的负责人告诉应琦泓,可能会放弃与他合作的一个投资项目。第一时间,应琦泓想到了在宁夏一户农家吃的一餐饭。  为了这个项目,他与团队去宁夏走访调研。在那户农家,独自养育两个孩子的女主人宰了一只家里的小羊,为他们准备了一顿和家徒四壁的环境完全不相称
期刊
大多数轮椅都将实用性放在第一位,甚至唯一重要的位置上,这让其显得平淡无趣,爱尔兰初创公司Izzy Wheels希望为轮椅使用者改变这一现状。  Izzy Wheels的創始人之一患有脊柱裂,常年坐轮椅的她希望通过提供前卫而时尚的轮椅美化服务,将轮椅由一个单纯的医学缺陷象征变为每位使用者的时尚宣言。  最开始,Izzy Wheels只提供一两种轮椅美术设计,但很快,设计方案变得越来越多。目前,该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