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教学设针

来源 :音乐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之歌曲《凤阳花鼓》(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信地背唱歌曲《凤阳花鼓》,并在准确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个人二声部、旋律卡农、三声部锣鼓歌,在多声问锣鼓歌中,体会凤阳花鼓的风格特征。
  2、了解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歌曲的曲式结构:带补充的单乐段。
  3、在演唱体验和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凤阳花鼓中蕴歌含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多声部民歌演唱中,感受、体验《凤阳花鼓》这首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小七度音程;体会个人及集体多声部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每课一练
  1、教学内容:学习锣鼓歌
  2、教学过程和要求
  (1)节奏模仿练习。
  ①在稳定拍中,老师拍击四四拍一小节节奏,学生模仿拍击。
  ②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节奏,其他学生口读。
  (2)学习锣鼓歌(黑板上的节奏加音高)。
  学生随钢琴演唱锣鼓歌。
  (3)师生多声部合作。
  学生唱锣鼓歌,老师手打小花鼓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学生掌握了歌曲中基本节奏型,尤其是切分节奏;用锣鼓歌做导入,学生很感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多声部意识,并引出课题。
  二、环节二:识读五线谱
  1、教学内容:学唱教师自编旋律
  2、教学过程和要求
  (1)复习以第一间为do的五声音阶。
  用手代替五线谱,教师指一个音,学生慢唱一个音,重点唱准小七度音程。
  (2)发声练习。
  ①教师弹奏自编旋律,学生用“Wu”演唱。
  ②学生唱出以上旋律的唱名。
  (3)学生在学案上填写缺失音。设计意图:用手代替五线谱,唱五声音阶,既复习了五线谱的线间位置,又解决了难点:小七度音程的准确演唱:一条旋律,用“Wu”演唱,再唱唱名,既做了发声练习,又解决了音准问题;在五线谱上填写缺失音,有助于熟练掌握五线谱线间位置及唱名,为以后五线谱教学奠定基础。
  三、环节三:准确歌唱
  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旋律
  2、教学过程和要求
  (1)学唱前四乐句旋律。
  ①第一乐句:老师给出第一个音的音高,全体学生视唱。
  ②第二乐句:全体学生视唱,注意切分节奏唱准确。
  ③第三乐句:请一个学生视唱,老师纠正音准,唱准小七度音程,然后所有学生视唱。
  ④第四乐句:全体学生齐唱。
  ⑤完整演唱前四乐句旋律。
  思考:每一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和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是什么关系?
  ⑥分析创作手法:鱼咬尾。
  ⑦背唱前四乐句旋律。
  (2)学唱补充句和衬段旋律。
  ①请六个同学按老师要求分别视唱补充句和衬段旋律。
  其他同学思考:这六个同学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②大家一起视唱旋律。
  ⑧分析旋律发展特点:补充句和衬段最后一句旋律相同;衬段乐句有重复;倒数第三小节旋律是倒数第四、第五小节旋律的紧缩。
  ④背唱补充句和衬段旋律。
  (3)分析歌曲调式:五声宫调式。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旋律时,让学生视唱,既检查音准情况,又给学生当众演唱提供了机会: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手法及旋律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音乐记忆,培养音乐感知力及表现力。
  四、环节四:艺术歌唱
  1、教学内容:演唱歌词
  2、教学过程和要求
  (1)演唱前四乐句歌词。
  (2)简介花鼓这种民间歌舞形式。
  (3)演唱补充句和衬段歌词。歌曲处理:衬段每一小句第一个音加甩音,并且一强一弱,对比演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分析歌曲曲式结构:单乐段+补充句+衬段
  (6)个人二声部演唱:
  ①学习小花鼓鼓点:
  ②学生边拍击小花鼓的节奏边演唱歌曲(前四乐句拍击),教师钢琴伴奏。
  (7)旋律卡农: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前四乐句相差两拍进行轮唱,教师钢琴伴奏。
  (8)三声部锣鼓歌:两组学生模仿锣声,两组学生模仿鼓声,其他学生唱歌词,教师钢琴伴奏。
  (9)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个人二声部,第二遍旋律卡农,第三遍三声部锣鼓歌。
  设计意图:通过变化形式演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加强个人和集体多声部练习,提高多声部演唱能力,体会凤阳花鼓的风格特征,体现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弘扬民族音乐。
  五、环节五:情感体验
  1、教学内容:《新编凤阳花鼓》(视频)
  2、教学过程和要求:
  (1)简介凤阳花鼓发展史。
  (2)播放视频《新编凤阳花鼓》。
  思考:凤阳花鼓发展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在歌声中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拓展学生知识面,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是音乐学学科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有不少人存在忽视实践的种种误区,本文试通过对杨荫浏音乐学实践方面所走过的道路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探讨他的音乐学实践之路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杨荫浏;音乐学;实践之路 ;启示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1-0105-04    前 言    在刚刚过去的20
