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观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l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术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其中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26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40例,将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患者纳入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实施不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组患者与甲状腺全切除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年随访其复发率及治愈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影响较小,是最安全最具疗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效果;结节性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结节中一种良性病变,是甲状腺腺体内出现不均质的增生结节。结节增大会压迫食管、气管、血管及神经等诱发患者并发症。在传统治疗中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但临床疗效较差,易复发。因此考虑到临床疗效目前较多采取手术切除。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其中甲状腺腺叶全切除260例,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240例,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男性181例,女性319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7.5±24.5)岁,病程(0.5~7)年,平均病程(3.75±3.25)年,经B超检查结节大小(0.6~6.1)cm,平均大小(3.35±2.75)cm。其中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260例,男性101例,女性159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9.5±22.5)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3.25±2.75)年,经B超检查结节大小(0.9~6.1)cm,平均大小(3.5±2.6)cm,咽喉不适、疼痛、嘶哑患者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40例,男性80例,女性160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5±22.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3)年,经B超检查结节大小(0.6~5.9)cm,平均大小(3.25±2.65)cm,咽喉不适、疼痛、嘶哑患者7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结节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甲状腺腺叶全切除: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手术沿甲状腺外科被膜锐性分离甲状腺外侧,术中注意辨认甲状旁腺,并将其自甲状腺腺体上妥善分离,结扎并切断甲状腺上血管,于气管食管沟内解剖喉返神经,结扎甲状腺下血管,于气管前间隙将一侧甲状腺腺体完整切除,若为双侧病变则行双侧全切;观察组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不同点在于在保留背侧5-25%的腺体。
  1.3 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好转:症状和体征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总疗效率=(治愈数+好转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率,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比较。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甲状腺全切除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并发症比较(

±s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并发症,观察组(8.7%),对照组(8.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年后随访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复发率观察组(93.75%)对照组(93.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及一年后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在甲状腺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病癥[1~2]。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甲状腺切除[3~4]。但在临床工作中,是选择腺叶或全切除术,还是选择次全切除术均备受争议[5],二者主要争论点,笔者认为是病灶切除的彻底性和功能保留的问题。前者认为切除彻底,无再次生长的土壤,复发就无从谈起,故可保证最低的复发率,术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即可满足机体需要;后者认为切除病灶及其周围部分腺体,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即使有复发,只要未达到再次手术要求,无需再次外科治疗,保留足够多的腺体,有利于甲状腺功能的保留,免除服药困扰。实际上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能全部清除病灶,但对甲状腺功能影响大,术后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药物替代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相当于是针对病变的扩大切除,可到达去除病灶的目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7],但有一定的临床复发率。
  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其中甲状腺全切除26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40例,比较两种切除手术数据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在临床并发症、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量等数据均有显著疗效,在一年后对患者进行回访,其复发率低与治愈率与全切术无明显差异,表明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安全可靠[8]。但是仅仅是为了保留腺体而行次全切除术也是不可取的,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应该是在最大限度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肉眼和术中触诊正常的甲状腺腺体,只有这样,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才能获得比较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较其他手术方式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潘文峰,苏习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03例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4):2069-2071.
  [2]黄树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0):15-16.
  [3]曹玉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13):159-160.
  [4]林忠生.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8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63-65.
  [5]郑竹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22-623.
  [6]陈新,古晓光.改良颈部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08(3):163-165.
  [7]钱山青,王家兴,孙卫东等.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附132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6):53-53.
  [8]王先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67-68,6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 将需要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新生儿1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肝素液润滑后的1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5.5号头皮针连1ml注射器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一次性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成功84例,成功率93%,对照组一次性成功67例,成功率76%,观察组标本合格80例,合格率95%,对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的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肾性贫血病情改善情况,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4周、12周后,观察组的Hb,Hct,SF,TS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72例妊娠剧吐患者进行呕吐和食欲分级并治愈的经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呕吐控制快,食欲改善效果佳,治疗时间相对短,尿酮体转阴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关键词:妊娠剧吐;呕吐控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酮体  妊娠剧吐一般指少数孕妇以频繁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重症医学科(ICU)男性护士职业倦怠与人格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崇左市二级以上医院ICU50名男性和同年龄段的ICU女护士护士进行抽样测试研究,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果 男护士与女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差异明显,含情感衰竭
期刊
摘要:目的:对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62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同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PD)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有便秘的PD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持续至出院后6个月,观察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有差异(P<0.05),干预组随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便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脊柱结核切开引流术组(A组)、前路脊柱结核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B组)与后路脊柱结核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组(C组)。对三组患者病灶治愈、畸形矫正率、植骨融合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B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复方甲硝唑膜联合用于糖尿病牙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牙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则给予高压氧、复方甲硝唑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1.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与药物洗脱支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我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所有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且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置入支架类型进行分组,统计各种支架在不同时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结果Excel支架、Endeavor支架、Promus支架三组之间,急性、亚急性、晚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极晚期血栓的发生率,Excel组高于Endeav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流产后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將86例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传统处理)和观察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主动避孕率、二次流产率及意外怀孕率。结果: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评分及主动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意外怀孕率及二次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后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避免意外怀孕及二次流产。  关键词: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