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开放智慧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yuw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我们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精读感悟阶段的引领,而忽视了初读感知教材阶段学生的自悟自得和熟读精思阶段学生情感的表达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享受学习的乐趣。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建构开放智慧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粗浅认识。
  一、增添阅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既是加深理解,又增强了感受,促使学生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我在《争论的故事》一文的教学中,讲完争论这个故事后,教师引导“难怪盛老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呢!你知道‘赞许’是什么意思吗?盛老师赞赏的是什么?从中,你又悟到了一些什么?”使学生感受到要像文中的同学一样,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实现“超越文本”。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二、挖掘对话资源,提升阅读实效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精彩的设问,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本有了正确感悟的基础上才有精彩的生成。而如何才能有精彩的生成?笔者以为,这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有关联,学生在课堂上所展示出来的对话能力还是有高低之分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在学生思想中形成后,如何通过语言,用何种方式表达得更明白、更精确、更精彩,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还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让孩子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真情对话,从而获得心灵的沟通,享受学习的乐趣。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中的对话:
  小松鼠问蚯蚓:“这是什么呀?”
  蚯蚓说:“这是花生。”
  ……
  小松鼠睁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叶圣陶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当时心灵相通。”我们应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感知和领悟这些对话。两个角色,生动形象,妙趣橫生从而让学生通过文本学习对话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实现学生对话能力的有效提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三、读写有机结合,激起学生思考与分享的热情
  语文的课堂,要倡导读与写的紧密结合。因为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写文,哪怕只是写一句话,也是让学生再一次地思考,将自己的感受浓缩,从笔尖流淌出来,这便融入了学生的思考与智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写文”的设计,必定会让形象、情感、语言留于学生心中。这就是“写文”的智慧所在。事实上,在阅读教学中,应经常将写的训练贯穿在教学中,这样,既可以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既强化综合训练,又促进学生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阅读课上的写,绝不能等同与练笔。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学生完成时,只要自己认识,能描述出来,用符号替代,用词串联,写关键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都可以写。但教师在要求学生写时,要避免写的内容过多,老师让学生写的内容必须经过仔细的推敲,要以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能什么都写,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写。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需求,发展了学生的学习个性,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务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能够做到关注对话、关注文本对话,使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其他文献
“洋洋妈妈,洋洋最近在学校打群架了!”当洋洋妈妈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无法相信,从小到大都一直乖乖的洋洋竟然会打群架?洋洋妈妈匆匆赶到学校,只见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教学”的理论,笔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了“目标分步实施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本文介绍了“目标分步实施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经常都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朗读一段文字朗读得不符合一些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就让学生再次的读过下去了。这样的教学态度或者说是教学方法,长此下去肯定是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
【摘要】现阶段,随着英语知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需要读、写、听、说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所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十分关键。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出发,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优化 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在于能
何亚玲英语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渗透相关学科教育。通过各学科间的联系、交融地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然渗透的学习情境中活学英语,学活英语。  一、渗透德育思想激活学习情感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它是一项艺术性、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协调各种因素,才能在学生心灵这架钢琴上弹出美妙、和谐、动听的乐曲来。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特别关注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生本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的构建是新的课堂改革的需求,而且还能更好地按教学规章教学,起到增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构建高中英语生态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生态型教育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
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然而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这个基本途径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得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实现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并形成良好写作素养的活动,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语文能力,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到“育人”与“练文”并举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下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