期刊
编者按:我国著名的音乐学专家、音乐教育家,本刊原编委朱泽民教授于4月17日晨盍然仙逝,享年81岁。朱先生多年来,对本刊关爱有加,他的去世,是音乐史学界和本刊的一大损失。本刊发表本文,以表达对朱先生的悼念和纪念。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22-02    1979年经朋友引见,得以拜望仰慕已久的朱泽民老师,承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尔来
期刊
摘要:恩耐斯特.布劳克的《希伯莱狂想曲》是一部在教学中有独特意义的作品。文章就其创作与结构作一简单论述。  关键词:恩耐斯特.布劳克;大提琴与乐队;《希伯莱狂想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65-02     大提琴曲目的匮乏是教学过程中长期困扰专业教师和学生乃至演奏家们的问题,虽然当今信息渠道快捷,然而也仅仅局限在交换和获取上的方
期刊
摘要:花儿山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富矿,广泛流传于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个民族。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花儿曲令全集》是一部集花儿之大成者,展现出“花儿文化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全书历史资料翔实,曲目选材精当,分类排列方法合理,展现了光彩熠熠的花儿风采,不仅为原生态花儿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地域文化学角度了解和探讨花儿的机会。  关键词:花儿;曲令全集;花儿文化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发展、成熟。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学理论文献的解读与研究,对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及元理论、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比较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社会学六大领域内的代表性文献的述评,大致表现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30年间,音乐教育学学科理论建设的学术进程及发展脉络。  关键词:改革开放; 音乐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巴赫第三号无伴奏奏鸣曲,并对这首奏鸣曲的四个乐章的较困难片段的演奏逐一进行了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演奏好这首作品。  关键词:   巴赫;小提琴;奏鸣曲;作品;主题;乐章;赋格  中图分类号:J6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76-03    巴赫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写于1720年。1962年德国出版了巴赫的手稿复印本,这对研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音乐课程或服务于学校音乐课程的艺术资源。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包括各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和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音乐课程建设的新课题,是对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补充,是弘扬、传承民族音乐和保护民族民间演唱资源的一个有效措施。我们应从吸收民族民间演唱特点及演唱技法入手,将之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建立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
期刊
摘 要:《新翻羽调绿腰》是一首模仿唐代大曲风格而又富有独创新意的琵琶独奏曲。文章从曲源、乐曲结构、演奏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对该作品进行了分析。全曲颇具古风。时而轻盈柔美,时而气势浑腾,仿佛再现了唐代舞者的风姿神韵,不失为当代琵琶曲的佳作。  关键词:曲源探究;调式结构;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3-0098-03    序言 
期刊
摘 要:在今天的西藏,还传承着一种世界级的国民族文化瑰宝——“一音歌曲”伯谐,值得我们矛以特别关注。它堪称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瑰十分难得、异常珍贵、货真价实的“活化石”  关键词:藏族;一方歌曲;伯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2-0005-05     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样,均为从没有到简单,再到复
期刊
摘要: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教师郭元的《在G音上》是“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奖 ”国际作曲比赛获奖作品之一。作品娴熟地运用了单音技法,通过建立在民族五声调式基础上的连续性五声序列转换,将原始而朴素的创作动机通过音列、音块、五度和声等音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结合音色旋律等多种创作形态,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鲜明的西方现代气息,又具浓厚的民族韵味。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