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素描基础造型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人体素描教学出发,针对教学过程中初学者难以把握人体造型的现实角度出发,通过笔者对长期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分别从理论准备、优秀作品临摹、结构素描训练、速写练习四个方面对人体素描教学提出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人体素描;基础造型;结构;线条
  【中图分类号】J214-4;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12-01
  人体是大自然最完美的造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和谐、对称、秩序、比例等美的本质特征。所以自有绘画以来无论希腊、罗马、埃及、中国、以及遥远的非洲大陆,人体都是艺术家们热衷的表现对象,艺术创作处处以“人”为中心绝非夸大其词。
  但是,人体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各个部位组织繁多、构相连要,想要准确、生动的塑造人体形态并非易事。很多学习绘画的同学在初学人体素描时,还没提笔畏难情绪就涌上心头。在人体素描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学生:还没开始动笔就被模特镇住了,觉得这么复杂的一个形体自己没信心把他完整有效的在画面上塑造出来。于是心也怕了,手也软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躲则躲能逃则逃,深入研究的程度不够,学习留于表面和形式最后学习效果欠佳。通过若干年对教学的总结,笔者认为要想获得扎实的人体造型能力,必须要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的理论准备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也是对学习绘画的同学的一大挑战。但是,任何复杂的事物不做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就容易被众多的局部现象所迷惑。但一但深入事物内部就可以发现任何复杂的事物其实都是可以化繁为简,有规律可循。学生要想能游刃有余的塑造人体形态,必须从造型艺术需求出发,从理论上研究造型的透视规律,以及人体骨骼、肌肉结构、人体形态与动态的变化规律。
  这一过程要学生做扎实有效的工作,决不能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骨骼、肌肉、体表形态等和任意造型艺术有关的一门学科。达。芬奇、丢勒、米开朗基罗等伟大的艺术家都抱着虔诚的太对对人体解剖学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从理论知识入手,要求学生从书本获得大量关于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位置、形体结构,尤其要熟知对人体表形态产生重大影响的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形状;要能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整体比例关系、以及局部比例特征做到了然于胸;要对人体由于运动产生的形体变化、透视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熟悉这些理论知识,对我们接下来的人体塑造将受益无穷。
  二、大量优秀作品的临摹
  了解了和人体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思维不能停留在理论、概念的粗浅层面。虽然它使我们更快更有效的掌握了人体基本信息,但仅停留于默记和背诵就会失去它的意义,理论的意义让学生研究人体形态和动态变化规律,理解、掌握基本原理从而形成造型能力,指导艺术实践,使我们的大脑知识更丰富、双手更灵活,人体课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临摹。临摹是一种学习,我们通过临摹把前辈们总结出来的知识学习后再归纳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临摹的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骨骼、肌肉、比例、动态等图例的临摹,也包括古今中外优秀写生作品的临摹。临摹的篇幅不宜过大,但求通过量的突破,达到质的飞跃,把有助于塑造人体形态的知识都能强化在笔端。在临摹过程中也不能机械的照猫画虎,要注重观察和分析,从而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三、坚决的人体结构素描写生
  有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和大量的临摹之后,学生对人体相关知识和形体结构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会跃跃欲试的想要用写生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写生的过程中大量的结构素描的训练,对塑造人体形象非常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用线来塑造人体这个过程几乎都会有所涉及,但往往由于贯彻不好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在画人体结构素描时,由于理解不够深入,画不了多久就忍不住上调子,所以,这个过程教师一定要坚决执行。只要把人体结构理解到位光影、明暗也会手到擒来,所以这个过程一定切忌浮躁,需踏踏实实的通过。
  在人体结构素描训练过程中,思维不能停留在对对象的表面的描摹或轮廓的显现之上,要通过结构分析,把表皮下的骨骼和肌肉的關系表现出来,这样,素描才会显得更有内涵和深度。
  在此阶段要加强对大脑、手、眼睛三者之间高度协调配合的个训练。以线条为主的表达手段对手腕的灵活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画者要用眼观察,用大脑思考、分析、同时用手驾驭工具把人体表现在画面上。最终达到脑、手、眼三者高度协调,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
  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联系和线条穿插的意识。首先,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宇宙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物个体也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人的思维、人的每个部件也是处在永恒的联系之中,这种联系有时是亲密友好的,有时是分道扬镳的,有时又是若即若离。
  这就需要我们在观察人体时先用思维把各种关系理清,分析线条相互联系和相互穿插的关系,找到线条出来的地方,回去的地方,理清线条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看到这种相互间的联系和穿插才可能在画面中塑造出一个和谐的形体。
  同时,我们所说的用线塑造人体也不是死板的线条。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无论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还是表达情感方面,都显得十分明确。所以在开始学习时,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练习。体会不同轻重、缓急、方圆、虚实线条所体现的不同情感,从而提高线条质量,由此塑造出来的人体才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
  四、贯穿始终的速写练习
  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将对象描绘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绘画概括能力,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艺术品。在人体素描教学中,经常利用课堂内外闲暇时间进行各种动态的人体速写写生练习,能使我们迅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的画出人体的各种动态。贯穿整个人体教学始终的速写练习,能让学生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也会对塑造人体形象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大胆。对人体速写的探索对于研究人体造型和形成人体艺术富有个性的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关于人体造型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还远远谈不上完整全面。但是,相信通过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系统、全面、脚踏实地的教学过程,学生对人体造型的理解和塑造一定能达到令人欣慰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王小梅(1978-),女,四川江油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现代科技的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科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网球运动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现代科技手段对网球运动发展带来的变化,为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科技;网球运动;展望  【中图分类号】G84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0-01  20世纪50年代至今,科技早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热点。数学为互联网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提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缘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5-01  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
【摘要】幼儿音乐教育应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健康愉快的成长。教师只有不断的用更深入的视角反思,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科学的将游戏精神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之中才能让孩子们终生受益。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幼儿音乐游戏教育的必要性,对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教育;必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摘要】微课不仅丰富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形式,而且可以辅助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微课是初中英语活动课构建教学氛围,全面提高活动课效率,优化活动课内容,促进学生深入反思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活动的重要教学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活动课;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4-02  本文围绕着微课对初中英语活动课的价值,
【摘要】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造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外活动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音乐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练习的主动性,而且利于创设音乐意境,便于展示即堂创作,激发创作热情,易于解决教学难点,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10-01  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作为一名计算机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思考,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
期刊
【摘要】对于德育來说,分析其在小学社会课和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求德育融入的更好方式,从教学过程、环境、资源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入手,重点探究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作用,使得德育实效性有效提高,有利于小学生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关键词】德育;小学品德;小学社会课;教学;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11-01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要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性学习情境和学习素材。在数学教材的每个新知识点前面都有一个承载新知识的情境,但与解决问题的算式在一起,如何去解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把情境和素材与解决问题的算式分开来。网络潜力巨大,非常神奇,我们要利用网络,把数学情境搬上屏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把数学课件搬上屏幕,让抽象变得直观具体;把数学文化搬上屏幕,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要充
目的: 使用等失血量的10﹪HES(贺斯)对初进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的犬进行复苏,并且以1.5倍LR(平衡液)复苏组进行对照,观察对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对肺病理形态特征的影响,以评