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合并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出血合并心肌梗塞的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通过不同药物治疗对比来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48%,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更高的有效性,治疗过程中再出血几率小,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心肌梗塞;临床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the object of study is my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4 June,42 case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cerebral hemorrhage cases,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1 cases in each group,through the different drug treatment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 comparison.Results:the effective rate,90.4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66.67%,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o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is more effectiv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treatment process re bleeding rate is small,less adverse reaction.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treatment
  高血壓性的急性脑出血病患非常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其发病率可高达30%,同时具有该合并症状者其预后情况较差,致死率高达67%左右。因此该疾病的及时有效治疗非常的关键,然后临床治疗方式多样,效果差异大,同时不良反应也并不乐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案例,均通过头颅CT检查和临床证实。其中合并有心肌梗塞有42例,占比为21%。其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6例,年龄范围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5.4±5.6)岁。血压范围为137-220/91-122 mmHg,平均值为155/104mmHg。其中脑出血后48h发生心梗者为14例,48-10天时间内为20例,10天后为8例。脑出血部位划分上,基底节为20例,出血破入脑室者为8例;丘脑为18例,出血破入脑室者为8例;脑干、脑叶为2例。脑出血量上,30ml以下者为22例,31-40ml范围者20例。心梗部位分类上,前壁为18例,广泛性前壁4例,下壁和前间壁各位6例,前壁合并下壁者为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在基本的病患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患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电监测,供氧和镇痛干预,同时静脉推注50-100ml的利多卡因进行心律失常的预防,同时给与甘露醇和速尿来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防止甘露醇在短期内导致的血容量提高,从而避免心衰的产生。其中观察组进行疏血通10ml与250ml生理盐水进行每天1次的静脉滴注,连续15天。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10ml与与250ml生理盐水进行每天1次的静脉滴注,连续7天。
  1.3 疗效评估
  在两组用药后的10、15、20、30天进行效果观察,主要观察心电图图谱、心肌酶谱的具体变化,以心电图的ST段升高到正常和心肌酶谱的正常为有效标准。
  2 结果
  表1:两组病患治疗有效性的对比[n(%)]
  通过表1所示,观察组在治疗10天例治疗有效者5例,占比23.81%;15天后治疗有效者10例,占比47.62%;治疗2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治疗3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死亡者2例,占比9.52%。对照组在治疗1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15天后治疗有效者4例,占比19.05%;治疗20天例治疗有效者6例,占比28.57%;治疗3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死亡者7例,占比33.33%。
  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48%,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和心肌梗塞在发病上具有同样的动脉硬化病理基础。急性脑出血发生时,一般会引发缺氧、缺血和颅内压升高,从而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兴奋,引发功能的紊乱出现。此外还会引发心脏传导和心肌复极化的问题,从而表现出心电图的非正常。其中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从而导致冠状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塞的出现,进而对心脏和大脑造成更大的损伤[1-2]。   在临床上急性脑出血并发心肌梗塞的治疗属于疑难问题,过去多认为急性脑出血时段内出现急性心肌梗塞不可以通过抗凝和溶栓来干预治疗,所以多采用保守疗法,其病死率因此也搞到67%,例如本研究中对照组的病死率则高达66.67%,足以说明傳统疗法的局限性。而在该类疾病的治疗中,人们逐步关注到中医疗法的重要性,其中更提出活血化瘀的治疗观点。其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脑出血的所形成的淤血会阻碍心血的生成,因此要做好祛瘀;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发现急性脑出血时的血液较为粘稠、凝聚,因此存在的淤血的病理变化,因此采用活血化瘀有使用依据;急性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血管壁的改变,但是与凝血功能障碍没有关联性。现代医学则认为,脑出血是在脑实质出血后导致局部有血肿,从而出现继发性病理代谢物、水肿和缺血缺氧的脑部损伤,而止血可凝血效果的药物并没有实质作用。因此其治疗也主要围绕活血化瘀展开[3-4]。
  疏血通注射液提取了水蛭、地龙等中药,其成分主要为水蛭素与蚓激酶。其中水蛭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质,可以抑制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以及抑制血凝,同时包含肝素、抗血栓素以及胺样物质,但是并不会引发肝素超量而导致的出血;水蛭可以在纤维蛋白上发挥纤溶效果,可以抑制血小板溢出脑组织产生聚集,从而让脑血肿快速的吸收,防止脑出血后引发脑梗塞。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水蛭素可以减少和维护垂体后叶素导致的急性心梗死的缺血和心电图谱的变化,对于顽固性的心绞痛病患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一般水蛭在脑出血的治疗方面,多在发病后的1-2周用药。蚓激酶具有抗纤溶、抗凝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实质作用,同时可以有一定的降血压效果。在疏血通注射液使用后,可以有效的减少血液粘稠性,达到血管扩张,最终血栓得到溶解。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治疗10天例治疗有效者5例,占比23.81%;15天后治疗有效者10例,占比47.62%;治疗2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治疗3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死亡者2例,占比9.52%。对照组在治疗1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15天后治疗有效者4例,占比19.05%;治疗20天例治疗有效者6例,占比28.57%;治疗30天例治疗有效者2例,占比9.52%;死亡者7例,占比33.33%。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48%,对照组为6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这样的疗效足以说明了疏血通注射液在脑出血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上具有高有效率,同时治疗的速度较为快速,其中治疗后10天产生效果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硝酸甘油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少,有效地降低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再出血问题。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喻学刚,牛树茂,李珊.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心肌便塞治行初探[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2,8(5):298.
