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的策略与尝试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写文章并形成良好写作素养的活动,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语文能力,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到“育人”与“练文”并举的效果。因此,我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研究作文能力形成的规律,探索作文教学最优化的途径,下面谈点个人作文教学策略与尝试,供同仁参考。
  一、从语文教材中吸取滋养是提高写作的源泉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找到一些可值借鉴的捷径或模式用于学生的写作实践,学生自然易学易用,定能事半功倍。在学生的词汇量与生活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写的问题上。我认为提高课堂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从现成的教材中学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材资源本身的内容丰富性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新的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以现有文本为基础,在作文的拟题、立意、技法、语言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很多行之有效的写作范式,将文本教学与写作教学融合为一体,则语文教师再不会因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绞尽脑汁了。
  拟题,永远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标题也是文章的眼睛,而中学语文课本中所收篇目,标题可谓异彩分呈。或直奔主题,气势逼人,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意境深远,含情脉脉,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孤独之旅》……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之时,我着重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抓住文章的“眉眼”让学生明白绘人重绘眼,写文先抓题的道理。学生既掌握了命题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内涵,同时我也补充以最新的诗词拟题法,悬念拟题法,修辞拟题法等新颖的拟题技巧,就这样点面结合,在自命题作文课上学生根据平时的训练,随性而作,拟出了很多颇具吸引力的好题目。余映潮先生的《读美文、学作文》系列,他的这一系列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课文中可以学到怎样的写作技法,对老师、学生都有裨益。例如读莫怀威的《散步》,学记叙文的“五笔”:文章开头是倒叙,开门见山“轻点一笔”;文章中间对第一段所叙写的事进行补说、解释,可以说“交代一笔”;再回到叙事主线,开始出现“镜头”,略写一家人“散步”,这叫做“简叙一笔”;中间散步过程出现“分歧”,由于“分歧”,散步中就有了“故事”,就有了“波澜”,这叫做“巧折一笔”;最后一段,抒发情感,又表达感受,画龙点睛,这叫做“深化一笔”。“五笔”,呈现了一种记叙文的写作模式。教材中的文章是名家荟萃,很多是经时间洗刷筛选下来的不朽之作,把课文的读和作文的写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又解决了作文教学天马行空,长篇累牍的痼疾,促使学生重视课文,乐于写作,提高了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二、探索是获得作文教学智慧的必由之路
  我们教师应充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着力培养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引导学生加强文化积淀,勉励学生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努力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核心任务是打消作文的畏惧感和顾虑,让每一位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尊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敢写,想写,爱写,对作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则应该重视贴近学生实际,实施多种有利于写作兴趣发展的训练策略。如:先放后收,由俗入雅,由简入繁,由浩荡入纯粹;巧妙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训练;进行作文游戏,适时激励等。作文教学应将做人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将阅读指导与作文指导相结合;应指导每一位学生关注生活,丰富人生体验,并正确地获得信息,使用资料,博览群书。我们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鉴赏;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联系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求异性,灵活性与敏锐性。教师应提高作文评改实效性,学生评改文章要建立在反复推敲,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使其更加明确写作要求,更加理智地反思作文的得失。而我们教师只需完成评改指导和典型评语,指导学生评改有计划的进行,首先教师示范批改,其次小组集体评改,最后有学生自评自改。
  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是文章的生命
  我们的文章在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个字——情。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新的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矫饰,是文章的大敌。每逢作文,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常无话可说、东拼西凑?因为他们不能或不善打开自己的情感闸门。鲁迅先生说过,从喷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淌出来的是血。写作时无动于衷,文章怎能打动他人?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带着某种感情,感受事物,那事物就格外鲜明、清晰;回忆往事,往事也如浮雕般地凸现。这就是情感的催化剂作用。我们的同学正值青春年少,情感奔放,表情外露,极易冲动,大笑大哭大吵大闹,毫不遮掩。可令人奇怪的是,一旦作文,血肉丰满的个性就消失了,丰富的情感烟消云散了,剩下的是言不由衷的、干瘪瘪的几句老生常谈。所以有时候我们的作文根本就不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写的,所有有时候我们还要调动学生的情商,让他们成为真正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其他文献
一、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认识  想要学习好英语,掌握扎实的语法知识是非常必须的。因为在现在初中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好了语法知识才可以对基本的句型、短语等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不论是做单项选择题还是阅读理解题都可以根据基本的语法知识来做题。而且现在初中英语中的写作题目对于语法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基本的句型、短语的使用都需要严格地按照基本的语法来进行。相信初中英语语法的重要性我们大家心里都非
“洋洋妈妈,洋洋最近在学校打群架了!”当洋洋妈妈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无法相信,从小到大都一直乖乖的洋洋竟然会打群架?洋洋妈妈匆匆赶到学校,只见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教学”的理论,笔者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了“目标分步实施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本文介绍了“目标分步实施法”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经常都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朗读一段文字朗读得不符合一些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就让学生再次的读过下去了。这样的教学态度或者说是教学方法,长此下去肯定是会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
【摘要】现阶段,随着英语知识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地位也越来越受重视。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需要读、写、听、说全面发展,有机结合,所以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十分关键。本文主要从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出发,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优化 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在于能
何亚玲英语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渗透相关学科教育。通过各学科间的联系、交融地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然渗透的学习情境中活学英语,学活英语。  一、渗透德育思想激活学习情感  思想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程,它是一项艺术性、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协调各种因素,才能在学生心灵这架钢琴上弹出美妙、和谐、动听的乐曲来。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特别关注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生本教育”理念的主导下,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系统”。生态课堂的构建是新的课堂改革的需求,而且还能更好地按教学规章教学,起到增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课堂的教学特征,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更好地构建高中英语生态课堂。  【关键词】高中英语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生态型教育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1976年
当前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实施,然而课程实施是通过教学这个基本途径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得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