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效度在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中的应用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入了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PRO)的概念,介绍了通过PRO量表测得患者自觉感受的病情变化来评定疗效的方法,论述了评价量表性能的重要指标-效度的作用,并以在研的“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为例,探讨了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标准效度和实证效度的应用。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医药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等方面仍不够理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从15个方面进
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年来对10种海洋生物和中药中具有抗肿瘤特别是抗神经胶质瘤作用的皂苷成分的研究成果。对3种海星、5种海参和2种植物中药的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提取、分
目的:明确工业化培育北虫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在不同生长时期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HPLC和苯酚硫酸法,分别对不同生长时期的工业化培育的北虫草的虫草素、腺苷和虫草多糖含
将中医诊法有机地嵌入健康体检,探讨建立中西医学互补的健康评价体系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的研究目标。该诊法研究团队以舌诊为主要
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是食疗,食疗的理论指导是食物性味学。本文认为:古代的中医发现了身体可以感知食物的刺激,并能够做出应答这一事实,并采用四气五味的假说来表述这一现象。因
本文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与中医药的特色有机结合,分析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式:逐步建立技术法规和自愿性标准相结合的技术控制体制;政府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综述,强调传统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或外用,无注射使用的先例。为保证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必须使用现代科技,先分离有效的先导化合物作为
目的:建立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20∶4∶2∶1)为展开剂对淡豆豉中大豆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碱水解法,对淡豆豉提取液
中药信息工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中药基础及应用研究的作用日益凸显,埘中药学术发展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闻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一中医药管删局“中药信息工程重点
采用偏最小二乘和相似度分析等,探讨中医临床信息的提取和证候的数学模型。以肝炎后肝硬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度分析方法对临床表征信息(症状)、生物学指标和证候进行相似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