  【2】杨赞敏,王丽敏,刘凤坤,等.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急性心肌便塞巧例临床分析[J].医药世界,2012,03(1):48.
  【3】周林,李凤赏,杨沙宁,等.急性心肌便死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探讨[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153.
  【4】刘小华,张俊,苟连平.17例老年人急性脑血管意外合并急性心肌便塞的临床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31(4):6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病(PD)患者便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住院有便秘的PD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持续至出院后6个月,观察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便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便秘情况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有差异(P<0.05),干预组随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便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及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脊柱结核切开引流术组(A组)、前路脊柱结核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B组)与后路脊柱结核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组(C组)。对三组患者病灶治愈、畸形矫正率、植骨融合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B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复方甲硝唑膜联合用于糖尿病牙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牙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则给予高压氧、复方甲硝唑膜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1.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与药物洗脱支架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我科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所有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且符合条件的患者,按照置入支架类型进行分组,统计各种支架在不同时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结果Excel支架、Endeavor支架、Promus支架三组之间,急性、亚急性、晚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极晚期血栓的发生率,Excel组高于Endeav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流产后进行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將86例人工流产的育龄妇女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传统处理)和观察组(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主动避孕率、二次流产率及意外怀孕率。结果: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评分及主动避孕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意外怀孕率及二次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产后加强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可有效避免意外怀孕及二次流产。  关键词: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术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00例甲状腺切除患者,其中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260例,甲状腺次全切除240例,将甲状腺腺叶或全切除患者纳入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实施不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状腺次全切除观察组患者与甲状腺全切除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改良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0例3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经多种抗青光眼药物综合治疗后眼压控制不良,实施改良小梁切除术,即术中运用丝裂霉素、小梁切除术前侧切适量放液减压、可松解缝线和主动形成前房的手术方法。结果:30例31眼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周29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术后1月随访观察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28眼;术后1周30眼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国内外报道临床肾结核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但由于肾结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医患双方认识的不足,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规范,因而在医院检出的肾结核以晚期较多。为探讨晚期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对22例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肾结核的诊断水平。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晚期肾结核;诊治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合理的饮食控制+三联疗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5%,Hp根除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Hp根除率为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症状均比治疗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胃炎方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行自拟胃炎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