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32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150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急性损伤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之一,由于闭合性损伤腹壁无开放伤口,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有一定难度,给选择治疗方法带来一定困难。若诊断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死亡。现将我院3年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2例的诊断和抢救作一报告如下。
  关键词: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8例,女4例,年龄9~62岁,平均47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挤压伤6例,殴打伤3例。临床表现:32例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入院合并休克19例,有典型腹膜炎体征15例。合并伤:胸部损伤5例,肋骨骨折4例,四肢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就诊时间30分钟,最长3天。
  1.2 诊断情况 术前所有病人均行胸、腹部X线及B超检查,15例X线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8例发现有肠内液平或积气;腹部B超发现肝破裂23例、脾破裂6例;其中同时有肝、脾损伤、腹腔内积液26例。有25例进行诊断性腹穿,抽出不凝血23例,9例因考虑有腹膜炎、肠梗阻未行腹穿。
  2 治疗情况
  本组中有7例由于入院时腹部症状及体征轻,生命体征正常,选择保守治疗,治愈出院;13例行肝破裂修补术,4例行脾切除术,2例行脾修补术,1例行胰秀补术,3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肾修补术,空腔脏器修复7例,术后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2例换药后愈合,1例行二期缝合。
  3 讨 论
  3.1 病史与体格检查结果是诊断主要依据
  详细询问病史、反复细致地查体是判断是否存在腹部脏器损伤的重要手段[1]。注意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变化情况。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腹部内脏损伤:①腹部疼痛较重、呈持续性、同时伴有其它消化道症状;②早期有休克表现;③有明显腹膜炎体征;④腹腔内有气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⑤肠鸣音减少或消失;⑥有呕血、血便等现象;⑦腹部叩诊出现移动性浊音;⑧直肠指检发现前璧有压痛、有波动感或指套染血[1]。
  3.2 实验室影像检查的临床意义
  实验室检查中的血常规检验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很重要价值。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有实质性脏器损伤时,其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有下降;而有空腔脏器损伤时,其白细胞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影像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能术前判断出是空腔脏器损伤或是实质性脏器损伤,特别是B超及X线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上作用很大。B超检查方便,可在床边进行,并可进行动态观察,诊断准确率高,特别是对肝、脾、胰等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最有价值,本组中有15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肝、脾损伤,手术后确诊。X线对空腔脏器破裂的诊断更有价值,特别是腹部立位片更有意義[2]。大多数胃和十二指肠破裂、少数小肠和结肠破裂患者,腹部立位片显示膈下新月形阴影,提示有游离气体,表明有空腔脏器破裂可能。
  3.3腹腔穿刺的诊断价值
  腹穿对诊断腹部闭合损伤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B超发现有腹腔积液者更有意义。本组对25例患者进行腹穿,有23例抽出不凝血。穿刺阴性时,不能排除内脏破裂可能。近年来,采用在B超指导下进行腹穿,已使穿刺阳性率得到提高。
  3.4 严格掌握非手术和手术适应证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应掌握其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适应证,通过检查一时不能确定有无内脏破裂伤者;诊断已明确的轻度单纯实质性脏器损伤,生命体征稳定或有轻度变化,均属非手术治疗适应证[2]。但对于此类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定时复查血常规,并进行床边B超检查,以便能尽早作出结论性诊断,及时抓住手术时机。本组有7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愈。手术是治疗腹部闭合损伤的主要手段。对于非手术治疗经观察出现以下情况: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者;②肠鸣音逐渐减弱或消失者;③有休克症状出现或休克加重者;④红细胞计数有进行性下降者;⑤腹腔穿刺抽出气体、不凝血、胆汁等;⑥膈下出现游离气体者;⑦胃肠内出血不容易控制者。应及早进行剖腹探查[2],已确定有腹腔内脏破裂者,应及时手术,应尽快做好准备,及早安排手术,以减少并发症。手术方式根据损伤脏器不同而采取相应方式,对于实质性脏器多采取修补或切除术;对于空腔脏器损伤多采取修补或切除损伤严重肠段后吻合术。本组手术25例,25例治愈,无死于并发症。实质性脏器破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再出血,预防主要措施是术中探查要仔细、缝合止血要可靠等,出现再出血时,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及时再手术。而空腔脏器破裂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腹腔脓肿、肠粘连、肠瘘等,术中应注意腹腔清理,彻底清除腹腔内异物、组织碎片、食物残渣及粪便等,术毕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主张多部位的双套管持续引流,对腹腔感染严重者有积极意义[3]。
  4小结
  多发伤诊治中注意的问题 意外事故的发生,不但限于腹部损伤,多发性损伤很常见[4]。在治疗中要全面治疗,如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颅脑损伤,肾功能障碍,应限制水量的进入,而伴有出血性休克常大量输血和输液,因而强调多科协作治疗。腹部多脏器损伤,原则上先处理出血脏器(如实质性器官、血管),后处理空腔脏器。
  参考文献:
  [1]蔺锡侯.腹部闭合性创伤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15(11):646-647.
  [2]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56-462.
  [3]李宁,黎介寿.双套管引流在腹部创伤的应用体会[J].实用外科杂志,2010,9(8):422.
  [4]杨涵铭.多处伤诊治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实用外科杂志,2011,8(7):34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与药物洗脱支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我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所有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且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置入支架类型进行分组,统计各种支架在不同时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结果Excel支架、Endeavor支架、Promus支架三组之间,急性、亚急性、晚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极晚期血栓的发生率,Excel组高于Endeav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流产后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將86例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传统处理)和观察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主动避孕率、二次流产率及意外怀孕率。结果: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评分及主动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意外怀孕率及二次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后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避免意外怀孕及二次流产。  关键词: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术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其中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26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40例,将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患者纳入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实施不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组患者与甲状腺全切除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改良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0例3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经多种抗青光眼药物综合治疗后眼压控制不良,实施改良小梁切除术,即术中运用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前侧切适量放液减压、可松解缝线和主动形成前房的手术方法。结果:30例31眼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周29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术后1月随访观察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28眼;术后1周30眼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国内外报道临床肾结核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肾结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医患双方认识的不足,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规范,因而在医院检出的肾结核以晚期较多。为探讨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22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晚期肾结核;诊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合理的饮食控制+三联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Hp根除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Hp根除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均比治疗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胃炎方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自拟胃炎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合并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出血合并心肌梗塞的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通过不同药物治疗对比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48%,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更高的有效性,治疗过程中再出血几率小,
期刊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国内又称喘息性肺炎[1]。严重者可引起呼吸系统衰竭及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及时控制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防止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静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对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中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住院病人入院时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营养补充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入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4例,并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所制定的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以及患者的体制指数(BMI)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