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体系整理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h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作为高中的基础必修课,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学过程繁琐、内容复杂,导致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过程中容易将相近的名词混淆,无法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时代发展进步的背景下,应该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整理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体系,从而帮助高中生减小学习压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体系;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改革,如今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在内。在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的优势。笔者认为,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并通过整理高中生物基础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高中生物知识,有效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一、采取思维导图,化简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作为必修的一门学科,知识内容中有许多相似的名词容易被混淆或者是难以被记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概念的定位不清楚,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将知识一股脑的装进脑袋中,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循,因此在运用知识的时候也显得杂乱无章,没有组织串联性,整个知识结构并不完整。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张冠李戴”“胡乱套用”“混淆知识”的情况,甚至不懂得举一反三,答题过程呆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对学习方法,只顾着将教师讲解的知识要点装进脑袋中,毫无章法的记忆方式导致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因此笔者认为,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并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很有必要,而思维导图正好能够实现这一想法。
  思维导图是现代的一种有效教学工具,可视化的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内容。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按照人类大脑本身的思考规律,也就是模拟人类的大脑,将所有的知识内容形成一个树状结构图,每一个结构分支上有着关键词或关键语句、图像、色彩,方便人们记忆。例如,在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学的内容时,学生容易将细胞的名词混淆。通过设计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具体如下图)从图一的思维导图中可以清楚整个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通过思维导图删除了冗余复杂的知识内容,只保留了知识的关键信息,化简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要点,从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内容,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二、融入信息技术,整合零散知识
  高中生物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习起来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新时代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融入信息技术,从而将零散的生物知识整合在一起,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使抽象的課堂变得形象化。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化繁为简”,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冗长的知识章节令学生头昏脑涨。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教学内容一旦过于繁琐就会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学习时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出现。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整合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微课教学是一种常见的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简短的视频配上适当的知识讲解,以可视化的方式令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手法十分适用,分析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不难看出,高中生物知识内容中有大量的微观知识,其中包括细胞结构、染色体、DNA等等这些常见的知识概念,这些概念从表面上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通过制作微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例如:在教学“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这一知识要点时,由于学生难以理解发酵的原理和过程,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知识时显得迷茫。当教师制作微课进行授课之后,借助微课中动画播放的功能将整个发酵的原理和过程进行展示,给学生呈现出一种直观的视觉体验。通过微课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发酵技术的印象,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好接受知识讲解的方式,有利于对后边的知识点细胞呼吸的理解,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提升,构建高效率教学课堂。
  三、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是要立足于教材内容之上,教材是高中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生物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生物技能的拓本,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生物教材内容中的专业术语、知识概念以及公式定律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抓住教材内容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并在原有基础上将知识点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在教学“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讲解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实际上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由此教师可以拓展知识内容,讲解细胞液的作用。对于主干知识的理解应当具有一定的广深度,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做到解题时心中有数,避免在学习或者是考试复习时的不分主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有利于学生生命观念及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的提升。
  四、区分核心内容,归纳考试考点
  高中生物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且知识点之间相似程度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混淆概念。为了能够在考试复习时不会手忙脚乱,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区分生物知识的核心内容,归纳整理考试考点,促使学生在复习时能够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考试内容。主干知识不仅包括重点知识内容,同时还包括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
  例如:在区分真核与原核生物时应做到三个步骤。第一,先排除病毒体,因为病毒不属于细胞结构,所以不能算是真核或原核生物。第二,划分原核生物,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常见的蓝藻与细菌就属于原核生物。第三,除以上几种情况之外,剩余都属于真核生物。因此可以总结出:真核与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是否有核膜或者有包被成形的细胞核。
  与此同时,教师在区分生物知识核心内容时,应该要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考试说明作为生物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学生生物高考复习的纲要文件。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每年的考试说明,并解析往年考试说明中的内容性质、考题形式以及考试卷的结构和大致题型,令学生对考题考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因此,教师在区分核心内容时应该尊重考试说明纲要,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涉及超纲的行为。切实做到抓住考题考点、区分核心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作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新时代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要积极运用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清楚的知识脉络,并融入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知识体系。同时,在拓展知识内容时应先夯实基础知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延伸。有效区分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考题考点,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从容不迫,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禹长仁.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10):148-149.
  [2]吴志强.高考生物图表类试题的解读和破解策略[J].教学考试,2018(15):68-70.
  [3]董磊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及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8(12X):65-66.
  [4]周志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J].文理导航,2018(35):72-73.
  [5]陈兆亮,薛仕京,张英锋,康珍,金瑛.“显性观察法”在F_2代群体性状分离比计算中的应用[J].中学生理科应试,2020(5):99-100.
  [6]姜焕焕.例谈培养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黑河教育,2019(3):37-38.
  广西省钦州市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动手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将围绕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科目比较抽象的科目,学好数学不仅要会听、会说、会想,更要会问,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长期的学习。当然质疑能力不是学生天生就具备的,是需要教师对他们不断地培养才能形成,从而让学生从质疑中感悟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质疑习惯;策略  “学贵有疑 从疑而悟”,质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小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小学打基础的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朗读是辅助学生识字、背诵的重要学习手段,因此朗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当前,语文教学目标由技能培养转为素养发展,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学会认字识字,掌握朗读书写等知识技能,还需要通过学习强化自身理解力与写作能力,促使自身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完善。对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探究朗读教学的必要性与优势,结合当前低年级阶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写作能力的有效培养是一项重难点内容,然而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的写话训练活动中写作能力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写话训练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后期的写作训练打下牢固的写作基础。在小学低年级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提高重视程度,以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写话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低年级教育阶段的写作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不论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都不会降低,每一位教师教学的最终追求都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学科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学习和接受知识能力。因为近几年教学改革,初中英语教师更应该不断随着教材内容的变化而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以此来适应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贯穿到教学的每
期刊
摘要:在现代中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和对科目的兴趣已经成为左右课堂接受度以及学生接受效率的关键,如何利用教师讲学的内容以及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对课程内容进行趣味性讲述,寓教于乐,在保证课堂有效时间内达成授课目的的同时让学生有积极性和兴趣地认知和掌握中学数学中各类知识点,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的能力,开发中学数学课堂中潜在的趣味性和延展性。  关键词:教学创新;学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一些小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不是无话可说、毫无情感,就是记流水账。针对这样的习作状况,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素材积累、生活体验、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有目的行的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对如何提高习作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习作水平;提高  前言:  小学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灵活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对人才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优秀人才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逻辑思维;教学分析  由于数学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近年来新课标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课外阅读更是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具体探索了强化课外阅读在写作教学中作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写作教学;必要性;强化  当前的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缺乏科学的优
期刊
摘要:语文听说读写训练是我国小学时期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四大重要项目之一,说话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语文教学内容项目,也是小学生今后学习其他语文项目的重要基础。小学生只有能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熟练掌握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精髓;较好的完成小学语文语言组织项目;进而能够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感受;因此;在对小学生的语文语言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快速提高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